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校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自我动机、客观行为、学习效果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并以结论为依据,对如何提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关键词】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由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组成的一种综合学习能力[1]。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储备力量,承载着医疗事业、医学发展的未来。医学领域的信息量大,知识更新率高,因此医学生必须培养一种终身学习能力来适应当代医学发展的高标准要求。教育部、卫计委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医学本科生要达到具有独立自我引导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敏感度最高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改善性建议。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某高校2020级大一新生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4个班级共计30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这些调查对象在入校时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所有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无心理疾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100%。

1.2教学方法

本次的调查对象由同一教师按照同一教学大纲完成了一学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学习。教师在本学期教学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学习、案例讨论、形成性评价等方式不断刺激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根据王小丹等[2]研制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改编。问卷包括3个一级指标(自我动机、客观行为、学习效果)、7个二级指标和30各三级指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为方便最终调查问卷统计和结果分析,根据Likert[3]5级评分即完全符合为5分、符合为4分、基本符合为3分、基本不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是1分。本调查问卷共30道测试题,所以总分值为30分到150分之间。各级指标分布见表1。问卷通过问卷星设计成调查问卷,学生完成一学期课程学习之后由教师指导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分布情况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一新生入校时自主学习能力平均分为79.93分,一学期后自主学习能力平均分达到85.93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P<0.005),见表2。

2.2自主学习能力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医学生自我动机平均总分23.12分,每题均值2.89分,客观行为平均总分28.68分,每题均值2.39分,学习效果平均总分36.81分,每题均值3.68分。见表3。

3讨论

3.1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模式差距很大,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可以看出,刚进入大学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和我国长期沿用应试教育模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中阶段以考试分数这种终结性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唯一标准,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自学能力差的后果。通过一学期的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和转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张蓉蓉等[4]的研究结果也发现随着年级的提升、知识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会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

3.2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分析

从每题均值,最低总分,最高总分、平均总分四个角度对学生在自我动机、客观行为和学习效果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其中自我动机和客观行为每题的平均分在2.39~2.55分,得分相对而言较低。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说明大一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不够明确,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客观行为方面,大一医学生还是不能主动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还不能很好地发挥身边的有利条件,删选优势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在学习效果维度上平均得分是3.68分,得分相对较高,这些分析数据能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及时实现对自我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估,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

4结语

通过对山东某高校大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一学生从中发现经过一个学期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入校时有显示提高,说明教师在本学期中基于“超星学习通”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医学生在自我动机、客观行为上评分仍较低,两极分化较严重,说明有些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之后还是对医学专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迷茫,不能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学业制定目标,缺乏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建议

(1)改革评价方式。随着形成性评价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的日益凸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提高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价能主动调整个体的自主学习。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约束和刺激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形成性评价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5-6]。(2)提升教学能力。对教师来说,应关注教学过程,建构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水平。指导教师应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案,促进教学双方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另外,也建议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对医学的热情,提升学习兴趣。这样也有助于大一新生及时做好自己学业和职业规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赢.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5.

[2]王小丹,汤刚琴,王素珍,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7):1034-1037.

[3]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张蓉蓉,陆玮新,徐燕.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上海医药,2019,40(14):9-21.

[5]郭丽双,李凯军,王和仁,等.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822-824.

[6]曲媛媛.互联网环境下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福建茶叶,2020,3(219):35.

作者:曲媛媛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