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案例教学在生物医学伦理课程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呼应全国高校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伦理课程的迫切需求,本文对教学法中的一个非常最重要的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医学工程伦理课程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分析探讨。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生物医学工程伦理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其中在第二部分里面重点讨论了生物医学工程伦理案例选择的要点。
【关键词】案例教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伦理
一、案例教学法简述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基于案例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1],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金融、法律、心理学、和建筑等工程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设计或根据真实事例展示一个从不同的出发点考虑会带来争议的困境(一个案例),然后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角色,通过学生的个人思辩和开展团队讨论,引导他们得到解决方案。案例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再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或者对问题的见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设计每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自己的方案辩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显而易见,因为案例源于现实事例,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应用的实体平台。学生通过整理和分析案例中提供的数据,快速检索相关理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讨论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权衡每个解决方案的利弊。这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调研的能力(主要指搜集和分析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评估和审辨对立观点的能力、公正的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合成不同角度的信息经过权衡得到折衷解决方案的能力[2]。最终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更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正向反馈,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对每个案例做深刻的分析,在案例的选取、展示方式、引导案例分析的走向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生物医学工程伦理课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学是一门以生物医学工程中引发的伦理问题为导向,识别伦理问题的表现,辨析其特点、根源和后果,结合相应的伦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开展伦理分析论证,并提出伦理建议的新兴学科[3]。所谓工程伦理,是综合了工程技术指标,工程价值判断,工程人文关怀等等的一个复杂的讨论工程道德伦理的一门学问。而生物医学工程伦理区别于其他工程伦理课的特殊性在于,其涉及的伦理问题常常与人或其它生物的性命安危直接相关,因此影响往往更加深远。这些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在生物工程伦理课程中有其必要性。必要性在于,对一些标准案例的严密的分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从业后相似实际事件的判断和决策提供路线图。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行业中所要面临的经典伦理问题大致分为几类:不合理的”风险-受益”比问题、知情同意问题、公平可及性问题、学术不端问题、和棘手的道德困境[3]。学生将来在从事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诊疗方法及医疗仪器设备、疫苗和药品研制等领域相关的工程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伦理问题可以依据对这些类别中的标准案例的分析做出更加合乎伦理考量的决策。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案例素材?最近“我不是药神”电影热播,激起了全民对仿制药的热烈讨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医药伦理案例。很多热门话题比如干细胞疗法的滥用,对转基因食物的担心,基因编辑方法对胚胎改造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等等,都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伦理的讨论范畴。那么具备哪些条件的案例构成一个好的生物医学伦理案例呢?首先,案例要基于真实事例并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如果案例是教授课程期间发生的事件并且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前段时间发生的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和近期爆出的哈佛医学院教授学术不端的事例就符合这个要求,是很好的案例。其次,好的案例在有趣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引发冲突和争论,提供丰富的细节信息。在这方面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能够让有推理能力的人对案例的事实和分析结果持不同意见。好的案例往往需要一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够为其观点辩护,而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说服对方,达到这个要求的前提是对立双方或者多方的立场都有强有力的理由和核心利益的支持。这种案例往往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整合不同利益集团提出的充分理由而后得到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另外,好的案例要能够迫使学生做出决策。现实中并非每个案例都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还有一些案例的结果已经得到法律和公众的认可,这就要求教师选择一些让学生通过审慎的分析之后能够得到合理结论的案例。比如两个同样涉及到父母对后代的良好愿望和社会的道德审判的伦理问题,体外受精和基因工程手段编辑人类胚胎(使后代在某些品质得到改良),相比之下,后者是更好的案例。体外受精问题虽然也存在道德争议,但是因为这种技术已经被合法化而且被广泛的使用,那么学生可能并没有兴趣对这个案例做出决策,原因很简单,因为讨论这个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伦理问题产生的实际效应很小。相反,基因编辑胚胎技术还远远未成熟,学生会更愿意加入到这个案例的讨论中,因为他们的观点很可能会对这个问题的现状和走向产生实际影响。
作者:杨帆 张岩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