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建议探讨(8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建议探讨(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建议探讨(8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优化教学

摘要:在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三方面的能力进行教学培养,即生物学科基本知识素养、生物学科基本实验能力及相应的学科思维。在这中间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这是出于应试目的的教学考量,但仍然兼顾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多数教师发现,由于多数学生在高中前只接受过一年的生物学科培养,导致多数学生都缺乏相应的学科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够较好地将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能力整合在一起,阻碍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维素养进行优化培养。从高中生物教学出发,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优化教学策略进行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生思维;优化教学

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相应的思维素养能力培养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通过学生对学科所需的思维能力掌握,可以对自身的学习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学科思维素养本身并不能够作为一种学科能力,但其内涵却包含了这一学科所需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当学生缺乏这一能力时,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无疑是极为低效的,而当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时,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够较好地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认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自身不足,有效促进自身学科学习的发展。但这种素养教学的提升又是较为抽象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学科能力的教学,还要为学生进行素养能力的引申教学。

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逻辑属性的教学

多数学生在接触高中生物这一学科时都认定这一学科是较为简单的学科,这种错觉是初中的“一年制”生物教学培养所带来的,而这一年中的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依靠对知识内容的强制记忆获取到不错的应试分数,这就造成了学生对高中生物这一学科的错误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高中生物知识逻辑属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创造性。因为对于高中生物这一学科而言,任何结果都不会直接得出,而需要经历相应的过程,这就是高中生物的逻辑属性。当学生认知到这一点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关注生物知识的逻辑,这就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逻辑体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向学生进行了提问:“遗传定律是基于什么关系所确立的?”学生通过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和生物有性生殖中基因变化进行类比推理,以及相应实验的论证最终明确了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在这一基础上了解了遗传定律。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高中生物的学习并不像初中生物学习那样仅仅依靠知识记忆就能够获取到不错的分数,而是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逻辑才能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通过学习现状的不可逆倒逼学生进行知识逻辑结构的建立,从而为其思维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二、在教学中借助经典实验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学生不能够使用同一种学习方式进行三年的生物学习,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以适应学习现状的变化,这样才能够使自身的学习成绩与思维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创造性的提高与完善,在各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对经典实验进行重现来对学生的思维素养进行培养。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选取了“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这一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我先使用红色与绿色的荧光剂分别将人、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了标记,在这一过程中我所设定的温度为37摄氏度,时间为40分钟,发现二者的分布十分均匀并无太大的不同,我询问学生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经过细致的探究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条件是相同的,属于重复实验,应当将二者放置在具有较大差距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对照实验,并记录红色、绿色荧光剂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的时间,这样这一实验才算相对完整。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照实验的意识,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一次成型”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指向性,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这一学习思维的变化有所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学习思维。

三、教学中注重思维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思维变式教学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作用,对于生物学习思维的培养而言,学生思维灵活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生物知识是变化发展的,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这一现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变式教学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对学生思维灵活性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拓展自身学习视野,推进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将教学视野局限在对学生的学科认知教学上,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教学,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教学体系中对高中学生的培养需求,而从学生自身而言,具有良好的学习思维也有助于自身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占据有利态势,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素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晓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以《细菌》一课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4).

[2]李琳琰,蒋梅鑫,钟业喜.有效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能力的策略: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J].文教资料,2017(2):135-136.

作者:金巍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关于启发式教学法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学生能够在启发式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高中生物课成绩.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应用;高中生物

在过去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课堂学习气氛比较压抑,教学互动较少,学生的参与性较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当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学实验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活动中获得成长.

1.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能够根据客观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规律,从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因而,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实验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学生主动去操作、了解生物学现象,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

2.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自主学习原则

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展开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原则,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锻炼并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将知识强行灌输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和尝试的学习机会.

(2)情感交流原则

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展开高中生物教学时,还需要把握情感交流的教学原则,就是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学习氛围,在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展开教学互动.

(3)学会迁移原则

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展开高中生物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能够了解生物学原理,并将生物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3.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要想更好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展开高中生物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一起来构建轻松、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不要对学生进行否定,要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使用鼓励式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要让学生知道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学习途径,在班级内构建生物学习小组.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启发式问题

为了能够让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在设置启发式问题教学情境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对启发式问题的思考兴趣,符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这样的话,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的学习时间,自己去主动摸索和探寻生物学知识和规律.

(3)采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手段

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物科学规律的学科,所以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会有大量的实验课程,教师通用直观性的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在生物实验室内展开实验教学,能够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应用得淋漓尽致,对正在实验操作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指导,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4)使用形象化的生物教学语言

高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启发式教学时,需要采用更加形象、生动化的教学语言,让生物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脉络更加清晰.比如在学习激素的反馈调节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反馈的机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下丘脑的反馈调节功能理解成为中央控制系统,把人体的生物反馈当作是系统在运行,帮助学生梳理好反馈知识体系的脉络.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希望高中生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置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操作的机会,通过形象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学的知识海洋.

参考文献:

[1]张园.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J].学周刊,2017(08):84-85.

作者:何建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第三篇:交互型微课下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交互型微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

第一,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必须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不能太难或者太易,要能满足学生理解知识、积累知识的需求。同时,教师要保证课程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第二,课件设计。课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但这种直观形象不能夺走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把握好课件形式与课件内容的关系,既要做到合理展示课程内容,又要将课件制作得美观,能达到展示的目的。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深入思考。

2.选择性

交互型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将生物课程教学全部用该方式来完成,实属不切实际。因而,教师要深入了解课本,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列出来,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既要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在内容选取结束之后,还要思考该内容以怎样的形式展示出来才能达到最优效果。这种有选择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还能保证课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适用性

首先,课程的内容。微课程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为5~10分钟,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是教师设计微课程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讲课速度。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能保证学生听讲的有效性,教师要综合考虑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恰当的时间控制。最后,趣味性。想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寻求课件设计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设计出趣味性强的课件。

二、交互型微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讲解专题知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对专题进行讲解时,要运用微课的形式,让知识“活”起来。同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强化学生的理解。以“细胞器”为例:第一步,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九个小模块,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讲解,并将其录制成视频,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第二步,将此视频导入到微课程平台,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中学习、理解知识。第三步,教师下发与微课程相应的习题,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第四步,学生在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反馈给教师后,教师针对这些反馈,进行反思,寻找教学中都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将庞大的知识群转换为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小知识点,还让教学“活”了起来,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这种模式还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达到了知识强化的目标。

2.问题探究

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此目标下,学生不仅要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探索的方向和要点。以“克隆的知识”为例:第一步,明确目标。教师预先找准探索的目标,给学生指明探索的内容和方向(克隆的意义、发展等)。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指明资料查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少走弯路和错路。第二步,资源展示。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的资料整理成链接形式,并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资料。第三步,活动设计。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同时明确每个小组内学生的具体分工是什么。同时,为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教师还应该将本次探究活动制成表格(内含活动的目的、意义、流程、分工等),将其以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在活动结束之后完成表格。第四步,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之后,要及时检查活动表格,从表格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总之,生物是一门严肃与生动并存的学科,虽然其内容存在于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但这也仅限于“听说过”的了解状态。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探寻将“听说过”升华为“我了解”的有效途径,积极运用微课件,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魅力。

作者:宗海俊 单位: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的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了这一点,生物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薄。为此,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实验活动

所谓的问题情境,即指任课教师通过以欲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相关教学知识点为依据,以此设计相关的问题,并通过问题设问的形式,使学生实现对特定问题的思考,进而让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在于,能够避免因教师单纯讲解而无法使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扎实掌握这一情况,从而依托问题的设计与导出,使学生进入到对问题的自主思考情境之中,进而让学生改变以往的被动吸收知识状态,使学生能够调动自身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力求实现对问题的求解,如此便达成了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生物。比如,在教学《细胞呼吸》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冰箱里的水果,放上几个星期以后,吃起来口感会非常差,萝卜放的久了,会空心。这是因为什么呢?”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又如,教学《遗传规律》时,教师为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爱慕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文采的女演员写信向肖伯纳求爱。“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伯纳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这个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适时创设了问题情境:“女演员和肖伯纳的说法孰是孰非?”一时激起千层,学生兴致正浓。于是我利用这一问题情境导入了《遗传规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将生活实践知识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素材

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力改变学生以往对生物知识学习的错误认识,即改变学生以往认为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仅仅在于应对考试这一误区。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之中,应当善于将一些学生所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所熟悉的生活实践知识作为问题情境的创设素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学习目的远远并非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这些知识完全能够成为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欢迎程度将会大增。当前,由于营养过剩,以及学习压力过大,缺乏锻炼,很多学生体重超重,出现了一些肥胖的学生。因此笔者在带领学生在课上学习人与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这部分知识过程中,考虑到多数学生因长期忙于学业,因缺少锻炼而引起身体肥胖,进而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这一问题,将减肥这一话题同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并引入了atkin减肥法,此种减肥法乃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摄入,帮助减肥者达到控制体重、体脂的目的。引入这一减肥法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摄高糖食物为什么容易发胖?atkin减肥者为什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专家为什么认为它会加重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使减肥也要营养均衡,不能禁食脂质?为什么要通过有氧运动,而不是无氧运动去减肥呢?不仅是班上体重超重的那部分学生,就连一些爱美的女生也对这一减肥法十分感兴趣,创设这一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顺利地为学生展示有关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的知识全部,使学生不仅了解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1.借助实验活动,营造问题情境生物实验是生物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借助生物教学实验的形式实现问题情境创设,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热情,并且因实验本身的直观性而更易于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生物知识内容的领会和把握。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呼吸作用”一节,我拿了几个透明塑料带进教室,袋内可以看见各有3个苹果,袋口扎得很紧,上课时我让几个同学解开袋口,闻一闻什么味道?学生闻到有酒味,问题自然就在他们心理产生:为什么会有酒味?2.利用生物学发展史知识,实现问题情境营造从当前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与体例安排、设计情况来看,其中涉及到生物学发展史的知识点达到了二十余个。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善于在教学中利用这些内容,通过对生物学家们在生物学科领域内孜孜不倦地钻研与探索活动,为公众的健康和人体机能的提升所做出的贡献,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依托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完成的知识探索过程中产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参考文献】

[1]钱永勤.“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2(04).

[2]朱秀兰.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徐建明.浅谈生物“问题情境”教学中问题的创设[J].中学生物教学,2002(03).

[4]王蓓、毕晓白、蔡民华.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举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作者:陈胜兰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我国高中课堂教学中一门重要的理科性学科,直接影响着高考成绩的走向。而教师的生物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物学习成绩与水平,决定着高考成绩的好坏。启发式教学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生物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运用与加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针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具体展开做出如下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应用

所谓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引导与帮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有机地将各种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在打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时,也不忘学生学习激情以及学习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将其引进课堂教学中。这里本文将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简要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其中的具体运用。

一、注重学习兴趣培养,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学习或工作,兴趣都是驱使人们进行学习与前进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运用哪种教学手法或教学手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都处于首要地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还要让其参与到问题的具体解决中,以此提升生物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教学内容更具抽象性,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某个知识点是学生所不熟悉或理解的。基于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在的趣味性知识,让整个课堂教学显得不那么枯燥与乏味,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节时,教师就可运用画图的形式来对其具体的分裂过程进行直观的呈现,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巧妙借助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考探索

生物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揭示了生命活动的规律,研究了整个生命迹象,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具有极强的实验性,某种程度而言,生物课程也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实验,发挥生物的实验功能,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提升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认知,从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例如,在教学“叶绿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节时,教师就可将课堂搬进实验教室,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并在实验结束之后,将自己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书本上,以此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并在具体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就要扮演好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将答案或者步骤告诉学生,而应当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向正确答案或步骤靠近,以此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课程虽然有许多理论知识的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就要拿着课本照本宣科,而应当想方设法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以及专业素养,灵活组织教学语言,将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生动化、形象化。这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大部分教师教学语言单调、呆板,不仅制约着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展开,还严重挫败了学生生物学习激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运用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讲授相关的教学知识,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讲解“光合作用”一节时,教师就可将热带雨林比喻为地球之肺,这时,可能会有部分同学存在疑虑,教师先不要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与启发,在讲解完植物的光合作用之后,让学生就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进行阐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语言的生动化与形象化,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并让其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了时展的潮流,适应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艳菊.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4(1):70-71.

[2]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8-69.

[3]王雪梅.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周艳 单位: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探析

【摘要】生物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既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也可以为医疗、环境保护等做出贡献。虽然生物学科在初中、高中都是被人们作为副科来看待,但生物的教学是为生物界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生物的教学,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状;存在问题;改革误区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

我国的教育体制普遍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理念在初中和高中表现较为明显。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即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是难以根除教师和学生心中应试教育的观念。高中生想着高考生物能得多少分,老师想着高考生物考哪些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应付高考的观念。

(二)教学方法

1.一般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因为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课程安排而受到束缚,课程的减少使得教师难以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生物课程又是一门文字较多的理论学科,所以,一般的生物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千篇一律地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地听,这样的教学不仅效率低下,还使课堂沉闷乏味,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师生缺乏交流

很多老师强调希望能够与学生加强交流,但由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他们学习情况的把握并不能做到肯定的把握,所以交流总是存在于形式,并没有什么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不能提供良好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上也就没有良好的交流讨论。老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会影响课堂教学,降低教学效率。

3.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喜欢用结果来看学习过程效果的好坏,而学生也是以考试成绩来看自己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重知识的表现,对于要考的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而会积累的同学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只是把实验现象、实验步骤一一罗列出来,但是对于一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却只字不提。这就会导致学生虽然会做实验,但却难以理解实验的现象,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就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普遍现象。

二、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看法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新课改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在教育活动中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生物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有许多这样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在不停地钻研和想办法去得出好的改革方案,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有许多比较好和前卫的方案和想法在教育行业实践了,不可否认的也是还有许多改革的误区方案和不切实际的法子,下面就对这样情况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存在探究点偏离重点、探究方式很程式和机械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对那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没有认真考虑和比较,还有就是老师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完全忽略了学生才是主体和探究问题的主要对象。二是老师和学生在探究时候交流过于形式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才是主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谈话很有必要。但是很多教师却未能对自己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准确的把握以至于使他们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有效交流。三是学生之间合作组织学习效率较低。我觉得很大部分原因是一些教师为了刻意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不多加思考、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合作学习成了一种摆设,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2.高中生物教育改革中的误区

在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下,高中生物的改革也在紧张进行当中,尽管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改变现在教育的弊端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当然改革也有好有坏,我觉得现在的改革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死胡同。一是以为对学生提问得越多越好。我们对传统教育最提及和最该改革的就是填鸭式教育的方式了,它在课堂上的表现基本上是以老师不停的讲,造成了这样的课堂基本都是不提问或者是很少提问,以此导致盲目的去改革为多提问,这样会让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二是课堂气氛越活越好。对于以往的死气一片的课堂确实会很大程度影响教学质量和老师根本摸不清楚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会让有些教师以为要课堂气氛并且是越活越好,当讲到遗传这一节的时候,因为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样会让老师去以为让学生多进行讨论和自主钻研,由于未掌握尺度可能会使结果适得其反。三是练习要相对的减少。现在练习多是学生负担重的原因,盲目取消或大量减少也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结语】

教育是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老师只有不断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时刻反省自己,再根据问题做出改正,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蔚秀明.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1(28)

【2】邓正贵.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9)

【3】索南.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经验反思【J】.文理导航(中旬),2016(1).

作者:杨光进 单位:贵州省纳雍县第五中学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误区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翻转课堂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自由看课,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强化记忆。为纠正误区,教师应明确翻转课堂,课前精编学案;课堂教学应注重解惑提升,启迪思维,内化知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翻转课堂;应用误区;导学案;内化

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普遍实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1]然而,在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存在某些偏差,不少教师对“翻转课堂”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理解。笔者以听取的高中生物教学公开课《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谈谈翻转课堂的应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并尝试探索纠偏对策。

一、翻转课堂的应用误区

在“蛋白质”公开课的课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观看相关微课视频,然后学生自主完成学校定制的基础自测。课上教师直接以课本中“本节聚焦”的问题提问学生并总结,用时约12分钟。余下的33分钟,教师对自测题进行选择性讲评,并对易错题和高考常见题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仔细分析该节课,不难发现其误区。1.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自由看课在翻转课堂中,学案是教学的基础,应与课前学习视频有机结合。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流于表面,且录制视频能力有限,因而直接借用现成的微课视频,使学生的课前学习成为微课观看,完成自测。由此,学案的缺失导致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自由看课。该节课上,由于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点较多且枯燥,不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再者学习能力的限制,使其难以高效从视频中获取知识。而学案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不住重点内容,也会存在不能理解到位的情况。这必然导致在课堂的交流与学习中产生盲目感,所学知识不能形成体系,学习效率随之降低。2.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强化记忆进行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堂中,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基础上,引导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理解和运用,在用中内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若不重视对知识的内化,而片面强调知识点的认知度,最终导致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强化记忆。

二、翻转课堂的纠偏策略

1.明确翻转课堂,课前精编学案

教师应加强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明确翻转课堂的概念、模式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高中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精心录制视频,提高学案质量,并且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时间、内容进行约束和规定,才能更好地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避免翻转课堂成为学生的自由看课,教师提供的视频与学案应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录制“蛋白质”一课视频为例,首先教师应明确该课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精心筛选翻转内容,抓住知识重难点,清晰主线,尽可能提高视频的趣味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录制视频时,在内容上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点以及授教逻辑,从氨基酸结构及特点开始讲解,对其结构有一定的阐述后,再展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讲解。同时,为突破重难点,视频讲解中应辅以“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作为主线,依据主线列出知识结构图,并在讲解中呈现相关知识点。由于该节知识点大多简明易懂,且遵循从易到难的思路,由点及面展开讲解学习,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有效引导在其后的学习中自主构建出知识体系。[3]其次,编制学案也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学案应是教师经过互相讨论和深入研究后,针对本校学生的学情,将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地整合,编制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新知的学案。以蛋白质的学案来说,应包含基础知识和检测,内容涵盖上述知识体系以夯实双基;课内探究,内容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和提升演练,通过探究氨基酸、多肽、肽键、肽链和蛋白质间的关系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总之,鼓励学生课前合理安排时间,在自主学习视频后,通过完成学案中教师精心设置的内容及习题检测,能够有效掌握核心内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2.课中解惑提升,启迪思维,内化知识

解决共性问题以巩固知识,通过随堂检测以内化知识是翻转课堂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课堂既是学生提问释疑的环节,更是其内化知识,形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由于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应合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为避免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强化记忆,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此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收集其共存的难点、易错点,然后课堂中借助生生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以达到释疑解惑、巩固并提升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完成适当难度的课堂检测或变式训练,并当场评价、交流、提升总结,以期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一课时,大部分学生的难点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感觉较为抽象,难以掌握,也因此对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产生困惑,故而易错点为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题。对此,教师不仅要在视频录制时力求利用动画、建模等形式,将抽象的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和多样性的原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对其进行细致的描述。更应该在课堂中结合实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突破难点。解惑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升训练,以评价学习效果。最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构建知识结构图(如下图),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通过这个,学生对知识不再是机械记忆,而是巩固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在课堂中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合作学习解决了问题,激发了思维,更有利于其对知识的内化。当然,课后作业是翻转课堂的课外延伸环节,是巩固翻转课堂学习效果的又一重点。在课后作业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等角度考虑,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来精选试题。在“蛋白质”这节教学实践中,课前教师主要负责视频内容和学案的设计,以学生的前置自主学习为特色;课中以学生的交流讨论、探究学习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后复习测评为辅助,让学生能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最大程度的学到知识。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课前视频的质量,慎重选择翻转内容,深化对翻转内容的内化,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巧妙的总结出适合当今学生发展特点的翻转课堂模式及课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婷.基于“闻道微课”平台下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作者:刘文强 单位:永泰县第一中学

第八篇:布白艺术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

摘要:结合生物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导课、提问、实验、板书等方面合理运用“布白”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布白艺术;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发展;自主创新

“布白”艺术是指作者为了使作品能更充分地展现主题,有意地隐含一些内容、留出一定的空间,让人去展开联想、想象。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去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为愉悦的感受。根据该理论,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情境设计、言语激发、提出问题等方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布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布白”艺术的应用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1导入新课时布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笔者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堂课的开始设置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问题意识,强化其学习动机,可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学习必修3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时,教师通过教材上鲁滨逊流落荒岛的问题探讨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鲁滨逊,身临其境地选择生存策略。学生的学习激情很快被点燃,七嘴八舌地发表看法,教师就顺势“布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的决策会有什么改变呢?”当学完能量流动的特点后,教师让学生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一设计抓住了学生的课堂兴奋点,使他们在课堂中快速集中注意力,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生物学中很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但未曾深究过的问题入手,在开启思维闸门的同时,给他们在认知上制造一点空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导入“细胞呼吸”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常给花盆松土呢?剧烈运动后肌肉为什么会酸痛呢?”教师不要立刻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接下来的学习。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自己的正确认知。

2提问质疑时布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生物课堂上不同观点的碰撞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一个精巧的“布白”常常可以一下子开启学生的思维窗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时,请观察这4个DN段的碱基序列和处理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此处教师布下了第一段空白,有的学生发现限制酶可以切割DNA的两条链,有的学生发现被切割的③④DN段都有GAATTC序列,还有学生发现这种限制酶只在G与A之间切割。然后,教师再追问:“你能概括一下限制酶的专一性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吗?”学生继续思考,教师有意识地形成第二段空白,让学生有时间整合得到的信息,总结出较为全面的答案。在学习细胞膜的制备时,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点。教师可以依次展示高等植物细胞、细菌原核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制备细胞膜各有什么优缺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在教师布下的这一空白中留下自己的思维痕迹,形成愈加清晰完整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理想的实验材料应该有哪些特点,从而引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3实验探究时布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实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教师就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究和创新的时间与空间,将“布白”艺术有效运用起来。教材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这一实验要求学生在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使分离得到的色素带更整齐。如果教师在实验前就将这一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只是僵硬地背下来,就不能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教师在此处可以“布白”:“书上为什么建议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如果不剪会有影响吗?如果剪成其他形状可不可以呢?”一旦在学生的思维中留下这段空白,他们就会迫切地想要寻求答案,会做出各种尝试。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创新。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学生不难想到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优点是它具有紫色大液泡,有利于观察。这时,教师可以“布白”:“如果使用内表皮来开展实验有什么缺点?如何改进呢?”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例如就有学生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人为地创造了内外颜色反差。这种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4研读教材时布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生物学教学既要求教师遵循教材的编写体系,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拓展。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教材上的所有内容一一讲解,而应是有意识地只讲解部分内容或提示一下学习框架,突显出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地去填补空白。如在教细胞器时,很多教师常常是把8种细胞器一一列举,从表面上看教师讲的面面俱到,而实际效果却不一定好。所以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只分析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5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关键词去自学教材上另外三种细胞器,完成被教师省略的“空白”内容。如选修教材中“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节,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确定几个适宜辩论的辩题,如“公众是否应该担心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政府是否应该支持设计试管婴儿”等,让学生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辩题的正方或反方,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整理论据。课堂上教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碰撞思维、相互评价、体验真谛。

5板书设计时布白,留足学生的思考空间

板书应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太多的板书内容会使学生感到压抑,也毫无艺术美感,不如利用学生的求全心理,将“布白”艺术运用于板书的设计,隐去某些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予以补充完善。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设计知识框架式的板书,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对应内容。这一板书对所讲授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展示,并且只是列出了主要的知识框架,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了“布白”,使知识点一目了然。在学习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完善表格式的“布白”板书,增强知识的对比,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来思考这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布白”艺术,正是给学生打开了这个窗口,创造了一个自主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从而启迪其思维、激发其想象、培养其个性,使生物课堂的理性与艺术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赵江华,沈久明.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广州化工,2012,40(14):233.

[2]汪嵘.布白不白意境无穷———谈布白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4):14-15.

作者:丁婷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