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物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培养动物生物技术人才,就必须围绕以现代畜牧兽医科学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构建形成“生物技术+畜牧兽医专业”的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通过创建“生物技术+畜牧兽医学科”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动物生物技术特色鲜明的人才。
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生物技术包含了生物科技的理论研究与生物科技的实际应用两大方面。因此,现代生物技术的教学工作必须兼顾理论与实际,动物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从理论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三个方面入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动物的疫苗接种、疾病诊疗、疾病预防、病菌检测、动物品质改良与杂交、动物育种以及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等各个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分子水平,而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向分子层面发展。更加先进的生物技术使得农业动物体内的病菌检测准确性更高,疾病的防治与诊疗更加快捷有效,生产性能更好并且拥有更为优良的繁育速度与产品质量。因此,在现代生物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使动物生物技术人才能够与时俱进,以技术需求为导向,与当下生产需要为依托进行学习与研究已经成为了动物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一、动物生物技术人才的理解
具备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畜牧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兽医医疗保健与检疫、教学、新产品研发及行政管理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统称为生物技术人才。
二、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动物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现代生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现代生物技术的人才要求也有所改变,因此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复杂化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覆盖面较广,涉及到整个农业、工业、医药等行业。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内涵,涉及的领域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都不甚了解,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目的的盲目学习。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教学模式向培养研究型人才趋同,忽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部分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在每个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人才需求的矛盾。因此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确定明确的方向,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方向明确。
2.缺乏完善的实践平台
难以满足人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地方高校通常以校内实验课为主,很少有校外实训,深入企业的实践机会更是基本没有。而仅有的少数实践教学课大多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学生参观教师操作,缺乏参与感和创新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毕业后很难快速融入工作岗位。
3.资金匮乏,教学设施与资源不足
目前,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丰富,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但缺乏专业特色,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所致。一方面,国家对于生物技术的资金投入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很多动物生物技术的研究项目不得不为了项目资金向医学等领域靠拢;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教学设备、电子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尚不完善,导致学生的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产生很多困难,很难开展高水平的实验。
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以培养具有动物生物技术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体系的建立,创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生物技术理论和方法与畜牧兽医学科相互渗透,修订具有特色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确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现代动物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多元化动物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确立明确以动物生物技术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21实际人才市场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需要以及高校学生以及高校特色创新研究成果,构建“基础+专业”为主体的,以“暑期学校、实践教学、课题组活动”为支柱,以选修课为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平衡理论、实验、实践、创业关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比例。课程设置应着重体现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特色,构建“生物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为培养支撑畜牧兽医产业体系的人才服务。高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及时更新课堂内容,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研究。同时,增加动物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案例。实践体系要具备动物生物技术特色,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应由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组成,毕业论文内容应涉及动物的抗病育种、动物生物技术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动物生物技术应用等。
2.构建校企结合模式,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
相比于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以学生、实践与产业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契合当前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需求。首先,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理论教学要秉承“够用”和“适度”原则,减少理论学习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侧重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在实际生产中学习动物生物技术知识,深入生产一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穿插衔接,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学方式要进行变革,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例如进行校企合作,选择与学生当前需要学习的课题有联系的企业进行合作。在校内建立企业项目部,在企业建设学生实训平台,以企业为依托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同时在实训活动中学生的科研成果企业有优先使用权并支付学生一定报酬,在强化学生实操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构建教学评估体系,定期对校内教学与企业教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专家评审与学生评价,考察学生知识水平与实操水平,逐步构建以企业实操考核为主,教师教学考核为辅,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与重视程度
首先,领导部门应当加大对建设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视程度,建立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依托,教育工作者为基础的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加大对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投入,生物技术专业属于实践研究型专业,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都需要研究经费的支持,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有利于更多的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更快地完成实验项目;最后,增加地方高校的教材、教具、电子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动物生物技术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以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与管理者转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由原来的纯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峦,胡碧蓝,蔡佩英.基于农林院校环工专业的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22-223
[2]田怀清,李儒宏,南晓洁.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4(4):418-421
[3]刘新,侯丽霞,赵方贵,等.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130-131
[4]林海萍,黄坚钦,斯金平,苏小菱,刘京晶.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48-49.
[5]李瑞芳.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0):62-63.
作者:许永男 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