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工程在食品中运用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物工程在食品中运用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物工程在食品中运用思考

摘要:为了在食品领域中推广,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在该领域中的运用价值,从食品开发、加工、安全检测3个角度出发,对该项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运用价值突出,且应用广泛,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食品领域;食用产品

生物工程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具有泛用性特征,可以运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包括食品领域。而该项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表现惹人注目,运用价值尤为突出,但因为技术推出时间比较短,该技术还没有广泛普及,推广效率也有待提升,为此应当对技术运用展开研究,便于更多人了解该项技术,发掘技术运用价值,有利于推广效率提升。

1食品领域中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价值

1.1优化食品性能

食品性能的指标一般包括口味、口感、质量、营养价值4项,其中口味取决于食品生产原材料种类,而后3种指标则取决于各类原材料本身的性能。在这一基础上,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增强不同原材料本身的性能水平,间接优化了食品的性能,让食品口感更好、质量更有保障、营养价值更加优秀。以转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一个类型)为例,该项技术的原理是改变DNA组合,故利用该项技术能够去除各类原材料DNA上的不足,让原材料DNA更加优秀;再通过一系列转嫁、培育技术,可以生产出大量原材料,使用这种原材料生产出的食品被称为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食品相比自然生产的食品质量更高。如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玉米原材料进行处理,可优化玉米的养分结构、成分组合等,培育出“水果玉米”“糯玉米”等品种,在食品生产中按需选择此种玉米,使食品口感更加柔软、质量水平提升、营养价值更高。在豆类食品生产中,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豆子本身的蛋白质含量、优化酶比例,而这些特性将充分体现于豆类食品中,食品营养价值等指标会有显著提升。从经济角度上,转基因食品无论是内销或外销,其经济效益都大于普通食品,能促进食品行业经济流通,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体现出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价值[1]。

1.2食品种类更加丰富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种类繁多的天然食品,在食品加工技术的作用下,食品种类快速发展,但近些年我国食品种类研发工作遭遇了瓶颈,使市面上缺乏新食品种类,符合现代人的食品需求。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有助于食品行业突破这一瓶颈,开发出更多食品种类。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引入食品领域,行业内企业可利用该项技术对原材料的颜色、口味、形状等进行改造,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能生产出更多种类的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扩大了食品生产原材料配置范围,使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如有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西红柿、西瓜等原材料结合在一起,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食品。

1.3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虽然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审查机制,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依然无法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这一类问题在当前依旧频频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生产工艺易受环境、人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食品质量下滑,这些食品流入市场,最终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着眼于这一点,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该项技术能够从食品生产根源上提高食品质量,使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下降。如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让豆制品、面包等食品充分发酵,同时抑制内部腐败微生物生长,促进食品中有益物质的增长,生物工程技术具有良好运用价值。

2食品领域中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情况

2.1食品开发运用

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开发食品种类的作用,分别为微生物食品、昆虫类食品、功能性食品。(1)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食品普遍具有蛋白质丰富的特征,且生产成本很低,因此微生物食品产量很高,依靠这一类产品可以有效应对粮食短缺问题,发挥微生物食品也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微生物食品不存在“味道”,因此普遍用于果腹,只有一些贫困国家会大量生产微生物食品,而我国很早解决了温饱问题,故早期微生物食品在我国并不流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食品有了新的变化,开始有各种“味道”,甚至还非常美味,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降低了生活成本,微生物食品开始在国内流传,目前已有一定市场[2]。(2)昆虫类食品。很多昆虫本身属于高蛋白食品,我国小部分地区常吃,如云南地区有很多昆虫菜肴,表明昆虫具有使用价值。但以往昆虫仅仅是作为菜肴来食用的,并不像零食、干货等食品一样可以流通,限制了昆虫食品的经济价值。在生物工程技术下,昆虫不仅可以单独食用,还能作为食品原材料来使用,以昆虫生产出的食品即为昆虫类食品。昆虫类食品的生产一般会将昆虫的可食用部分摘出,随后打成粉末,最后利用技术进行生产,排除了人们对昆虫外观的疑虑,提高了这一类食品的接受度,其次昆虫普遍具有极强的繁衍能力,因此可大量生产昆虫类食品,节省食品成本。(3)功能性食品。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不仅限于口味与饱腹,还非常重视食品的功能,即长期食用某种食品对人体健康、营养均衡有益,很多人对这种食品青睐有加,所以功能性食品在我国拥有一定市场。但自然存在的功能性食品普遍具有产量低、种类少、地域限制性强的特点,导致部分有功能性需求的人无法顺利获得这一类食品,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新型的功能性食品,这些食品区别于自然存在的功能性食品,具有产量高、种类多、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2.2食品加工运用

食品加工生产出的食品被称为加工食品,这一类食品在口味、营养、口感等方面具有混合性的特征,即一个食品具有多种口味、更多的营养成分等,加工类食品备受青睐。而生物工程技术在原先的食品加工技术基础上,使加工类食品的生产更加便捷、种类更加多样,因此该项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运用价值,具体内容为以下两方面。(1)蛋白类食品加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对蛋白类食品进行加工,可弥补食品本身的缺陷,如使用技术加工植物蛋白类食品,将人工合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育,可以让植物蛋白类食品内的氨基酸物质含量增高,使这一类产品的使用价值等同于肉类,同时又兼具原本优势,人体食用可同时得到植物蛋白与充足的氨基酸(自然的植物蛋白类食品在氨基酸含量上比较低)。(2)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加工。生物工程技术能够对碳水化合物类食品进行改造,可实现增产、优化品质的目的,以马铃薯为例,利用该项技术可调节马铃薯淀粉与酶的比例,使马铃薯品质更加优越,或将基因导入马铃薯,使马铃薯产量增加;在马铃薯中导入各种AGPP融合基因,可使马铃薯内的蔗糖、葡萄糖比例得到优化[3]。总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运用面。

2.3食品安全运用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进行有效防护,发现已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因此,生物工程技术具有良好运用价值,具体内容为以下几种。(1)生物传感器。常规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是对食品进行抽样,随后采用这种技术手段检验食品内部化学成分,确认食品成分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全部达标,发现任意问题会将食品视作不安全产品,不允许上市。但以往技术手段普遍存在问题,如检测易受各类因素影响,难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等,而生物传感器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该项技术主要利用生物材料来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检测可稳定展开,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更高。以农作物食品农药残留为例,可采用酶检测器、免疫传感器对残留农药情况进行检测,基本判断思路为若残留农药超标,生物酶会发生过度变化,或微生物无法免疫而大批量死亡,因此可判断残留农药超标[4]。(2)免疫学方法。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在受到因素刺激后会做出免疫应答,如人感染病毒后可能会打喷嚏、头晕,但症状很快就会消失,症状是人体的免疫应答方式。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将这种应答方式运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如通过人体体外免疫反应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结合ELISA方法可检测食品内是否存在病菌、可检测出食品是否为人的过敏源等[5]。

3结语

生物工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食品领域中的运用价值突出,正确使用该项技术能推动行业领域发展,还能解决以往难题或瓶颈,故该项技术值得推广。在推广中,相关人员理应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于对改技术进行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沈灏.浅谈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石化技,2020(3):377.

[2]刘增亮.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1):107-109.

[3]薄惠,王辉.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5(11):262.

[4]毛相朝.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J].生物产业技术,2019(4):11-15.

[5]古洲宇.浅谈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1(5):163-164.

作者:路迦喻 高星 单位:齐鲁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