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摘要:自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载体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新时代迎来新使命,新使命面临新挑战,自媒体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掌握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把握自媒体的教育功能,抓牢受教育群体,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面对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自媒体凭借其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和传播对象的普泛化,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逐渐显现。但是自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声音逐渐变弱,学生不再轻易听信“一家之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选择。青年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网络信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载体,加强监督和引导,提升教育实效性。

一、自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受到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共鸣;内容上表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略显沉闷,缺少生活气息;课堂缺乏互动,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育人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青年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到“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再加上自媒体生动、活泼的媒体话语,虚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更加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在自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话语权受到挑战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形成一种主、客体之间不对等的交往模式。学生对教师始终具有敬畏之心,教育者也容易出现居高临下之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很难互动。而自媒体以简单的操作手段、轻松活泼的形式和良好的互动性等优势迅速受到学生的追捧。在网络交流平台前,无论是信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都以平等的身份沟通,满足了受教育者表达想法的欲望,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弱化则降低了教育主体对不良信息的把控能力,无法及时准确地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从而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二、自媒体视域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运用自媒体平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模式和内容。目前“00后”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校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及时跟进。研究“0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有参与热情,更有利于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建立以课堂教授为主、自媒体平台为辅的教学模式。创立青年学生感兴趣的微信、微博平台,定期推送与学生课业有关的练习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并完善沟通反馈渠道,方便思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答疑;思政教师、辅导员可以建立微信群,更便于班级管理和沟通。关注学生微信动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人身安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向学生们传递准确的信息,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想要传达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融入网络载体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授确切理论知识的特点,是通过沟通、宣传等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主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引导教育客体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正确价值观念,而这种引导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沟通。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教育客体依靠网络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从而缩小了主客体间信息掌握的差距,所以,建立教育主客体相对民主、平等的沟通对话机制势在必行。教育主体应积极融入教育客体中来,及时掌握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和行为倾向。在沟通过程中,教育主体要站在教育客体的角度,了解教育客体的情况,承认教育客体的差异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只有建立更具亲和力的教育模式,才能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中机械化、公式化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育质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影响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必须具有政治敏感性,系列重要讲话都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重视,要具备基础的网络技能,完善自媒体运营团队,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提升教育亲和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平台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全球文化激荡碰撞,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能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各种失实、有害的信息。为了在激荡的文化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分辨不良信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要建立起严格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要用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对网络信息进行监管,对于传播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个人和组织量罪定刑,承担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教育工作者要适时地利用自媒体平台,抢占主阵地,掌握主动权,正确地引导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四个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运用自媒体平台有效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学会分辨不良信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Z].2016.

[2]翟中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导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3]洪涛.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嵌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作者:宋政儒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