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医学类中文期刊术语使用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物医学类中文期刊术语使用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物医学类中文期刊术语使用探析

【摘要】新科技术语在新科学技术的传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CRISPER/Cas9技术相关术语为例,分析生物医药类中文期刊在新科技术语使用中存在的译名选择随意、字母词过度使用和注释不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引起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的重视,促进新科技术语的正确、规范使用,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

【关键词】科技术语;中文期刊;中文译名;字母词

术语是在特定科学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1]。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会催生大量新科技术语,而新术语的应用和普及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科技术语层出不穷。当这些新术语伴随着新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并在学术界进一步传播时,科技期刊就成为它们最重要的舞台。尽管在整个科技论文中的比例只占5%~10%,但科技术语集中反映的科学概念和科技内容是论文最重要的信息载体[2]。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处理这些新科技术语,充分发挥其在科学技术传播中的作用,对我国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出版界而言任重而道远。本文以与最新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ER/Cas9系统相关的术语为例,探讨科技期刊中新科技术语使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中文译名选择随意,不利于进一步统一和标准化

绝大多数英文新科技术语都没有国家名词委审定的译名,也没有被收录进入相关的科技英汉词典,但是在学术界可能已经存在一些不同版本的译名。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在译名的选择上往往过于随意。例如术语CRISPE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在各期刊论文中出现的译名包括,“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一系列相互间隔的短回文序列”“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的、有规律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和“串联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又如“protospacer”的译名包括,“原型间隔序列”“前间区序列”“原间隔”“间隔序列”和“典型间隔区域”。如果稍加甄别,不难发现其中一些译名存在明显的错误和瑕疵。例如在第一个例子中,“一系列相互间隔的短回文序列”与英文术语的语义内涵明显相距甚远;“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也存在瑕疵,因为“regularly”修饰的是“interspaced”而不是“clustered”;而“串联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中的“串联”一词不够准确。在第二个例子中,“间隔序列”缺失了词素“proto”的含义,而“原间隔”表意晦涩,不利于读者理解和广泛接受。我国科技名词译名的统一和规范化使用一直不容乐观[3]。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译名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应对相关技术领域和术语定名规则有所了解,主动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术语的学术背景和科技内涵,严格把关译名的正确性,主动过滤存在错误和瑕疵的译名。对于存在争议的译名,应与英文校审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积极讨论,广泛采纳建议,选择较为可靠、接受度相对较高的译名。各期刊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术语库,及时更新和添加接受度较高的新科技术语译名,并在审稿和编辑的过程中作为参考,尽量确保同一术语在本期刊所有文章中使用的译名一致。这些术语工作虽然繁复,但是在提高期刊质量的同时也为日后的科技名词译名审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的术语工作意义深远。

2字母词过度使用,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字母词这一概念由语言学家刘涌泉[4]首次提出,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或者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字母词在科技期刊中的使用最为广泛,也往往和新科技术语相关。由于不存在审定的译名,一时也创造不出一个合适的音译或意译的汉语词来替代,论文作者常常会直接使用英文术语、英语缩略词,有时也会使用中英文混杂的字母词。例如,“在表皮葡萄球菌里面成熟的crRNA除了spacer以外在其5’端和3’端包含有部分repeat序列。当外源DNA入侵宿主菌时,crDNA扫描到外源DNA上的靶序列protospacer并与之配对结合,但靶位点两端的序列不能发生配对,对于宿主菌基因组中相同序列的protospacer来说,crRNA除了能与protospacer配对外,两端的repeat序列也能与protospacer两侧的基因组DNA完全配对。[5]”作为语言接触的直接产物,字母词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填补汉语词汇在概念表达上的缺项,使语言交际更加便捷[6]。但是过度使用字母词存在很多弊端。字母词与汉语词素有着完全不同的构词形式,大量字母词的出现势必会影响汉语自身的健康发展。汉字是意音文字,很多汉语科技名词均能够望文生义,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传播;但是字母词在意义表达上存在模糊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不利于科学技术更快、更大范围地普及[7]。《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该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出版界应该在字母词的使用中起到积极引导、规范使用的先锋作用。如果已经存在名词委审定的译名,就不应该再使用字母词。在上文的例子中,“repeat”一词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提供的术语服务平台上查询到的译名为“重复(序列)”,“spacer”的译名为“间隔区”,因此不应该使用字母词。对于无审定译名的新术语,例如上文中的“protospacer”,可以选用学术界接受度较高的译文(例如“原型间隔区”),当该术语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时进行中英文对照标注,再次出现时应该继续使用所选择的译名,而不是反复使用原英文字母词。对于英文缩略词而言,如果难以译成简短而又表义明确的中文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汉化,弱化字母词对汉语的影响。

3注释不当,不利于读者理解和获取信息

为了使科技名词的具体概念更加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并且便于同行交流,对期刊论文中的新科技名词进行英文注释是必要的。遗憾的是,注释缺失、注释错误和注释不明等问题普遍存在。例如,“sgRNA中有一个12个碱基组成的毗邻PAM上游的独特序列,被称作‘种子区’,‘种子区’发生错配对靶位点的识别影响更大”[8]。“种子区”是作者根据原英文术语进行意译获得的,由于没有对应的英文注释,使读者不知所云。又如,“将pre-crRNA和tracrRNA构建成一个融合RNA(single-guideRNA,sgRNA)来模拟成熟的crRNA和tracrRNA。[9]”这样的注释使读者误以为“single-guideRNA”是“融合RNA”对应的英文术语,而事实上所谓的“融合RNA”就是“single-guideRNA”。可改为“将pre-crRNA和tracrRNA构建成一个融合RNA,即单链引导RNA(single-guideRNA,sgRNA),来模拟成熟的crRNA和tracrRNA”。又如,“随着dCas9(endonuclease-deficientCas9),即核酸内切酶活性缺失的Cas9技术的发展及应用”[10]。虽然“dCas9”的科学内涵确实是“核酸内切酶活性缺失的Cas9”,但是该缩写的英文全称应为“deadCase9”,原文中的标注有误。英文注释应完整、准确、明了。否则,不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给读者造成更多的阅读困扰。英文高新科技名词在学术界的传播范围仍然有限,再加上缺乏对应的译名,对于一些读者而言,即使提供了英文注释也难以理解术语的含义。清晰明了是科技期刊关注的焦点,而绝大多数作者和期刊编辑还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认为读不懂是读者自身水平的问题。这样的想法缺乏读者意识,难以引导读者,打动读者,赢得读者。作者和期刊编辑应该对高新科技术语的理解难度有一个预判,对于那些比较生疏或是在上下文中造成理解障碍的术语,如果能够简明扼要地进行解释和说明,将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和阅读体验。这样的释义性注释目前在科技期刊中还比较少见,但是笔者也欣喜地看到一些期刊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尝试。例如,“CRISPER转录为pre-crRNA初级转录本,然后经不同的加工过程形成成熟crRNA(由一个间隔序列与部分重复序列组成)”[10]。括号中的注释对成熟crRNA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说明,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迅速冲破新术语所带来的理解障碍。又如,“结合特异性是由gRNA和三核苷酸NGG序列(protospaceradjacentmotif,PAM)决定的”[11],注释内容对“NGG序列”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避免读者混淆概念。

4结语

中文科技期刊在新科技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进一步传播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科技名词是这些新科学技术的名片,而科技期刊是它们最重要的舞台。正确、规范、恰当地使用新兴科技名词是对科技期刊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的需要。论文作者和期刊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本文所述问题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推动和践行新科技术语的正确、规范使用,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1-5.

[2]王晓鹰,徐杰.科技期刊编辑实践与科技术语规范译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3-155.

[3]邵一敏.科技学术期刊名词规范化工作的现状分析和建议[J].编辑学报,2015,27(4):346-347.

[4]刘涌泉.谈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4(10):7-9.

[5]方锐,畅飞,孙照霖,等.CRISPE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40(8):691-702.

[6]苏新春,吴晓芳.字母词的生命力与局限性——兼论《现代汉语词典》处理字母词的慎重做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1-14.

[7]刘青.关于科技名词中字母词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14(2):10-14.

[8]王玮玮,刘瑞琪,吴勇延,等.CRISPER/Cas9基因编辑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基因编辑研究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学报,2016,47(7):1299-1305.

[9]刘超,李志伟,张艳桥.CRISPE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5,18(9):571-579.

[10]郑小梅,张晓立,于建东,等.CRISPE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5,5(1):1-9.

[11]景润春,卢洪.CRISPER/Cas9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的发展与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7):1219-1229.

作者:陈 菁 于学玲 史志祥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 《生物技术通讯》杂志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