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环境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以确保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引言
在当今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传统化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教学及社会的发展,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得到普及,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显得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下,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得以提高。
一、网络环境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不断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仅无法快乐学习,而且会对学习的兴趣造成消极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大多数教师开始运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1]。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而且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盲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高效完成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完善教学方式,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使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均得到有效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对策
(一)网络化的课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应注重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使其实现高效学习。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以教师为主体,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对此引起重视[2]。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生物教师可将关键的教学内容制成微课,并将其和教学方案共同传入学生的QQ群中,引导学生自主观看与讨论。学生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实现对旧知识的巩固,并将自己的新设想应用于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学“光合作用”时,生物教师可将这一知识制成微课,对叶绿体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讲解,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及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观看与讨论。学生在观看微课后,通常会提问:光的反应期NADP+和电子、H+相结合,形成NADPH的过程中的电子从何而来?怎样实施传递?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能够发现,其主要是对光合磷酸化及水的光解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应对最初的电子供体和最终受体、电子的传递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可通过PPT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电子传递与ATP合成的全过程。除此之外,类似于化能合成的作用等问题,可教师可以不用详细回答,可将其作为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这样就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网络化的生物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生物课堂教学不仅需注重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而且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注重师生互动。生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注重运用网络环境强化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通过平台传递给教师,教师在收到信息的第一时间,会及时作出回应[3]。另外,生物教师还能通过平台检测、评价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效果。通过网络平台,生物教师能将科学座谈或各种讲座等内容及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实施互动学习。特别是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各个班级都创建了相应的微信群或QQ群,这更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而且能使教师对学生的高效学习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4]。同时,针对高三的学生,生物教师也可开展相应的复习专题讲座,并通过微课的方式传至群中,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够下载相关资源,而且能观看视频,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性复习,从而迅速进步。(2)对教材进行解读,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生物教师需对生物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教授给学生,便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要想确保生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仅依赖教材资源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基于此,教师可通过网络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进行补充[5]。对生物教材进行有效解读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且教学资源的质量与数量也与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有直接关系。同时,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通常需要生物教师认真筛选,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资源,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6]。例如,在教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生物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把神经细胞的有关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对单根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差进行静态观察,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在安静的状态下,单根神经纤维膜两侧存有相应的电位差,其内电位通常低于外电位。此时,教师可提问:“这种电位差是怎样形成的?为何离子分布于膜两侧时会产生差异性?”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联想到膜两侧的带电离子存有差异,及其膜具有通透性。学生通过学习后,总结出:静息状态时,细胞膜能打开钾离子的通道促使其外流,这通常可以使膜外阳离子的浓度得到有效提高。生物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后,可将霍奇金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并在视频中播放神经纤维对神经冲动实施传导的视频。学生看了视频后会发现,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时,膜电位会产生正负转换,成为外负内正形式,并产生动作电位。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之间的产生机理不是重要教学内容,但如果不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通常难以理解这一知识点。
(三)网络化的课后评价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后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对课程价值进行衡量的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教师与家长的评价都是外在的表现,主要是运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情况的依据,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判断。但对于无法用定量评价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如学生的学习意志、情感、兴趣、解决问题的途径等,这些不容易显露出来的心理倾向,往往难以得到客观评价。而这些心理倾向对学生学习与掌握生物知识、构建生物知识框架有着重要影响。而在教学评价中运用网络平台,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因此,生物教师可通过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而生物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提问、做题、预习等状况,给予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例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等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运输现象,让学生在完成相关问题后,从宏观角度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从微观角度对实验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只能说出自身的观点,生物教师则需要引导与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课下的讨论学习中更加积极活跃,甚至部分在课堂上不太活泼的学生,在课下的讨论中也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课下,生物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自己则作为旁观者,并通过微信群或QQ群,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群当中充分表达自身的观点。同时,通过生物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指导,学生会越来越接近生物现象的本质,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与解决相关问题时,忽略了哪些内容,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发现、思考、解决生物问题。由此可见,生物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通常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动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并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相关网络技术和设备,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本文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环节的网络化出发,促进网络与生物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从而使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彭雪莉,王任翔.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29-130.
[2]李成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运用微课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10-211.
[3]刘炼.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07):20.
[4]孙媛媛.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3):89-90.
[5]高悦龙.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2):137.
[6]王江华.探讨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67-168.
作者:张多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