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案例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案例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案例探析

摘要:为发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在护理专业中的立德树人作用,该研究通过对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具体案例进行介绍,试图构建以医学微生物学知识为主体,以临床案例、日常生活、科学家故事等为素材的专业思政融合教育模式,旨在引导护理专业学生践行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学生的严谨慎独精神、文明礼仪行为、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护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热潮。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覆盖面广,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受到了高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知网进行检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有关“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文章有29篇(12篇为病原生物主题),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只有1篇。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思政元素主要包括爱国情怀、科学素养、人文素质、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职业道德等,思政案例主要包括基于以上思政元素梳理出的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科学家故事、学科进展、人类生活事例或社会热点事件等。虽然从宏观来看,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适用于基础医学等所有医学类专业。从微观来看,它缺乏对医学大类专业下属的小类专业的侧重性。每门课程在所属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中都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无法很好地基于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其实施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侧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课程思政仅仅是简单作业、生搬硬套和不相适应的随意嵌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2]。因此,本文积极探索适用于护理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及案例设计。下面介绍几个可在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及案例。

1践行人文关怀理念,做有温度的人

1.1设计理念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精髓,是培养护生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加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上[3]。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与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职业诉求相契合[4]。因此,通过相关内容的案例情景教学,加入护患沟通、病患安抚、健康教育等模拟环节,使护生运用医学微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护理工作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

1.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医学微生物学某些病原体的标本采集和治疗原则时,教师给出一个临床案例,然后组织护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培养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例如,讲解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采集时,针对肺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不同患者,要求患者分别留取痰液、粪便、尿液。这时便可开展案例情景模拟,使护生了解如何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留取正确的标本。另外,在抗结核治疗中倡导“早期、联合、足量、规范、全程用药”,而目前结核病的社会歧视是造成患者拖延就诊或影响患者全程规范服药的原因之一,患者及其家属常有自卑、沮丧心理,通过案例情景模拟,护生便可练习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如何帮助他们解除对结核病的忧虑,从而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再如,对乙肝或HIV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治疗时,有的护生因害怕职业暴露而避免与其接触或戴有色眼镜看待这部分患者,这时可以开展案例情景模拟,引导护生正确接诊并平等对待这类患者。另外,乙肝或HIV患者得知自己被感染后,常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在情景模拟中,护生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爱帮扶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其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

1.3启示

护生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必不可少。在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案例情景模拟,一方面使护生践行人文关怀理念,成为一名有温度的人,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2严谨慎独,避免医院感染

2.1设计理念

从南丁格尔时代至今,护理工作一直秉承严谨慎独的工作理念[5]。护士每天面对着病患,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职业暴露或患者感染。医学微生物学涵盖感染性疾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还涉及医院感染、生物防护等问题,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桥梁学科之一[6]。本案例通过介绍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临床医院感染案例,启发学生今后开展临床从事护理工作时须做到严谨慎独,严格遵守护理职业规范,安全有序地做好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2.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医学微生物学某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时,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可知,在临床上与相关病人或含病原体的阳性标本接触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在此可引入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案例及文献资料,启发学生养成严谨慎独精神,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如讲解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时,可引入2014年发生的一起集体性狂犬病职业暴露案例[7]及2020年12月由苏克文撰写的一篇题为“95例狂犬病职业暴露分析[8]”的文献资料,介绍医护人员的狂犬病职业暴露途径。上述文献总结了95名医护人员(医生30名,护士61名,其他人员4名)的狂犬病职业暴露途径,其中7名是因利物(如狂犬病患者用过的针头)刺伤而引起暴露,88名为接触暴露(如护理时只戴口罩而未戴手套,被患者的唾液污染或皮肤被患者抓伤)。通过相关案例讲解,引导护生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在讲解消毒与灭菌、医院感染等章节内容时,可引入案例,说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养成严谨慎独精神,规避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2017年1月26日,浙江省中医院发生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该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的操作规程,反复使用吸管致使多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2019年4至5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致使69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该事件暴发的原因包括:传染病患者未按要求在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透析,隔离透析患者和非隔离透析患者在不同透析治疗区之间流动,混用透析机;各透析治疗区未做到护士与所用透析机的相对固定;未落实手卫生制度,存在以使用手套代替洗手的现象;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力,环境及物表保洁不到位。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暴发了一起肠道病毒(埃可病毒11型)医院感染事件。该事件暴发的原因包括:该院部分喉镜、雾化机等医疗用品和设施的清洁消毒不规范;配奶过程存在洁污交叉、日常消毒和感染防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2.3启示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务工作者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通过开展医学微生物学案例教学,启发护生养成严谨慎独的精神,防范因不慎操作引起的医院感染。

3倡导文明礼仪,共筑和谐文明社会

3.1设计理念

文明礼仪是建立和谐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2004年,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礼仪教育列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9]。具有文明礼仪,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可引入与护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案例,培育其文明礼仪意识和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使用公筷公勺等)。

3.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时,可知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若黏附在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此可引入“抗战时期重庆取缔随地吐痰之缘起”[10]的案例。民国时期,有限的医疗卫生条件导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为有效预防肺结核感染、塑造国人良好的卫生习惯,社会对随地吐痰这一陋习极尽批评。抗战爆发后,成立了重庆市公共卫生运动委员会,并联合多个机关组织开展了一场取缔随地吐痰运动[7]。通过该案例的讲述,引导学生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在讲解狂犬病毒的致病性时,可知其引起的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其他携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如猫等)也能使人感染,故关键在于预防。在此可引入“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事件”,引导学生明白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一些养宠物的不文明行为(如遛狗不牵绳、不给宠物定期打疫苗等)会引发狂犬病传染和邻里纠纷,文明养犬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11]。在讲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时,可知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其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12]一文明确提出,对家庭成员进行宣教,提倡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如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等,有助于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通过该案例教学,可提倡学生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为自己和他人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3.3启示

作为大学生,对文明礼仪不能忽视。通过医学微生物学相关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为共筑和谐文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

4.1设计理念

在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无数先驱为消除人类病痛和防疫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可引入科学家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出现的爱国科学家有很多,很多文献[13-14]均有报道。例如:童村教授实现了青霉素的国产化,体现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伍连德临危受命回国,带头运用科学手段抗击东北鼠疫,体现了爱国奉献、崇尚真理的精神;顾方舟以身试药,研制疫苗糖丸,攻克脊灰,体现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可将此类案例整理成案例库,并上传至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供教师课上教学或学生课后阅读。

4.3启示

虽然科学家的先进事迹离我们有距离,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追求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备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

5结语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和素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互相融合,可以发挥医学微生物学的育人作用。案例教学是开展课程思政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教学方式,可引导护生深入认识教学案例的思想内涵,以提升护生的思想道德水平[14]。将思政案例同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和提炼,可使护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11]。但是,如何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生特点,进一步筛选与优化思政元素、思政案例,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李婷婷 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