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教学模式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教学模式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学与茶文化相融合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茶叶与茶道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产物,陆羽的《茶经》通常被认为是茶文化历史的起源标志,由茶叶与茶道本身衍生出的为人处世、格物致知等哲学思想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国内数学研究历史悠久,对茶文化与数学思想的融合开展研究,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能够更好打开解题思路,创新解题方法,并潜移默化间促进茶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茶文化;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活动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表面看似没有关联,但是深究之下,茶文化蕴含的哲学思维与数学学习和研究中产生的辩证方法间是有着生动的联系的,教学工作者要擅于开拓思路,研究茶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契合点,挖掘其内在的潜在价值,积极探索二者的融合模式,推动二者共同发展。

1教学实践中对茶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分析

我国是茶叶的主产国,茶产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茶叶和茶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业领域,中国都是具有权威地位的,无论是茶文化的内涵价值和衍生价值还是茶文化的演进历史,都是我国的原创,东亚和南亚国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全国的大部分农林院校和综合性高校都开设茶文化这一课程,而当前的课程教学都集中在茶叶本身和茶道等方面,对于其蕴含的较广泛的理念和思维缺少一个系统的总结和探究。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老师对茶文化在千年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进行积极的挖掘,这些理念和思维都是茶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充分体现,通过对内在价值的延伸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领会为人处世之道、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学思践悟上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茶文化的学习领悟、时间融通上做到知行合一。同时针对特定的教学计划,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辩证哲学思可以融入到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来,有助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提高对教学整体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1]。在开展茶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分析总结其内在价值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维度来理解茶文化,无论是茶文化还是其他的书法、乐理、文学等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革背景和路径,同时科学地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让传统的茶文化在当代社会展现出新的活力和色彩,能够更好适合新时代的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为解决社会价值观念方面的突出问题提供特有的方案。二是以价值理念为导向影响学生群体的行为规范,要创新茶文化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方法,利用有效的宣导让学生在沏茶、品茶、悟茶中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同时要在具体行为实践上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茶道中所形成的各类举止行为的用意所在,并能够以此为借鉴来管控自己的行为,多点沉着冷静和理性思考,少一点冲撞鲁莽。如今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已经丰富多样,在开展教学中就要注重新方法、新理念的应用,不断的调整和修正教学理念,做到思维创新,又要把价值理念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也要意识到拓展茶文化的理念价值是开拓学生视野与理念,帮助他们在校园时期养成积极乐观、豁达开朗心态的有效手段[2]。

2茶文化体系中蕴藏的数学哲理探究

通过对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理念内涵上分析,其中是包含了深刻的与数学有关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总体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2.1条理有序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是数学中常用到的思维方法之一,它的关键在于条理清晰,科学有序,这也是人类在探索和推理现有自然社会事务的基本行为路径,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人和动物界的最本质的区别。而茶文化的内涵中就有这类数学思维的体现,首先从自然界的植物到人们口中的茶叶,茶的物理形态要进过很多道程序,这些程序间有着严格的先后次序,并且每道工序间都要密切的配合,比如在茶的种植区域的选取上就要综合温度、湿度、水源、地质等方面因素[3],在茶叶的加工制作上要考虑各岗位间的配合协调,同时烹茶沏茶和品茶上都有着详细的要求,这看似繁琐的流程实则都包含着其内在逻辑,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让茶叶与自然有机的融合,并且和人们的现实需要达到高度的统一。当人们饮茶时,就要慢慢品味,进行思考,感受这种自然界的产物在人类智慧的加工下带来的特殊的口感,与普通的泉水相比,茶叶的加入就将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的因素也带入到品茶者的身旁,让其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美妙历程,引发其遐想,这也是逻辑思维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2.2严谨细致的态度

作为自然科学的鼻祖学科,数学本身的学习研究就需要严谨细致的推理,必须确保思路严谨、推理正确、计算准确,才能得到有效的成果。茶文化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文已经提到,茶叶的加工和制作是需要经过很多的工序,每道工序都要以严格细致的态度区对待,要做好茶,就要在严和细上下功夫,就以采茶环节来说,采摘茶叶要选好茶树,而且找到茶树上质地最好的位置进行采摘,采摘的时间也要控制好[4],接下来晾晒时,对晾晒的天气状况做好精准的把控,通过太阳直射提高温度让茶叶中的水汽蒸发,而后炒茶,炒锅的材质、火候的控制、炒制的时间都要精确,还要再翻炒中进行揉捻,最后是烘烤茶叶,在集中高温环境下持续的烘烤,让茶叶的水分完全清楚,催出茶内香气,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后,茶叶才能与品茶者见面,其自然属性也深刻的融入了人类文明的因素,以上的工序要细致到位,不能错位,环节也不能减少,这就是茶文化中细致严谨态度的集中表现[5]。

2.3归纳演绎的探索精神

归纳演绎的推理方法和逻辑思维有共同点,但是也有显著区别,归纳和演绎是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探究其内在的规律而对新的情况和事物作出预测和推断,这是数学和茶文化中都有的精神内涵:种茶的长期实践中,人类都是经过多年的试错分析在尝试的过程来总结出合适的采茶时间段,同时对茶叶长成的温湿度也是运用该方法来确定的,茶农总结出来依据茶叶的色泽、形状和大小来推断茶叶的成熟情况和口感,并在以后的种茶过程中进行调整,并推测茶叶成熟时间做好采茶的准备工作,这种归纳演绎的探索精神也是数学在探究未知领域中常常所遵循的原则,所以在二者融合教学时,对此类探索方式要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授。其也证明了两者融合教学是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的。

3茶文化和数学教学模式融合的实践策略

3.1茶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数学教学解题方式

学习借鉴,总结提升、创新发展是我们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经验路线,也是很有现实价值的。在数学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茶文化中一些涉及数学的理念做好学习借鉴,对数学解题有很大帮助。茶叶的品种因产地和工艺不同,制造环境差异大,具有很强的类别属性,不同品种的茶在外观和口感上都有较大区别,如绿茶以新茶为主,主要讲求其新鲜感的保持,营养价值体现在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茶多酚的释放,味道较为清新。而红茶如乌龙茶是长期发酵后的茶叶,味道浓郁,具有降脂补气的功效,尽管在外在表现方面有多方差异,但是背后的生产制造遵循的逻辑规则还是殊途同归的,不过在具体的环节上有一定的创新,这与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有着共同点。老师在讲授解题方法时,先从典型例题入手,对该类题考查的知识点、切入点、思维方式、解题技巧、计算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详细的讲述后,让学生有了总体的了解,再辅助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不断强化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思路和方法,而后对该类题目进行变形,锻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变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拓展,突破既定模式下的固化思维,能够做到形神兼备的状态。此外,茶叶在市场销售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茶商会转变思路,锲而不舍,善于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局可以有多样的应对方法[6],这就教导学生在做题中要会善于归纳演绎,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知识要做到烂熟于心,才能在面对挑战时胸有成竹,同时加强知识的应用转换能力,应对多变的考题形式。

3.2在数学教学中宣扬茶文化体现的优秀品质

茶文化的内涵不仅在于其严密的逻辑性和归纳演绎的方法论上,更在于其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上,而在数学的学习中也需要这样的可贵品质,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对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状态上进行宣导,让学生关注数学学学习中的细节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初等数学和普通的高等数学的公式和原理都容易掌握,而关键在于其精妙的逻辑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方法,所以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善于灵活运用各类方法,同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加强对数学模型的借鉴和应用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创新的意识,比如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对题目变形,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等等,这都是茶文化所衍生出的可贵品质,它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4结束语

数学和茶文化都是人类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获得的宝贵文化产物,它来源于生活而后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在开展教育的时候,要善于对不同事物的共同点进行总结提升,敢于思考和创新,对茶文化蕴含的思维和精神进行归纳和提炼,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瑞侠,于荣格.茶思维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39(8):179-180.

[2]王盼.论数学思想方法之“茶”思想[J].福建茶叶,2017,39(7):253-254.

[3]刘海.数学教学与茶文化融合的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5):213-214.

[4]禹智华.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传承[J].福建茶叶,2018(1):167-168.

[5]万绪鹏,牛健壮.传统茶文化与高校数学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2):276-277.

[6]李群英,郑学荣,毛晶,等.实践教学平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5,18(4):215-217.

作者:张琼 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