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
(一)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揭示了诸多教育问题。传统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应用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文学教育作为辅助。通过文学蕴藏的巨大能力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样,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满足当代受教者的需求,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文学教育,因此,思想教育与文学教育融合并实现资源共享,能有效促进文学教育发展。第一,将文学教育积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会增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及感染力,使得口头道德逐渐变成生动的文学形象[1]。第二,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受教者实行人格、思想、政治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学教育中的纵深和拓展,能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和覆盖。第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虚拟社会,对受教者有一定的参照作用,能提供独特的社会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性格塑造始终围绕着一种教育氛围和学习氛围,激发受教者的感性认知,能通过感悟和思考体会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文学教育的氛围要建立在优化育人环境的基础之上。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旨在于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过文学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熏陶和感悟。利用文学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适应文学教育的新发展方向。总之,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能使得文学教育环境和途径更加顺畅,实现了教育效益最大化[2]。
(二)提升思想政治感染力重视文学阅读
经典是通过积淀和时空转换诞生的。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智者的明哲和智慧,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如,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文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和品读,使得受教者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在心灵的对碰中提升智慧增强情感体会[3]。由于文学作文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探知人性的光辉和魅力,也能促进受教者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的形成,促使受教者综合全面发展。重视文学经典就是在注重自我超越,受教者能从丰富的内涵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感悟,潜移默化的实现自我修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文学经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心灵与作者心灵实践激情的对碰和交流,唤醒受教者的追求和渴望。逐步向大智慧、大知识氛围迈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陶冶和创造启迪。同时,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力度,使得文学经典逐步向追求自然追求真善美过渡。让文学教育成为一种知识、一种经验、一部人生[4]。
(三)提升教育时效性避免形式化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缺乏层次,直接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填鸭式的教育很难让受教者接受。教育者往往以遥不可及的高大形象拉开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不容易被受教者所接受,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而导致受教者忽视了人生态度的感知和人文精神形成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空间。因此,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学教育发展。将人文内容以及审美内容传授给受教者,使之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欣赏水平及认知水平。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受教者的文学素养,激发人生观的养成,提升人格素养。为了避免文学教育流于形式化,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给课堂增添活力。使得文学教育不再僵化,在重视主体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育内容的吸收,摆脱传统填鸭式传授模式[5]。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结合体,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相伴相生。它区别于一般的教育活动,主要借助文化形式得以实施,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入等形式来使人们自觉遵守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吸收内化成为个人的思想品质。概括起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定的文化方式应用于培养人的过程中,用文化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增强其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力,深入发掘人们自身潜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自律性,以达到提高人们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或者本质的回归。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体现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内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文化判断和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来作用于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从社会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层面得以显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物质文化的激励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反映了某一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基础,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意志,先进阶级结合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预期,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阶层利益的核心文化,形成文化动力,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同并形成合力,推动物质基础的发展。纵观世界历史,社会的更替和发展,总有大思潮在前方披荆斩棘,引领生产力提高和发展。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叩开了世界文明的大门,我国实践检验真理的大讨论也是文化激励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利用自身意识形态的先导地位,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提供创新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化的导航者
一、选择
对于选择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其理解不一。在本文中,教育与选择应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教育”作为一种代表社会大众发展利益的活动而存在,其符合社会性利益与发展方向的选择,即为当前关注的“教育选择”;另一个是选择教育,即不同文化背景下,某一群体作为选择的主体,对自身教育的能动地、有特色地选择。从教育的形成发展史看,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本身无能动的选择性。因此,教育的选择过程是落实在真正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中,一切与教育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个体和组织才是教育选择主体。但这并不代表教育选择是个体意志的体现。教育选择不能忽视甚至放弃本有的价值追求,要关注个体存在价值,关注更多的差异性存在,让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从自身文化环境出发,进行选择教育,彰显教育本性,回归自己价值本位。
二、文化选择
何谓“文化”,对此有着各式各样的回答。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能够达成共识的大概只能把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凝结于客体,使客体成为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加工对象,这是一种‘人化’的‘内化’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智慧和思想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通过世代的遗传和积累,淀积而影响主体的发展,这又是文化‘人化’的‘外化’形式。”本文认为,文化选择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遵照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人的存在发展为根本旨趣,基于对各种文化的评判分析,对某种或某一部分文化的吸收或舍弃。首先,如上所述,选择是立足于实践的对象性活动。文化是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之总称。”相应地,文化选择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其次,选择是合规律性的实践,文化选择就是主体按照文化客体的内在规律,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比对和筛选。郭建宁从文化选择规律出发,认为文化选择是按照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规律进行的文化筛选和过滤,本质上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旧文化与新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调节与适应机制。最后,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人化的东西,就是文化。”选择,从深层意义上说,“本身就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体现着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因此,可以说,文化选择就是最终目的是指向着人的发展。综上所述,文化选择就是主体按照文化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规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对某种文化作出的甄别和选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较早,也比较多,但大多数是从文化的视角看待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不多。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的论文只有约七篇,且对于思想政治文化选择基本停留在功能和价值研究上,层面对其探索分析,目前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缘由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不仅在文化影响教育,“文化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教育”,而且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也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点,即:使文化代代相传的是教育,开辟文化道路的也是教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的代代相传。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日益多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发生对原有价值观、习惯等的排斥和舍弃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工作,它善于攫取文化中的精华,传递适应于社会生活的理想、态度、知识,借助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传递给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学界将文化一般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核心是精神文化即为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价值观念既是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的概括,又是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的依据,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力。文化,从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和以及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从动态角度来认识,这种“力”,是人类能力的凝聚与体现,反过来,又通过人的文化生活而实现对人的“以文而化”,即塑造人的文化性或社会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
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
随着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提高民众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度,掌握生态知识,全面理解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所需求的人类的最基本的素质---生态素质,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今,我国各级政府、学者、民众都非常关心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教育,维护生态,关爱自然已是全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全国推行生态文明教育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但在高等院校则可先行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既包括全球生态现状,生态自然平衡规律,生态观教育,也包括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这不仅涉及生态学、经济学,而且也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对学生国情、价值观、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正是思政课所涵盖的内容,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大学基本教育必须进一步充实和添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复合型的生态人。
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中学,都设有“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Studies)科目,这是一门主课,人人都必须参加考试,这门课设立已15年了,目的是让孩子们对土地、环境问题和前途产生忧患意识,从小培养对土地和环境的珍惜之心”。我国中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态课程,但从目前高校的课程来看,思政教育是大学里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所以,高校对此课程高度重视,对该门课程所投入的师资力量,及其安排的课程学时数都远远超过其他课程,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想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依托思政教育可能是最为理想的选择,故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合理的和不可或缺的。大学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改变中国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急迫需要,也是高校在生态文明的时代推动自身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生态问题的成因是综合性的,人们的生态意识不强是造成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高,就必然会制约和影响其环保行为,难以做到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要想摆脱当前的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在大学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生态教育课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途径。在大学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将其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渗透、整合到思政教育中去,在完成思政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一)学校应统一组织协调,突出教师职责
目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现状,既从外部推动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使思政教育内部产生了要引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想将生态文明教育整合到思政教育中去,首先要提高思政老师的职责,把生态文明教育当作自己的使命,看作为子孙谋福利的伟大事业,认真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样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目前思政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四本书,不同的老师可能带不同的课,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生态文明知识点会重复讲解,也可能有的知识点都不曾涉及,再加上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不是自己的授课内容,不在自己的授课计划内,期待别的老师完成,在讲课时就不予讲授,鉴于此类现象,学校也应该统一协调,组织思政的老师重新制定教学大纲,统一备课,根据教材的章节合理地嵌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增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政老师应当深入的、仔细地研究自己的教学,以适宜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思政课堂,如:以国内外有关生态、环保的重大时事来强化课本上的观点,将时事融入理论,利用理论来分析时事,强化理论的说服力;将生态理念与考研的难点、热点相结合,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使大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生态,以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环境行为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正确的导向,使其成为合格的“全球公民”,这是思政教师的承受之重。相信,大学生们经过这样2-3年的思政理论课的学习,也对生态文明知识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和掌握,为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高校的学生可以来自天南地北,他们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也都大不相同。因此,学生的贫富差距就会造成相互攀比,从学习到吃穿。在物质经济方面,贫困生由于受到攀比
心理的影响,就会感到很自卑,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抑郁情绪。比如前几年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由于产生了自卑情绪继而怒杀舍友。
(二)贫困大学生存在仇富心理
由于贫困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比较,会逐渐觉得贫富差距较大,并且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认识,继而产生仇富心理,甚至开始仇视整个社会,心理感到失落,对生活没兴趣。如果任由这种情绪继续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学生会失去奋斗目标而一蹶不振。
(三)贫困大学生感恩之心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