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学实践(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实践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大领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专业化与信息化。在初中教育中,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信息技术与初中教育教学的整合得到很大的尝试,并取得较大的成效。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对初中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其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初中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的作用,探讨两者在整合实践中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两者整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整合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教育领域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而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触角越来越明显,完全顺应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实践当中,以一种辅助教学的形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初中生物作为初中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需适应当前教学形势。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结合声、图、视频、文字结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适应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内容,并有利于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
一、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对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点:其一,信息技术在教育模式中,以一种辅助手段推动教育的创新,使传统教学不局限于书本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且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生物时,要具有直观的思维,对生物课程包含的生物知识要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生物知识以一种视频、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二,由于生物知识的抽象化,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生物知识转变成更加形象的图片或视频,比如,生物课本中微小的生物、细菌等,只有通过显微镜才可观察到,单凭个人实验观测,难以得出精准的结论。其三,信息技术可增加初中生物的实验效果。初中生物大部分以微观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技术可将此具体化,并能对实验产生的现象做出准确的分析,让学生更加通俗的理解实验效果,使学生能够体验生物的实验趣味性与探索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其也广泛应用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在课前准备前,可通过信息网络收集相关课堂教学资料,极大丰富生物课本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兴趣。另外,教师可设计相关课外活动,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探究初中生物知识,并布置相关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指导学生自己善于动手分析与操作。比如在研究传染病时,教师可给予相关指导,让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采集资料,去了解传染病产生的原因、传播方式与预防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信息技术整合在生物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
三、整合问题探讨
两者有效结合可大大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但在整合实践的过程中,负面问题也存在,其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的整合,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生物教学,而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还是主要的教学者。例如在植物光合课程教学时,学生可直观观察生物现象,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其中微观现象进行辅助教学的补充。其二,教师在生物教学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教学的手段。当前课程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内容改动的速度也较快,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同时,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对生物进行教学,合理规划生物教学的进度,对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把握,反之,会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使之成为传统教学工具。其三,信息技术要正确理解其作用。对初中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针对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串联生物知识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生物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教师在细胞分裂或血液流动等抽象内容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其内容进行生动化与形象化的表达。再如人体骨骼结构或器官构造的教学,教师只需通过实体模型就可形象的表达。教学资料的采集,通过网络上的下载时,要筛选出符合教学内容的信息,从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
四、整合实践分析
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过于信赖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对策:
1.搭建信息平台。两者在整合时,必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服务生物教学。信息交流平台是将教学内容与资源放在同一平台上,让学生与老师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交流,学生可通过交流平台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可在线向教师咨询解决。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学生不仅可拓展学习方式与学习视野,还可使学生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建议表达出来。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不足,甚至在课堂上存在不发言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使这些学生表述内心真实想法。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可指导学生生物学习的问题,还可帮助学生生活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想法制定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确定学生主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是转变传统教学的模式,两者整合可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信息技术与生物的整合,必须确定学生地位与教师主导教学,只有进行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更突出学生的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精力全面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教师作用教学主导,科学合理引导学生的教学,其余可由学生独立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各个领域,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随着时代事物的变化而更新。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对初中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学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两者在整合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科学指导学生对微观生物现象的理解,同时,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线交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可积极提出,教师可充分指导。让学生既可充分表述自己真实的想法,还能逐步发挥自已主观能动性,达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整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宜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付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探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杨敏.基于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陈建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亚太教育,2015,18:34.
[5]于大泽.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朱红艳.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7]张莉莉.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王丽霞 单位:长春市第一二六中学
第二篇: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学提问技巧分析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毋庸置疑,教师的“引导”起着关键性作用。这里的“引导”,很大程度上依靠设疑提问技巧来实现,科学的提问应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创造性、启发性、连贯性。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生物;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那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思考不再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呢?
一、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必须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既不能太简单,降低学习兴趣,也不能太深奥,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力求每一个问题能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各有所获。例如七年级新生进入中学后将要系统地学习生物学这门学科,而他们学习的第一节内容就是«生物的特征»(以人教版为例,下同)。学习这节内容时,教师可通过视频让学生指出视频中的图片(机器人、番茄、小狗、石头、地衣、水等)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接着提问:“那么什么叫生物?”这就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提问:“生物有哪些特征呢?”这个问题是本节的主要学习目标,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里三个问题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了课堂学习当中。
二、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秀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学困生而过于简单,所设问题应该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尤其要关注那些学困生。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查找他们存在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爱心,用师爱温暖他们冰冷的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克服他们消极厌学的情绪。例如学习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这节内容后,要求学生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优秀生而言不存在障碍,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有点麻烦了。教师不妨设计这样三个问题有意识地让学困生回答:1.染色体存在于哪里?(细胞里)2.DNA存在于哪里?(染色体上)3.基因存在于哪里?(DNA上)。这样对于学困生而言也就不难理解了,因而也就有了成就感。当我们把更多目光(不是所有目光)关注到学困生身上的时候,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不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应具有创造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是当前新课改着力点之一。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因此,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概念和关系之后,教师及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地球上如果没有生产者将会是什么现象?如果没有消费者将会是什么现象?如果没有分解者又将会是什么现象?要求学生开启智慧的钥匙,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样的提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且加深了对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更是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是一举多得的好问。
四、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一个问题的启发性不仅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问题,或者能启发学生寻找解答的模式,或者通过基本技巧的某种运用很快地得到解决。同时,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例如在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在本节中学习了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后,承接前面提出的问题又问:控制性状的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给下一代的?通过学生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得出了正确答案:原来是通过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下一代的。教师的提问含蓄而富于启发性,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五、提问具有连贯性
即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很少发问,偶尔有也是“东一槌击鼓,西一槌敲锣”,忽东忽西,既不依据教材内容,又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其结果,学生注意力分散,不知所措,收效甚微;教师也力不从心,唉声叹气。当下,要求我们摒弃随意性,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注重问题的连贯性、衔接性。例如,学习了光合作用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连贯性问题:对于一株植物而言,哪部分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工厂”?哪里相当于光合作用的“车间”?光合作用的动力来自什么?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教师提问灵巧新颖,循序渐进,学生必然顺藤摸瓜,对答如流。这样,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增强了学生素质。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邱一霞.集体课有效性的关键———合理的提问与应答[J].教育观察,2015(20).
作者:赵永泰 单位:平凉市庄浪县水洛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情感教学的渗透
摘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有效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学
情感也称“感情”,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心理表现,如:喜欢、愤怒、悲伤、羡慕、厌恶等。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新教育理念强调情感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一、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课堂气氛有积极、生动活泼与消极、冷漠、沉默两种基本类型。而这两种课堂气氛则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对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同态度和内心体验。而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气氛的形成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心理状态等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并不断地鼓励学生探求真理,把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这时,学生体验到一种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课堂上也就出现积极、生动活泼的气氛,反之则不然。美国心理学家科勤斯涅克把这种方式所传递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而这种“看不见的课程”会奥妙地进入教学过程,随时被学生所感知,学生对“看不见的课程”十分敏感。可见,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心情的愉快,对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是有相当积极的作用的。
二、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决定了必须在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生物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普及的课程,也是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类自身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才能真正体现实效性,因此情感教育必不可少。
2.学科地位决定了必须在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各门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也是将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全面革新的热门前沿学科。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情感,让学生体会到该门学科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提高觉悟,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初中生物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
1.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学习,当老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因此感染了老师这一积极情绪,从而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生神经放松,情绪饱满,也就会敞开心扉,使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
2.对学生正面鼓励为主,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积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
3.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兴趣
(1)课堂的艺术语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恰当的艺术语言可以使生物课堂更加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这样描述:一粒弱小的种子能顽强破土而出,捕获阳光之能量,汲取土壤之营养而吐绿、生芽,开花结实,从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面对生命不畏艰难,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生命活力,面对生命的适应性和坚韧性,学习生物学的学子们,会引发一种怎样的情愫,人们感叹生命活力的同时,就已经思考并渴望探究:究竟是什么让生命具有生机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让学生享受到生物世界美的同时,引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思考。同时对一些枯燥、抽象、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恰当用比喻,让教学内容形象化,学生就容易接受保持学习兴趣。在讲细胞结构时,可以这样说:整个细胞就是一所学校,要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室就是一个细胞器,按照教务部门的安排进行教学;细胞核就是主管教务的部门,负责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学校的围墙和大门就是细胞膜,负责相关人员的进入,各个教室都按教学计划上课,这样一来,就使学生明白了组成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布鲁姆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并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3)开展课外活动,促使学习兴趣持续发展。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开设第二课堂,开展科学小实验,观看视频及标本,动手种植植物,走进大自然。学生会既兴奋又新奇,这样便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在生物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加强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峰 单位: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生物更是学生学习以及对于更深层次生物科学进行学习探索的基石,因此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了初中教师急需解决的任务。实验教学法是师生在实验室里实际操作的直观型教学方法,是实现新课改制定的目标,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重要性和其应用策略两方面对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法;策略
生物这门学科立足于实验,且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仅仅停留在书本表面,靠“背实验”过关的学生已经不符合各大学校招生的要求,是否拥有动手操作、收集、选择应用和分享信息等能力以及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见实验教学法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这也决定了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和概念
由于生物学本身属于理工类,科学性强,书本中看似简单的规律和概念往往都经过了前人的抽象和总结,不易理解。此时运用生物实验就可以起到“破题”的作用,将原本晦涩的知识用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1.2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1]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仍是形象性思维,即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其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印象会更深刻。而且初中学生还有有好奇心强,易被新奇独特的事物吸引注意力的特点。实验教学法由于探究性和趣味性比较强往往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考和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个生态瓶并且要求学生自主对于生态瓶中各种物质的变化自主做出记录并及时给予相应指导,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经验与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也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实验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因素,生物实验教学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对此笔者从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策略以便于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把实验效果和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1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
切实按照课程改革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和生物实验材料,充足又安全的设备是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2]。此外对于实验材料不足的情况,笔者建议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地点的气候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去采集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这样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又相对的降低了实验成本。
2.2边学边实验
边学边实验是指在实验室的大环境中,在教师在旁边指导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实验。这种做法是要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实验成功时体会到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在实验之前详细的像学生讲述实验的详细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洋葱表皮的获得方法,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之后学生的单独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边巡视观察,如果发现有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立即出面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实验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教师清晰的了解学生学习和实验的难点,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课改教育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面对困难时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是强调了对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笔者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上述能力方面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把教学带回到前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初步教授给学生关于生物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制订探究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初中生的各种思维方式,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以及实验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对一切事物都秉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以激发学生思维。当生物实验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时,教师应带领和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实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不但升华了学生对实验的领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综合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时,出现了个别同学加入碘液后,三个试管内液体都变蓝色的情况,也就是说实验失败了。在这之后教师应做的是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探讨实验失败是否与馒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温水中放置时间的长短有关。另外在讨论之后还应该鼓励同学自主设计实验,积极探讨实验的另一种情况和方法,这一步骤进一步深化了实验,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实验教学方法比传统的“填灌式”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在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初中就开展这一教学方法显得格外的重要。各种有趣的实验能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新的视角去了解和观察实验的同时也是教授了学生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在完善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应用实验教学法,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妍.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2]林霏.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
[3]宋凯波.让初中生物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作者:徐和 单位:杭锦后旗教育局电教站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思考
[摘要]初中生物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奥妙和本质。如今的生物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也要有所转变,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笔者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从事生物教学多年,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心得,仅供广大读者借鉴和参考,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积极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思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材也是几经改进,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学生现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更是对教材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一、教师要善于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除了拥有过硬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不断反思的能力。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反思,但是会反思的教师就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加以改进,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当代教师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而是向着多方位、全民型人才进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验的是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是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还有哪些不足,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需要怎样改变,体察学生的感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总之学会反思的教师一定会有进步,更适合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开展提问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更难容易表达自己的学习欲望和对生物课程的热情。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善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致力于初中生对生物课程兴趣的培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小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感情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入和创设情境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小实验,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教师要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教师。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一位教师有意见,就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不感性趣,影响教学质量。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十分必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而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做一名自信、乐观、积极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教师的自信心来自于不断的自我磨练与提升以及良好的心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课后生活也是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机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人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关系,更是朋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六、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要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总之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要从多方面下手。
作者:葛红梅 单位:大安四中
第六篇:初中生物多媒体技术教学研究
摘要:生物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须课。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其学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提高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现象以及规律的学科,在自然科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贯穿于各个行业,在各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教育事业中,多媒体技术必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之前比较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教师凭借单一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理论讲述给学生,运用普通的阶梯方法进行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中缺少创新以及多方面的研究。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减少热情,也会使得生物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解决了传统生物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1明确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目的及课件的合理性设计
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超前发展的时期,生物科技将会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按照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时,还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生物科技发展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生动的展现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时,根据课程的内容、学习章节的目的,全面的确定多媒体的选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明确的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过程对知识点更明确的记忆和掌握。并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问题不再难懂,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明白。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应具有其合理性,有调查显示,在大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20%的教师利用他人的课件直接讲解课程,有50%的的教师是通过他人课件进行修改后而进行讲解,只有30%的教师是通过自己动手去设计自己的课件。所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多媒体本是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合为一体的,应该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还要注意课件的整体布局、风格及字体、颜色等,这些都要与实际教学的内容特点相吻合。教学时,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也是多媒体的设计者,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合理和恰当。
2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是其信息最大,根据初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以及爱钻研的心理,多媒体的演示方式可以使他们一目了然。若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生物的理论知识,难免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随之便不会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兴趣,则掌握好要学习的知识就更难了。若教师通过利用自己设计好的课件进行生动的演示,再加上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必然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好要学习的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是通过多媒体的多次演练,使学生的多次观看的情况下,学习到每个知识点。然后,经过教师继续对各知识点以及重点的讲述,学生掌握的更加快速和准确。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动脑,培养其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提高动手机会,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可以掌握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具有多元化、丰富性,教师通过生动的课件讲解,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有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忽视对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在通过多媒体讲解的同时,要及时并且随时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使得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尽快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能够更好的、更明确的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因此,如果只靠点击鼠标而完成生物教学,学生容易忽略传统教学中的直观教育。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不要一味的靠多媒体教学,也不要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即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相对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可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的演示,展示给学生,尽量做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相互结合,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完善的模式完成教学大纲,让学生以最容易、最轻松的方法掌握到要学习的知识。
4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都有极大的优势。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积极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对课堂上的知识比传统学习更能进一步加深印象,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物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生物的实际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在生物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1期.
[2]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57期.
[3]王珩.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考试周刊》.2013年30期.
[4]黄玉玲.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新课程•下旬》.2013年5期.
作者:张朝宪 单位:山东临沂第三十三中学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步入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作、教育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物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现今,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合理的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了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数字化教育
在初中教学中,生物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生物课堂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导致初中生物课堂在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质量,部分教师对于对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没有信心,仍固执的运用传统模式进行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对于生物课堂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将多媒体设备科学应用到生物教学课堂,学生才能更好的学到有用的知识,为未来做准备,本文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做出研究,并提出部分解决方案,以期望未来初中生物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1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因为我国对于多媒体教学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软件的数量以及没有良好的软件体系等原因都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阻碍,其中,没有良好的软件体系,很容易就造成教师无法正常使用,以及很难在现有的教学软件中找到切入点进行学习和教学,同时,也很难找到优秀的素材进行多媒体教学。
1.1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存在的弱点
正常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多媒体教学有一个无法无视的弱点,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良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无法清晰的掌握课堂重点,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的课程上,教师通常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于授课内容进行演示,但是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在这种特定的教学目标下,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1.2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存在的偏差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大多都是一些实验模拟的演示或者是一些让学生解答的问题,多媒体知识代替了课堂上的真实的实验操作罢了。其实,这样应用多媒体设备是不正确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真实的实验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例如在教师讲解生物的起源以及进化时,大部分的生物教师都会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比如细胞的产生等,这本身就是对多媒体设备应用的偏差,教师应该做到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
2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应用
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的直观性,并且只要在制作出相关课件,就能够在未来继续使用,还可以为教师节省很多时间。但是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联想能力,就是加强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以及实践的应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1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记住一点,就是文字教材的内容才是教学课程的主体,这些材料都是根据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编制而成的,拥有着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以及逻辑性强的优点。一般来说,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根据教学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于文字教材上不足之处的补充和说明,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更好的理解文字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让教学变得更具体,更形象。同时,多媒体课件能够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2.2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方式
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不是让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依赖性,而是希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模式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太过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会阻碍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时,就要涉及到教导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在进行实际操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只需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显微镜的具体构造,并演示出显微镜的原理的使用方式,最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观看植物细胞。这样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融合到一起,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展,改革生物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想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做到将新兴科技融入到现今的教学中。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接班人,也是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来源。所以,只有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新式教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利.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05:218.
[2]林峰.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常乌兰.牙克石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173-174.
作者:刘涵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竹程中学
第八篇: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学生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长时间的停留,还要避免离题太远,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四、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作者:韩雪婧 单位:重庆求精中学
第九篇:生物教学中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然步入了一个知识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知识性逐步转向了能力型人才。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逐渐的发展壮大。在现代教学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那就是生物实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合作探究实验教学。
关键词:合作探究;实验;生物教学;应用
科学在飞速的发展,国际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要具备很多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动手能力。生物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现代的发展当中,已经逐渐的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各门学科相互交融、渗透。因此,我们在学习生物科学当中,不仅仅要掌握生物学科的知识要点,还要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以便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生物科学素养,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趋势
1、合作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合作,顾名思义,是需要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合作学习,在教学上来讲,既是一种学习的策略,也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就在于用合作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并且最终要以合作小组得出的总成绩为最后成绩。宗旨在于利用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来共同促成一件事情,促进自己,也促进他人的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2、探究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来获取知识以及经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对未知学科的好奇,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3、合作探究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在合作中不断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在探究未知知识的同时,要保持合作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此种方法在国外的研究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被提倡,国外的学者认为需要但须分开来教学,两者相结合则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学习;而在国内,仅仅是提出了理论部分,在实践运用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深入,没有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二、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核心理念
合作探究实验教学,可以称之为一种教学策略,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并且每个小组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小组之间的成员来共同探究,很好的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思维,也会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互相之间的取长补短。在提高学生总体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社会培养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实验的生物教学策略
1、合作研究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发挥其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整个过程的主体,在探究中,教育工作者要摈弃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答案,并且通过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好的融入到生物科学的情境当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这一学科的激情。不仅如此,还要保持学生的高度热情。在整个生物实验进行当中,使探究合作实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2、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要充分掌握生物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原理、模型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同时,也要了解并掌握生物科学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比如在农业、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广泛应用,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可以正确的使用一些生物实验器材,来进行生物实验的测量以及操作;并且要学会进行分析,利用所采集来的各种生物数据,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充分发挥其对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
(3)情感观与世界观;通过此种方法,培养合作无间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并且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使之在探究生物学科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学习,还要将所学习到的生物科学运用到社会中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四、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
1、从生物教材中的实验项目进行改进创新;主要以课本中的生物实验为基础,进行改进和创新,比如“如何对绿叶中的绿色素进行提取”这个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写好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工作、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等等,在实验结束之后,再进行对比,对比原先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有无出入,对在实验中突发的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便是自己探究实验的结果。
2、从课外活动中发掘生物实验;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运用到生物学科,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生物进行合作探究实验,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并且制定出生物实验的方案,而后进行详细的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并作出分析,比如“蚂蚁的宜居环”这个实验,就可以由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掌握了生物学科中的基本知识,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结语
合作探究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主体,都要很好的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不断去激发探索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晓梅.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
[2]王天丽.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张信.探究式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花尔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第十篇:生物教学实验室管理思考
摘要: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主要为高校生物教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场所,本文从完善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生物教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以及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建立和谐的生物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和谐;管理
生物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只有具备扎实的科学实验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目标,科学研究是培养高校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实验室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迅猛发展,这也给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高校生物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现行的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实验室管理观念落后、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实验室秩序混乱,没有人愿意管理,仪器设备种类多、丢失现象频频发生,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教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最大化利用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建立完善的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规范和协调从事实验的人员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行为准则,是维护实验室正常管理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教学实验室的实验人员流动大,新的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根据学校实验室管理的规定和生物学实验室的特点,建立一套全新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实验室使用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室守则、学生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办法等[2]。这些制度的确立是建设一个规范、安全、高效、和谐生物教学实验室的基础。
2加强生物教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建立和谐安全有序的生物教学实验室,平时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时刻树立忧患意识。
2.1给实验桌编号,固定学生座位
实验室的实验桌要进行编号,学生对号入座,学生2-3人一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清点、核对自己小组内的实验器材、试剂等,从入学至毕业,进入不同的实验室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每次实验前对自己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药品、课前课后随时检查,并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仪器设备损坏登记表,低值易耗品消耗登记表等。最后由实验老师签字,可作为实验教师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杜绝仪器设备丢失现象。
2.2实验试剂、低值易耗品管理要规范
生物教学实验室种类多,如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实验试剂种类多,还包含有毒有害危险品等,所以本科教学实验试剂、低值易耗品应统一由实验中心管理,专人负责,实验教师填好试剂订购单,由实验中心审核、统一订购;实验教师每次实验前向实验员领取所需物品等,并填写领用登记表,实验完毕,统一收回并交由实验员统一保管,每次实验所剩余的试剂原则上短时间内不用,应妥善处理。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应倒入废渣废液回收桶,由学校主管部门定期进行回收处理。
2.3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种类比较多,在管理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时候要做到规范、科学。一些特殊的仪器不能随便移动和存放,而且对环境要求高,大型仪器设备需要专人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使用人员需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对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登记,切勿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阻碍整个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实验教师在开设本科教学实验前应向实验中心提交所需仪器设备清单,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对有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以保证实验课正常进行。
2.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这充分暴露出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实验室管理部门工作存在很大漏洞,因此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实验室除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外,实验教师要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统一倒入废液废渣回收桶,对有毒有害的废液废渣需单独存放,并由实验技术人员统一管理,学期末由学校实验室管理处统一回收。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涉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培养基,实验后一定要灭菌处理方能丢弃。
3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实验工作的准备,实验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就要求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和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使用规则,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遵守相关规程,这对于和谐实验室的构建至关重要。同时对在实验仪器的维护,实验室的管理上有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并作为年终考核优秀的指标之一,提高实验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熟悉业务、技术能力强的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实验指导工作中来,也可根据学科特色,聘任相关企业专家担任实验教师的指导顾问,使实验教师所开设的实验课内容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实验人员还要加强理论和学术上的进修,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学校要对实验人员加强业务上的训练,定期地培训实验人员,组织他们到高水平的学校进行参观和学习,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4结语
随着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管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和谐实验室,是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从实际出发,对高校生物教学实验室管理认真分析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师尚丽,周银环.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J].中国现代技术装备,2012(1):35-37.
[2]邓芳.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几点体会[J].神州,2014(5):275.
[3]张有义.浅谈如何加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2):70-72.
[4]朱维红.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J].才智,2013:111.
[5]吴娟英.高职院校生物实验室管理浅探[J].新课程学习,2014(7):160-161.
[6]汪展.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212.
作者:于淑坤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