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探析

[摘要]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晦涩,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没有学习的兴趣,从教材、实验、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分析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专业能力,为以后的护理专业核心课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对策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医院护士的储备力量,除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生物化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内容,理论课时54学时,实验课时18学时,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基础医学理论教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抽象的、难懂的、内容丰富的、难记忆的一门课程[1]。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晦涩,学生戏称“生化就是神话”。如何将生物化学课程讲好、讲懂成为授课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抽象难懂,前沿科技更新缓慢

生物化学内容中融入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联系多,知识面广。例如生物氧化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涉及物理、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晦涩抽象;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复杂,化学反应多,物质代谢之间相互联系,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刷新,而教材的知识更新缓慢,远远跟不上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使学生无法了解最前沿的科技。

(二)实验不受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弱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护理技能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因而对实验原理似懂非懂,使学生对生物化学提不起兴趣,对实验操作不重视,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不规范,对试剂的剂量把控不严,没有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与和谐、有序的团队精神。对此,有些教师对实验课程的开展采取消极的态度。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专业素质需要提升

生物化学课时少,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很多内容需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详细讲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授课,造成师生互动交流少,往往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的现象。这样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大部分教师平时不注重了解新的知识,积累素材,提升教学能力,在讲解时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专业素质停滞不前。

(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衔接不上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由高考统招生和中职三校生两部分组成,前者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文科生,后者中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三年的系统深入学习。生物化学的学习基础是生物学和化学,文科生的生物和化学知识不扎实,中职生掌握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太简单,仅仅学习了一点皮毛知识。在没有扎实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衔接基础上学习生物化学,其难度可想而知。另外,高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较差。通过了解,学生不爱学习生物化学,除了课程本身有难度以外,主要是因为学生存在误解,认为生物化学和日常生活没有联系,和护理专业的联系也不紧密,没有多大用处。

二、生物化学教学对策探讨

(一)多归纳总结,融入前沿科技

生物化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物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肝胆生物化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多归纳总结,让学生寻找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必要时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授课时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在讲糖酵解时让学生回忆剧烈运动后双腿酸困的感觉,学生很快就能记住糖酵解的产物是乳酸。教师在平时要多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为丰富课堂内容积累素材,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能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前沿科技,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课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实验耗时长,步骤多,重复性强,操作复杂,很多学生懒于操作。教师要按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恰当地增加一些趣味性试验,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操作能力。如在学习蛋白质理化性质之前,让学生查资料学习豆腐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在上课时让学生亲手体验豆腐的形成过程。这样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知识早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中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已不再适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多变,以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糖代谢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对比法比较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反应过程和特点;在讲基因信息的表达与传递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法讲述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体会人类对生命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乐趣;在讲呼吸链中氢和电子传递过程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懂知识;以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的关系,并让学生讲述如何对糖尿病人进行护理。教师还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上课时将多种教学方法联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

(四)加强学习,打牢基础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例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和生物化学相关的书籍,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读书心得;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资料,扩充知识;学生还可以进行慕课的学习。随着线上学习平台的异军突起,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相关课程,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在线解答疑问,还可以举办线上知识竞赛等,以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为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育人为目的,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加强教学互动,锻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生动局面,最终授人以渔[2]。在课堂上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教学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生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参考文献:

[1]杜春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技术,2018,17(12):101-104.

[2]刘连成.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2018,7(4):127-130.

作者:张小翠 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