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

从学生角度来讲,宿舍是休息、放松的地方,从心理定位上有一个“家”的感觉,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存放隐私的私密性场所;宿舍虽然是校方的资产,但学生与校方存在一个租赁关系,宿舍的使用权在租赁期间已经转移,学生自认为其有权在宿舍里采取其认为合适的行为,只要不产生对他人的伤害,校方无权干涉,从心理上对校方的宿舍管理行为有一种内在的抵触。基于两种视角的认识差异,我们可以看出,校方与学生在宿舍管理问题上存在着较难调和的矛盾,矛盾的形式焦点在宿舍管理的难度,实质焦点则在于双方对宿舍的认识差异:谁是宿舍的主人?试想,在这种对立情绪下,宿舍文化何以能够实现?分析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基础,解决矛盾在于矛盾的调和,而调和矛盾的手段则是矛盾双方的相互理解,其基础首先是认识上的定位。笔者认为,一方面,虽然学校对学生有管理权,对宿舍享有所有权,但校方并不能据此对学生的宿舍生活直接进行干预。校方应退出宿舍主人之争,理解与认同学生对宿舍的主权心理,将宿舍的使用权和主要管理权交付给学生,对学生的宿舍生活采取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只要学生没有实施违反校方禁止性规定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予干涉。另一方面,如果校方坚持自己的全方位管理权,则会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双方的矛盾,其结果只会强化矛盾,形成对立,多年来各校都存在的宿舍管理难问题即是明证。

宿舍文化建设的软件重组———宿舍管理的模式重构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宿舍管理的模式一般可称为强权加保姆模式,其追求的目标是宿舍管理军事化。通常的做法是:学校设有后勤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在各宿舍楼派设专人对全楼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宿舍卫生、学生归宿、保卫安全等方面,各校都制订有专门的宿舍管理细则,细则内容一般都与学生的道德等级挂钩,校派宿舍管理员是细则的执行者,在宿舍管理方面,对学生的道德等级的评定享有生杀大权。虽然各校都规定宿舍公共卫生后勤负责,宿舍内卫生学生自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后勤服务管理人员也常常不定期地帮助学生打扫宿舍卫生。为评查宿舍卫生以及确保宿舍的防火安全等,宿舍管理人员有权进入宿舍巡视。这种管理模式虽有其高效、集中的合理方面,但管理矛盾是显而易见的:1.强化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学生对宿舍的主权心态使其对外来者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持有对管理行为正当性的质疑心理。2.形成管理纷争。基于对宿舍防火安全考虑,管理人员常常进入宿舍巡查违规电器,有时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将发现的违规电器直接带走,造成矛盾。部分高校对此问题还引发了大讨论。3.管理粗糙。宿舍管理人员是校派人员,其与学生之间矛盾对角的定位与其个人的精力有限性,难以保证管理高效,如管理人员不可能每天核查归宿学生。4.混淆管理范围。如学生归宿问题本是学生宿舍外的行为规范问题,但校方却将之纳入宿舍管理内容,宿舍管理人员更是不定期地进行宿舍夜查。5.扼制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应是个性思想的体现,而非整齐划一的管理成果。在强权高压的管理模式下,建设宿舍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管理模式———学生自治、校方服务相结合

1.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校方物管为辅的管理模式。通过每班、每宿舍的提名基础上,由学生选举成立宿舍自治委员会,每层宿舍楼设楼委一名,由学生自主管理宿舍。2.放权管理。将道德等级考证中关于宿舍管理部分的评分权力交宿舍自治委员会,由委员会制订相关细则,并具体考核实施。许多人会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会出现不服管理现象,管理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是学生民主产生的,权力来源是正当的;其次,管理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制订的,学生遵守过程中心理上不存在障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规则社会的理念;第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较多,与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比,更为通畅;第四、管理权威并不取决于管理者的身份,而是管理者的权力,只要放权给自治委员会,树立自治委员会的权威,管理必然有序。第五、学生自主管理,是用学生自己的视角确定管理内容,决定处罚力度,管理效果上有较好的互融性和认同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较为宽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促进文化的进步。3.学校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禁止性规定的管理。宿舍安全、学生归宿问题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但其根本上讲,它们并不是宿舍管理内容。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如学校可在校门口和宿舍门口设打卡器,校生进出校门和宿舍心须打卡,进而确定每位学生的进出校和宿舍的时间,解决学生归宿问题;在宿舍楼的电路上放设限容电器,限制电器的使用;校派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限制进入,加强宿舍防盗管理等。宿舍的管理权从校方向学生的转移,不仅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校、生对立,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展,为宿舍文化的建设辅垫基础。

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定位———弘扬个性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的宿舍管理追求的是一种军事化效果:准时起床,准点开、关门,要求被、褥叠放整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如果一名学生每天得花上半小时时间的劳动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这名学生一定还得花上两小时的小心去保护这个成果。试想,同学们回到宿舍,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是放松哩?还是有些局促?在一心一意保护环境成果的同时,怎么还会有心情去创作文化?军队的整齐划一,目的是为了培养军人的服从意识,而文化讲究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说,宿舍文化建设的起点还取决于我们对宿舍的管理要求程度。建设宿舍文化,首先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宿舍管理要求。从实用主义上讲,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清洁干净的宿舍环境,从心理满足动力角度上讲,如果我们非得要求学生去干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事,那么学生将会失去心理满足动力而根本不去干。我们在放松对宿舍的管理要求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放松同学们的心态,让同学们回到宿舍时有一种快乐的回归感。其次,建设宿舍文化,还需要对一些异己行为、思想的容忍。大学时期是思想成长的时期,各种思想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充斥着学生的大脑,学生在取舍之间需要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表现出学生的行为怪异。笔者认为,文化讲究百花齐放,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学生一段时期内的行为异端,不需要不惊小叫,一棒打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换位看待这些行为和思想,要知道,婴儿刚出生时总是丑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陈规固习去扼杀一种思想的起源。第三、大力倡导宿舍为单位群体文化。宿舍是学生的私人活动空间,但也是学生们思想交流的理想场所,凡是有过集体宿舍的经历的人都不会忘记熄灯后的夜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触动,激发起文化的思源,而此时的激情已不再是某个学生的灵感,而是整个宿舍的成果。以宿舍为文化单位,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们的交流与团结,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精神。

根据现在高校设施的一般水平,通常一个宿舍住4-6名学生,每个宿舍里也常常会出现一名有某方面文化特长的学生,通过交流,这名同学的文化特长往往会带动全宿舍此类文化的兴起。如宿舍里有一名同学会弹吉他,那么全宿舍的同学们都有学吉他的想法和欲望,如果我们加以引导,那么这个宿舍就有可能成为“吉他琴房”。有诸如此类特长的学生不在少数,如美术、朗诵、诗歌、体育等。常言说得如:“孝子争孝、忤子争逆”,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孝子的话,那么其他的孩子就会争着孝顺自己的长辈,如果有一个逆子的话,那么孩子们就会比着忤逆。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种文化特长的发现和鼓励,然后加以引导,并在一些场合予以表扬,那么宿舍群体文化就必然兴起。修枝是不能正树的,要想树正,树根先得正。学生是宿舍文化的主体,宿舍是宿舍文化的载体,要想建设宿舍文化,首先得将宿舍这个文化舞台交给学生,实现宿舍学生自治,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并弘扬和倡导学生个性文化发展,进而带动以宿舍为单位的群体文化的兴起。(本文作者:曾慧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