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阅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阅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网络阅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图片处理技术进步,网络阅读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大学生网络阅读的人数和时长不断增长,在方便大学生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很大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这个时代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教育引导,提升对大学生情趣熏陶、价值取向的影响力。

关键词:读图时代;大学生;网络阅读;教育对策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文字阅读不仅更加直观形象,对阅读者的冲击更加强烈。从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显示,当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要集中在聊天交友、娱乐休闲、查阅资料及随意浏览等。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大学生因网络阅读方式不当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弊端显而易见。第一,阅读行为的无目的计划性。网络时代图文并茂的信息呈现方式满足了阅读者追求视觉刺激的需求,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直观形象的信息。享受和习惯读图模式的阅读是个体对科技进步下获取海量信息需求的适应,但同时这种形式的阅读又会让读者无法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连贯的思考。知识积累和技能养成需要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制定阅读计划,然后在阅读目的和阅读计划的指引下选择针对性主题进行广泛阅读。长期进行网络阅读的大学生阅读普遍没有计划性,阅读肤浅零散,其深层思考能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学生甚至会出现思维的片面化和行为的极端化。第二,阅读行为的实用功利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当前高校的就业信息透明化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很早就开始关注就业信息。不少高校开始在大一新生中举办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提前关注相关专业的就业动向。这使得不少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体会到了就业压力,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这种追求“速成”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成功通过不同类别的资格考试,或者取得相应的证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通过考试就真正掌握相应的技能,这其中有相当的因素是不少大学生带着极其功利的目的进行学习。由于不少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而科学的阅读活动对这两项品质的形成恰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网络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趋向和阅读心理趋向都不利于这两项品质的塑造。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阅读进行有效地教育引导,这无疑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网络阅读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信息传递渠道的多源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单一性。网络阅读环境下信息传递方式更便捷和多样,大学生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信息获取方式,同时呈现信息的方式也可以各不相同,大学生更有可能根据个人偏好选择阅读信息的方式:喜欢视觉刺激的个体选择通过观看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获取信息;喜欢听觉刺激的个体可以选择听广播等方式获取信息。而与这种信息获取便捷性相不同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和滞后性。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多以公开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或者配以辅导员的面对面教育性质的沟通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推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来说大学生都不太乐意接受,同时其影响面又仅限于高校课堂或者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达到传播价值理念,或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寻找发挥自己影响的多种途径,以更好地面对网络新媒体普及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2.大学生话语方式的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单一化。相比与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阅读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以“图像+文字”的方式传播。这种形式传播的信息更加直观、形象,而且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图文并茂的信息就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也是网络语言流行的众多原因之一。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具有简约、随意、创造性和突出个性等。[1]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调查结果显示:96%的学生对网络语言比较了解;有41%的学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2]语言是思维的外在符号,语言的变迁表达了思想的变化,同时语言也是沟通的媒介,有效地沟通也需要双方有基本相通的语言表达习惯。目前高校大学生受网络语言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习惯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喜欢具有时代感的表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体系和沟通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语言表达,这就相当于一个老夫子和一个新青年对话,难免会出现信息传达不到位或者沟通不畅的情形。面对网络语言的流行和大学生语言表达习惯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过去的传统学科话语范围内,摸索出一套适应当代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以便增进与大学生的“距离”,更好地发挥教育影响力。

二、网络阅读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网络阅读时代境遇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途径,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发展的特征又使他们无法辨别隐藏在表面信息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网络阅读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理性面对学习娱乐化、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担当起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学生人生之路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寻求更符合大学生发展特征、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1.创新形式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科技的发展正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对新技术的掌握更领先于其他人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完全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发动全校师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题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思,调动的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一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对网络话题的讨论方向。大学生也是网络热点视频点击量最多的人群,也是热点话题的推崇人群。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借助校内网的优势,转发网络热点视频或者话题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思想教育导向,一改传统思政课堂的说教形式,以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经常举办网络学习活动,不断丰富思想教育形式。网络是一个大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开展网络讲座或者网络活动,吸引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追星”心理,邀请各类学术专家开展不同主题的报告讲座,或者借助大学生追求“话语权”的心理,举办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网络辩论或者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三是要通过网络咨询平台,及时解答学生的咨询。网络活动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都会考虑网络求助。网络咨询服务平台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放心地寻求帮助,同时也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地提供帮助,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2.丰富文献馆藏,发挥传统经典阅读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网络阅读已经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传统的纸质阅读仍然有一定的地位。高校在注重对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服务网络阅读的同时,也需要重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挥优质图书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引导作用,尤其是要大力推动大学生开展经典文献阅读。“读图时代”对大学生阅读习惯影响最大的一点是读者越来越享受“图片”阅读。高校可以根据这一趋势,和出版社积极合作,挑选引进更多符合大学生阅读需求的优质图书,吸引更多学生到图书馆内阅读经典图书,发挥传统经典文献阅读活动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功能。为了扭转文学经典地位在读图时代的颓势,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文化经典在大学中边缘化的问题。如开设文学经典阅读必修课程、文学经典赏析选修课程,让有阅读兴趣的大学生选择,培养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也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经典文献诵读活动,把新媒体手段和课外经典朗诵、配音及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习惯。高校和图书馆要加大对学生经典文献的宣传推广,大力宣传传统阅读的价值,把阅读古籍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的乐趣传递给大学生,让他们在丰富的馆藏经典文献中,学会精神品味,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阅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3.契合时展,创新学生思想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图像技术表征科技进步,科技本身即文明,但并非文明的全部。因此,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境遇下,我们其实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考察、审视科技文明,使其成为传承我国民族优化文化、促进创新发展的一个载体,不能陷入一味盲从的“病态逻辑”,而是要努力构建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融合的新时代阅读共同体,大力促进高校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在日益便捷的信息化时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视这一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驾驭网络阅读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而信息沟通过程的基本模型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接受者,其中检验信息是否传达成功的一个常用方式是检验信息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是否完全正确。多年以来思想政治学科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习惯这个学科内的一套成熟的话语表达方式,新的时代必须要对这套话语表达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校思政工作要不断熟悉了解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和习惯,创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话语和沟通话语,以大学生更乐意接受的话语方式传达信息,提高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接收的准确性,促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健康形成,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颂华.从网络语言看大学生的青春心态[J].中国水运,2006,(4).

[2]梁朝辉,左利华.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作者:刘慎军 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