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营改增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营改增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营改增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在我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营改增”,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对税务机关和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给税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营改增”;税务管理;影响;对策

一、“营改增”的重要性作用

(一)避免重复征税,减轻单位负担

实施“营改增”之前,一些经营单位的全部所得是营业税的计税基础,在征收营业税的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可以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了许多经营单位的税负,有利于促进了这些经营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

在实施“营改增”之前,劳务涉及的营业税还是增值税并不是很明确,很难区分混合销售业务、兼营业务,时常会发生劳务和商品捆绑销售的问题出现,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明确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界限,对所有的劳务和商品征收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由同一部门来管理,大大提高了征收管理的水平。

二、“营改增”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首先,影响企业的税负。在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应该按照实际取得的营业收入征收营业税,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的增值链条逐渐完整,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这就大大地减轻了企业的税负。由于不同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企业税负受到“营改增”的影响也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例如交通运输企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前采用的税率为3%,增值税税率为11%,名义税率提高了8%,其中燃料费、人工费、修理费、运输办公设备、过桥费等是该行业的主要成本,然而目前这些成本是很少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虽然一些办公设备、运输设备是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每年都会采购这些设备,因此会增加企业的税负。经过相关数据调查我们发现全面推开“营改增”后,原“3+7”行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3个大类行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7个行业)和新纳入的四大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实现了全面减税,试点行业直接减税合计4581亿元,减负率高达22.85%。“3+7”行业平均减负率44.64%,四大行业平均减负率15.91%,“3+7”行业平均减负程度高于四大行业。以建筑业为例,根据统计,建筑业在此次全面实施“营改增”的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间,直接减税额128.8亿元,减负率仅为3.5%,远低于四大行业平均减负率15.91%和全部行业22.85%水平。其次,影响企业财务税收风险。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会给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改变以及挑战,例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面对新旧税制政策变化和衔接等问题,“营改增”既改变了企业的会计核算,也给报税系统、开票系统、缴纳税款、认证抵扣等操作带来较大的变化,如果操作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税务风险,其中主要体现在取得和使用发票不当、税率适用不当、分摊进项税额不当等给企业带来的税收风险。税制改革之后,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办公费用、材料加工、水电等公共费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不能在应税与非应税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就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核算增值税和营业税,在进行设置科目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实施“营改增”之后,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加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等科目,在核算资产、收入、负债、成本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更加的详细,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同时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一些建筑企业不需要进行发票认证,当缴纳营业税的过程中也是由施工方完成代扣代缴工作,然而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在应纳税额中会发生一些可以抵扣的项目,因此需要完成相关发票凭证的认证工作,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最后,影响对供应商的选择。例如在“营改增”前,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往往选择个体户,小规模纳税人作为合作商提供材料、机械设备租赁,因为无论该合作商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只要能开出真实合法的发票即可,至于是什么类型的发票,或发票所含的税金是多少与施工企业都无关。但是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一部分增值税是可以进行抵扣的,因此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大多数企业会优先考虑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

三、“营改增”提高税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从上述情况来看,我国实施“营改增”会给税务部门和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对策出发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一)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

国税部门可以针对部分“营改增”纳税人初次填报增值税申报表、不熟悉申报流程的实际问题,通过税企QQ群、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温馨提醒纳税人在申报期限内履行纳税申报,办税服务厅流量高峰期提醒,大力推广网上申报和预约办税,减少集中申报大厅出现拥堵的可能,引导纳税人错峰申报,缓解申报高峰压力。同时国税部门要对负责税务人员和除重点税源企业之外的“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及原国税征管纳税人培训,包括试点政策、申报办法、增值税涉税会计核算、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的操作等。

(二)调整财务管理模式

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很多企业缴纳的是营业税,纳税依据为开具的普通发票,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纳税依据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显然这改变了纳税的方式,因此这些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这样才能适应税制改革的变化。企业针对过去垫付项目款项的问题,要提高控制的力度,尽量将“预付款项”转变为“报销付款”,这样当发生支出的时候就可以抵扣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便于及时的归集业务的成本费用,这样可以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利润情况。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公共费用支出,需要采用科学的分摊方式,采用科学的方式将发生的公共费用在增值税项目上进行分摊,实现节税的最终目的。

(三)做好税收的筹划工作

营业税与增值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企业要对“营改增”税务文件进行认真的学习,定期召开相关的税务专题会议,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广泛的收集意见,拓宽创新税务筹划思维,科学合理的选择供应商,例如选择可以提供进项税额的供应商,这样可以扩大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采用科学的方法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争取在谈判中的主动权。同时,企业也要时刻关注优惠政策,例如可以预判和测算可能取得的进项税额,就“营改增”的相关事项,聘请专业的税务专家,对企业的税收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筹划,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实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制定出相关的激励奖罚政策,奖励一些在采购、提供服务过程中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工作人员,将奖励与工资绩效挂钩,这样可以督促、鼓励工作人员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利于企业进行进项税的抵扣。企业的成本构成情况可根据现阶段或即将实行的增值税税率归类梳理,在政策过渡阶段尽可能提高可抵扣的成本构成比率,提高可抵扣税率高的成本构成项目,比如减少劳务用工、提高机械作业水平等

(四)提高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能力

在实施“营改增”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面对较大纳税性质的转变,这个过程会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自身防控税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学习,对营业收入等会计核算进行细化,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合理、合法的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必须派遣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要严格按照增值税的开票流程开具发票,不能随意地开具、借出、毁损、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要及时登记和定期核查已经开具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丢失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要及时地向税务机关报失,不得瞒报和漏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无论是对税务部门还是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提高税务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营改增”的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秀全.浅议“营改增”对邮政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4(1).

[2]郑丽霞.关于“营改增”税改对财税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6(34).

[3]关洪振.浅谈“营改增”对高校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

作者:王庆芳 单位:苏州轨道交通设施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