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习题课教学初中数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习题课教学初中数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习题课教学初中数学论文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有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大课型,而作为三大课型之一的习题课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一堂有效的习题课,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检验教师新授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对习题合理的设计和筛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内容特点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新课改进程中,教师们往往将精力投放在对新授课的研究上,而很少对习题课进行研究和探讨。然而作为三大课型之一的习题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在习题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变一层不变的讲授式教学和一问一答的课堂模式。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巧为突破口,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解题技能得到逐步改善,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本文立足优质高效习题课教学案例和一线数学教师的实际课堂经验,以探究符合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出发点,希望通过对一堂习题课的完整步骤的探究为进行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初中数学习题课内容特点

数学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基本解题思路。习题课以教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基础,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相关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理解解题思路、发展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数学习题课一般步骤是“复习知识点———讲解经典例题———相关习题练习———总结解题步骤———引申数学思想”的简单循环。由于中国自古就有“熟能生巧”的说法,所以传统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技能的习题课一般采取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而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则很容易陷入无尽的题海之中,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和乐趣,进而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和老师兴趣的优质高效的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

三、优质高效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1.重视课本教学,牢固掌握解题依据

在日常教学中,有不少学生付出了很多时间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但是在对相关题目解答时,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同一班学生调研发现,这些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法则掌握不牢固或者理解不透彻。初中数学中很多公式定理在被应用解题时要考虑变形应用的情形,如果对此类公式定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不能正确的变形应用。因此,对教师而言,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时要利用一些典型范例做导入教学,针对性地讲解知识重点,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迁移。例如,在进行函数解析式教学时,设置如下所示例题:已知点A(-4,y1),B(-2,y2),C(8,y3)都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像上,则y1、y2与y3的大小关系是什么。这种具体的应用问题主要是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入手,让学生利用其主要的数学性质进行思考,判定不同象限内的点的主要关系,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函数知识,逐步理解相关知识要点,进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认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变式教学

优秀数学教师的经验表明,利用习题的变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整个数学课的教与学的效率。在习题课上采取变式教学,表面上看习题少了,但通过一个数学习题的变化,可以让学生通过本题学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方面实现了习题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不用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补充相关知识。如果教师采取变式教学的同时,还能鼓励学生独立主动地挖掘习题隐含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习题课中,教师可以按照图形位置的变化顺序设置变式问题,将最容易判断位置的图形作为第一个问题,然后按照点运动位置的变化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判断最初的结论成立与否。如果学生独立思考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遇到类似全等三角形的题目时将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3.习题解答注重引导一题多解

教师在习题课讲授中,也会引导学生思考一道问题的多种解法,但普遍的方式是“教师提出、学生思考”,而且能想出不同方法的一般是班级内相对优秀的学生,所以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如果能引导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进行“一题多解”的习题课教学,如下题所示:如图,在ABC中,BO是高,且BO2=AO•0C,求证:∠ABC=90°。思路1:要证∠ABC=90°,只需证明∠ABC=∠AOB(或∠ABC=∠COB)即可,为此,需证明△ABC∽△AOB(或△ABC∽△COB)。由条件BO2=AO•OC及隐含条件AB2=AO2+OB2很容易证明。思路2:要证∠ABC=90°,因为∠AB0+∠BA0=90°,所以只需证明∠BAO=∠CBO,即证明△ABO∽△COB。思路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证AB2+BC2=AC2,在Rt△AOB和Rt△COB中联系已知条件也不难证明。思路4:利用圆周角定理推论,可证明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教师在教授一题多解时还应注意,并不是解题方法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题目的情况而定,而且还要考虑学生解题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教师倡导一题多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还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路能力。

4.注重反思解题思路

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后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反思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引导学生在完成习题后主动对题型进行归纳,然后将同一类题目记录或汇总复习。(2)在习题解答后,鼓励学生根据已完成的题目和相关课本知识自主编写新的题目,并尽可能是开放性习题,让学生互换或自主完成题目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可以检查学习的效果,达到举一反三效果。

四、结语

在习题处理中,教师要根据习题的特点,深入挖掘其相关的知识点,努力给学生创设有利于锻炼发散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必要的观察、比较、引申、拓展等训练,使学生解一题而明一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挑选习题、认真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婧,李清.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探究课特征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7):30.

[2]罗伯特•C•波格丹,萨莉•诺普•比克伦.教育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王立嘉,张金飞.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作者:强苏月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八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