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而全媒体的跨界融入革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效和深入人心。教育者应紧紧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运用全媒体思维和方式,充分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作用因素构成,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展路径体系。
关键词: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全媒体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自身的全面互融。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全媒体样态的融时代,全媒体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践全过程,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全媒体思维和方式,充分考虑全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作用因素的构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指导理念、全媒体育人功能、有效性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积极创新高校“新思政”教育有效性发展的路径。
一、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作用因素构成
1.主导因素——“新思政”发展要求必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是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坚守思想政治发展路线。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线新的内涵,即在全媒体样态下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格影响教育,使之具有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纲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导向性,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规范,必须一以贯之。二是要求坚持思想政治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符合“二主律”,又要考虑其固有的特殊性,即对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洗涤”过程,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借助全媒体技术和思维开展工作,通过全媒体技术和方式将“新思政”理念和内容贯穿于教、学、践的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之目的。三是要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辩证的眼光、个体特殊化的考虑、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处理学生思想难症。既要把思政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又要考虑其实际实效性,不断创新可执行的方式和方法。
2.客观因素——全媒体发展样态使然。
“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样态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环境和主渠道。一是建设新育人环境的客观要求。全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改变,要求打造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环境和开辟多元化主渠道,发挥全媒体环境育人和渠道树人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媒体方式方法广泛运用的客观要求。客观对待全媒体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冲击,合理运用全媒体媒介和方式,适时改进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三是构建新育人样态体系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全媒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全媒体对跨领域的主动“扩张”和融入需求及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发展需要等多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迫切需要建立“环境、阵地、机制、内容、方法”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全媒体思想政治育人样态体系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3.内在因素——主客体应力驱动应然。
一是从主客体的“茫然”发展到主动重视客观需求的改变。教育者应从社会发展及思想政治发展规律出发,充分运用全媒体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革新管理机制,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模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主导到尊重大学生话语权的改变。教师主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教育的“人本性”要求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矛盾,越来越偏离以满足大学生合理学习需求作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导向标准。教育者必须重视大学生诉求,才可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和应然性。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全媒体的“漠视”到深度融合的转变。在全媒体全方位、无死角的全辐射作用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执行范式“被迫”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全媒体思维规划工作布局,建立全媒体管理模式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使用全媒体方式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等,产生显著的“鲶鱼效应”,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全媒体样态的“促融合”发展需求。
二、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展创新路径
1.建立“四位一体”育人总体指导思路。
一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求专业老师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同心同向、一起发力,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课程育人”。二是在教育过程推进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时段(年级)的学习目标和个体发展需求,运用全媒体手段融入日常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实现不同阶段完成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全程育人”。三是在教育规划布局上,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的全覆盖优势,拓展教育阵地的空间分布范围,随时随地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创造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已经“走出”传统课堂的大学生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进入”新的课堂,一方面减轻传统课堂无法实现教学目的的尴尬,另一方面弥补传统意义上的课内课外互动、理论实践呼应的不足,实现“全方位育人”。四是在队伍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建设相结合。构建以校党委领导、各二级党委直管、党支部书记具体执行、学生党员及先进个人“填缝式”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树型结构,实现“全员育人”。
2.有效发挥全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育人新样态作用。
一是注重全媒体舆论引导育人。发挥全媒体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功能内涵,着力打造优质的媒体舆论平台并掌握舆论话题话语权,确保主导舆论导向,从语言环境上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二是创新全媒体手段育人。教育手段即教育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手段创新是必然。三是搭建全媒体环境育人平台。全媒体环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主环境的事实,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生存发展的样态,这种影响的深度及其作用往往远超过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说教认知。教育主体一方面要肃清教育环境的负场能,提升正能量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其“纯正度”和占有额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环境建设的软硬件投入,为环境教学资源提供持续的供给保障。四是培养全媒体媒介素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大学生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也是实现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
3.重塑全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执行模式。
一是宣传着力点的重塑,即实现主观“轰炸式”宣传到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针对性宣传转变。二是教学模式的重塑,即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到多元化阵地主客体互动沟通的“融入式”转变。全媒体方式的育人环境和多元化育人阵地的形成使传统教学模式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改变这一现状。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创新教学内容框架和形式、创建多元化教学平台、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等。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思想和内容融入多元化阵地中,采用以互动沟通为主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消除硬性灌输的痕迹,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式”教学效果。三是管理模式的重塑。全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科技感”,大学生话语权凸显,自我管理欲望增强,一味依靠约束和压制效果并不理想,管理模式“因媒而变”已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从触发大学生内在自发控制上着力,给大学生足够的自决权和信任,借鉴“区块链”的运作思维和模式,立足于大学生需求,让大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体系中来,通过诚信机制的执行实现相互监督的自我管理模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四是媒介监管体系的重塑,即实现从对传统媒介的网络监管到取材于全媒体自身特点的网络监管转变。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的行为直接反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成效。[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起点布局,低姿态落实,充分利用全媒体终端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通过全媒体与受众的“全天候”互融样态下优胜劣汰效应,实现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全过程监管以及“负面应然”自动析出渐至消弭的目的。
4.建立“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体系。
一是评价内容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绝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时代思想等先进性理论。相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和引导,与别的教育内容存在本质性的区别。教育内容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结合,实则是教育内容传统与创新、固守与思变的科学结合。全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及发挥媒介作用,通过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在媒体终端的占有份额、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实践载体的多元化,将教育内容按照受众的需求通过全媒体方式呈现出来。二是评价指标的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源于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的教学思想、教育活动,它将思政工作融入教学管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生工作等之中,并且相互衔接,彼此打通,浸润于高校各个方面,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整体优化体系。[2]整体优化体系实则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性指标,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二是动态指标,包括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实践载体等。静态指标的表现方式和动态指标的执行方式皆为全媒体方式,其可以将不同维度的教育内涵(评价指标)联系(结合)在一起,形成显著的闭环共振作用链,切实实现“大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三是评价方法的质性和量性的结合。质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对个体进行纵向教育效果的比较,一般以鼓励为主。该种方法具有较强的“人情味”,却忽略了具体的细节考量。量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标找差”上,既定标准去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忽视了全媒体的积极影响及帮助作用。这种机械的方法,难免会对学生的情感认同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会导致其在全媒体的运用上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反作用。在全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只有做到“情感+技术”的质性和量性的科学结合和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金迪.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0).
[2]李建伟.“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
作者:杨仲迎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