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摘要: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高一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但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基于此,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着手来做好衔接工作,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方法

引言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应当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从多方面来研究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行为,进而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一、系统地研究初高中数学教材

首先,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难度降低了,如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要求降低了,删除了圆周角、旋切角等内容,但这也间接造成了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不够完整、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高中教材一改以往的旧模式,教材具有模块结构特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1]。而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很大一部分基本没有接触过初中数学教材,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不熟悉。其次,由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比较充足,教师可以有时间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有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而到了高中,由于刚接触的新知识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在课堂上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时间去消化巩固和强化,导致自身学习困难、初高中知识不能被灵活运用。例如,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做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阶段,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继承传统教材重视基础的优点,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思想方法都落到实处,处理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问题。

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教师讲解很全面,数学知识归纳也到位,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就基本能顺利完成课外作业[2]。而学生升入高中后将面临许多变化,新教材、新教师、新集体和环境的改变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数学课堂,再加上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较多,与实际的生活有些脱节,学生若不及时进行课前预习,便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也很难保证听课的效率。相对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比较有逻辑,也比较抽象,所以进行课前预习,做好知识的衔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有着许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很多知识是从初中数学的基础上延伸过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课前预习就是课前学生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并记录自己产生的疑问。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的心理。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前,对所学内容快速地预习一遍,对新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把这些知识和以前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在听课时效率就会变得更高了。

三、教师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和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概念更加抽象,规律和结论更加严密,教学要求也更高了。如果教师一直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讲课,学生会感觉数学课堂枯燥无味,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还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科学性强,重点内容比较突出,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课堂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自己设计教学过程、课堂问题以及组织教学活动,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4]。

四、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整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在课堂上表现为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不够热烈,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有隔阂,即使与同学朝夕相处也不愿公开自己的心事。因此,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和调整。首先,课堂教学是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要区别对待,要公平地看待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爱和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要想使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逐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有成.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J].祖国,2016(20):200-201.

[2]杜广艳.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高中数理化,2017(06):22.

[3]蒋显华.浅议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7):156-157.

[4]孙林.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J].学周刊,2017,25(25):29-30.

作者:胡建新 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