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早期应用围产期护理干预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围产期护理干预;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40例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40例行剖宫产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9.75±2.73)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4±0.61)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29.80±2.69)岁;孕周38~42周,平均(39.30±0.58)周。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研究,(2)均行剖宫产术;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完整,(2)不同意本次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恢复期间叮嘱其保持平卧体位,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对突发症状做出科学评估。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围产期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加行围产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孕期护理干预。如果产妇伴有肥胖、凝血机制异常、妊娠期高血压或者是静脉曲张等疾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会增加[2]。为此,在孕期产妇要定期接受检查,尽早发现孕期并发症,有效地规避下肢静脉血栓发生。(2)术前护理干预。产妇入院后需接受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为其详细讲解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与预后要点。特别是肥胖、高龄产妇,讲解要深入,使其能够正确认知下肢静脉血栓对自身的影响。(3)术后护干预。首先,下肢护理。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后,应使用热水泡脚,使其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效果增强,以免形成血栓或者是血管痉挛。另外,要规避双下肢静脉输液,可选用上肢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同样要注意的是,不应注入浓度过高的抗生素、氨基酸以及高渗糖,以免对血管造成极大的刺激[3]。对产妇下肢肢端皮肤的颜色、肿胀程度和温度等加以观察,以保证能够尽早发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其次,实施必要的饮食指导。于术后6h,产妇可摄入易消化的流食。待产妇肛门排气以后,可食用半流质食物,一定要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2000~3000ml,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尽量少摄入脂肪类的食物,以免便秘而对下肢静脉回流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早期功能锻炼。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积极采取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使其静脉回流的速度加快。通常,产妇在麻醉清醒后,去枕平卧6h,即可对其双下肢肌肉进行轻捏按摩,并指导产妇合理进行主动运动或者是被动运动。要求膀胱及时排空,且尽早下床活动,保证血液有效循环[4]。另外,要告知产妇站立的时间与静坐的时间不应过长,且处于坐位状态要脚部着地,不穿紧身衣物,尽量避免静脉压的升高。

1.3评价指标

对研究组、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行剖宫产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其中有12例表示十分满意,7例表示满意,1例表示不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其中有8例表示十分满意,4例表示满意,8例表示不满意。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行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状况,导致其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很多,而且发病率要比常人高出4倍。受手术刺激的影响,导致产妇体内组织凝血酶的释放量加大,血液凝固速度也随之加快。而剖宫产产妇会在术中失血,在体液丧失的情况下,血液的浓度明显提高。除此之外,还会受多种止血类型药物的影响,出现血凝状态变化的情况,直接提高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此疾病的作用下,患者的静脉血液流动被阻碍,以下肢疼痛和肿胀为主要表现[5]。一旦处理不及时,受血液循环作用影响,血栓脱落会进入产妇的肺部,加重了其肺栓塞的程度,直接损害了产妇的身体健康。将围产期护理干预合理地应用到预防剖宫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中,效果明显。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围产期护理干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改善了产妇预后。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早期护理中引入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与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同样也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剖宫产产妇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丽.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93,99.

[2]刘君芳,温菊瑛,谢艳,等.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1):173-174,177.

[3]陆晓敏.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J].母婴世界,2018(3):136.

[4]齐风花.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腹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33-234.

作者:董莹 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