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字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字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逐渐由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向开发学生创新思维逻辑的方向过渡。因此合理使用数字故事的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故事;应用策略

一、数字故事的概况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数字故事在美国被定义为: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继承和诠释古代艺术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数字故事被定义为通过添加图像、文本、音乐、声音等多媒体元素来创造一个视觉故事的过程。数字故事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在本世纪初数字故事协会成立之初逐渐成熟。根据美国对数字故事及其发展的研究,我国直到2006年才有杂志提出数字故事的教学理念。2011年,数字故事这一独特教学方式才引起中国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小学数学、初中思想品德、中学生情感等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中[1]。

二、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前引入数学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好的数学问题导入可以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更感兴趣。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问题的背景,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问题的具体内容,以防止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跳入情境。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故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故事场景,更能表现故事情节,关注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小学生混合计算”内容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课程,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在电子白板上加以显示。例如到西方旅游,黑猫警长等等,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看卡通。然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故事,特别是混合运算、加、减、乘和除法,就像孙悟空救师傅也需要克服困难一样。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不同的文字中设置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讲故事导入法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寻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数字故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呈现出多种形式,其中故事介绍更为普遍。所谓讲故事教学法,就是在数字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故事元素,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简单计算”时,可以引用数学家高斯从小的故事。高斯10岁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做一道算术题:1+2+3+……+100=?很多孩子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算出答案,但是高斯在很短时间内就算出这道题的答案。此时,许多学生在思考高斯是如何计算的,这无疑间接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这个问题的计算过程非常简单,也就是说,即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实践也证明,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即使同一个故事讲出的方式不同,也不厌其烦。同样,在课堂上讲数字故事,不仅是新奇的,还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由此可见,数字故事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3.创设生活场景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情境,即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学习。例如在学习“圆周”一课时,我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小明减肥”的数字故事视频。视频讲述了小明发现自己胖后减肥的决心,决定每天在操场上跑一圈。但是他的父亲发现小明是沿着核心圈跑的,所以他要求小明沿着外圈跑,但小明最终没有实现减肥。因为故事本身有一个转折点,所以很容易将学生介绍到教学情景中。在视频放完后,我向同学们讲解了周长的概念,使同学们在结合“小明减肥”数学故事的同时,学习了“圆周”的数学知识。

4.巧设疑问法

小学生对许多事物都比较好奇,所以在讲解数字故事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所学习的数学问题感兴趣。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时,我设置这样的场景。妈妈把蛋糕分成六块,每人一块,即每人1/6。后来又加了两个人,蛋糕又分成两份。也就是说,每人1/8。然后问学生们,1/6和1/8,谁是大的,谁是小的?相信这种方法比简单的数字更容易掌握。我还设置一个场景,两根长5米的铁丝,第一根用去7/10,第二根用去了7/10米,这两根铁丝哪根用去的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答案:第一根铁丝用去的长。总之,数字故事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将数字故事融入其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内容的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潘黎黎.浅析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138-13

作者:施建国 单位: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