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考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考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考量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的实践行为也因互联网的出现投射进入虚拟世界。在这些行为的投射中,依托互联网的言语交往显得尤为瞩目,特定的“网言网语”等随之产生。在这一背景之下,“互联网+”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形势、新要求,认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主动参与构建并掌握话语体系已然成为一项重大任务。文章从伦理反思的视角与现实构建的维度,展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伦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面向“初心”的伦理反思

回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仔细审视其发展历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尤其是对其话语体系进行伦理层面的剖析与反思。1.技术的背离与初心的遮蔽。从教育的参与对象和目的来看,教育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全面发展。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为目的,网络是手段,使用手段只是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更为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然而,在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网络手段被过分看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使“人之为人”的意义被遮蔽、得不到反思;而在大学生中,“人是目的”的概念被过分解读、自由意志过度泛滥。这种“过度”“过分”逐渐体现了网络技术对个体的异化。学生选择在网络空间里释放自己的个性,成为网络空间里话语的主动者、主导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变成了沉默寡言的“哑巴”。就老师而言,为了做好大学生“低头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也不自觉地变成了“低头族”;为了听懂大学生的“网言网语”,他们忘记“乡言”、改讲“新言”。可以说,互联网网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受众,被网住的对象或多或少也都带有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单向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特征最深切、最根本地体现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制约。从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到经验论哲学再到近现代的科学,科学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科学所依存的科学理性背后是主客二分的逻辑体系,这就导致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只专注于研究对象,背离了人的本源性思考。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人的科学理性得到更多关注,道德理性转而被逐渐遮蔽。冯军在其论文《何谓人及人的理性》中指出,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同时存在于个体,科学理性影响了个体的功能选择,譬如可以发明、创造;道德理性决定自身有所为、有所不为,即知道该如何选择应用科技成果。在理性的早期发展中,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彼此制约、互相补充、共生发展。在近现代之后,由于科学理性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以及个体初心在这一推动过程中受物质欲望的遮蔽,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不再是和谐均衡式发展,科学理性呈现出自我膨胀式发展并愈演愈烈,道德理性让位科学理性。这一让位导致了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缺少对“人应该做什么”等根本问题的思考,人的发展逐渐变得单向度,社会功能逐步边缘化,人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开始被技术和工具替代,个体逐渐不自知地沦为技术的奴隶。这种“不自知”的状态,从马克思到列宁,以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致力打破。因此,伦理反思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受困于技术的藩篱,教育的初心容易受制于技术手段的运用。2.语言伦理的考量缺失。学者一般将话语放在认识论或存在论的维度思考。而以西方哲学家勒维纳斯为代表的语言伦理学家则认为,话语的最终意义,抑或唯一意义,是获得伦理的应答。勒维纳斯指出,他人的脸“注视”我,就是在向我说话,但说话并不必然发声为辞,它可以是“没有所言的言说”。虽然“所言”包含着内容或意义,但话语的参与者并不必介意言说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因为“什么”并不是言语真正的本质,“他人”与“我”发生关联,显示“我”的在场,并不是要“我”关注“什么”,而是要“我”产生对应的回答,这才是言语本质之所在。“他人”向“我”说话,“我”必须要回答,而回答就代表着责任。从词源的角度上看,责任就是对话所意味的东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是基于责任应答的考量的,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对言语作出伦理性的应答。教育者与教育受众的言说彼此产生回馈,从而愿意“相信”。这种“相信”产生的前提与话语者的权威与否并无多大关联,直接的原因在于彼此在场。因为在同一个“场”中,人与人能够进行交往互动,从而体现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一种本质属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对话作为交往的实践行为之一,完成了双方互为主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哪一个个体必须要求“听”或“说”,他们各自完成了自己、彼此愿有回应,这种状态是稳固、持久的。然而,当下所构建的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看似是源于多元的交往平台、各方的互动,其实际产生的主体并非“互为主体”,而是个人的、单一的“主体”。以“蓝瘦”“香菇”等网络方言为例,大学生选择该类内容,并不是因为要与肇始者交往互动,而是以消费、娱乐的心态选择接受,这种选择转瞬间又可被另一类互联网新兴文化、新兴语言替代。换言之,互联网的话语表达是常变常新的。当前,部分教师为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教学时潜移默化地被这类话语体系影响,看似是抓住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但也失去了对原初语言、原初文化的坚守。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构建中,若是忽略这些问题,没有牵住话语权的“牛鼻子”,必然会失去坚守而后劲不足。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基于“现实”的体系考量

面对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学生“知心朋友、人生导师”的有效发力点,也是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的坚固堡垒,更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有效举措。以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大多直接从实践入手,分析其内容、使用环境及使用策略,直接将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物理关联,缺少对二者的有机整合和经络梳理。事实上,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一是要坚持网上网下工作的整体性,将二者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不能一分为二地谈某一方面、割裂地构建某一种体系;二是要尊重语言伦理反映的实质内涵,发挥互动交往的主体作用,即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在此基础上,话语体系的内容确立以及对策制定才能够既有逻辑的思考,又有人本的情怀。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持有的内容。一是讲好主流语言,选好网络语言。构建话语体系,要坚持把普通话等正统语言作为主流语言、官方语言,把主流文化作为根基,选用可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言网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语言要有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要认识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国家语言文字能力信息化基础的重要任务。在占领网络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中,要有反思意识,不能忘却“乡音乡语”,要依托互联网平台,依法推广普通话,引导学生重视使用普通话、认真对待普通话,让主流语言成为话语体系的坚定柱石,成为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坚定载体。同时,要有吐故纳新、激浊扬清的能力,要主动了解、融入、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一方面要主动调研并了解学生群体中“网言网语”的使用状况、使用习惯;另一方面要增强自身对于“网言网语”的辨识能力,做到在有原则意识和阵地意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用“网言网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言网语”的选用要积极向上,既能符合大学生特质,又能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警惕具有粗俗、暴力等色彩的网络词汇在学生群体中的泛化,定期开展公民素质教育、语言能力建设教育,使可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言网语”更为规范化。二是营造网络环境,建设话语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思考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语言环境,创建有蓬勃朝气、有踏实信念、有广泛受众、有发展愿景的网络文化,特别是建设一支能够在网络空间里主动发声、引领风尚的学生队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力精准,构建符合大学生气质、符合成长成才规律的网络文化,要致力于文化发展的长效性、完整性,培育网络文化的自净能力,抵制低、庸、烂、俗的病态文化。语言环境既要为新兴的、向上向善的“网言网语”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又要为主流语言的“自留地”提供养分。同时,积极打造一支互联网语言环境的“清洁卫士”队伍,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主观能动性和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识能力,让他们既能参与,又能获益。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话语体系的策略。一是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执牛耳者”,主动在互联网上发声。面对互联网信息更迭速度、传递速度之快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话语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主动发声,将个人的与工作相关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播站、信息源,有针对性、有时效性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实现线上阵地和线下阵地的火力全开。同时,要注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传播学等在内的专业素养,强化新媒体的使用能力,扩充向上向善价值观的“书袋子”,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时代的温度。二是加强互动式沟通、协商式沟通,强化“双主体”意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区别于其他网络话语体系的重要特征。要让“听”与“说”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共有权利和义务。互动式沟通、协商式沟通让师生同时在“场”,这有助于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思想、精神之间的距离,也是充分尊重学生话语权的体现。从语言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话语的内容并不能够决定“我”与“他”的关系,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出效果,要看是不是不管“我”说什么,“他”都愿意听;不管“他”说什么,“我”都愿意听,从而形成话语的良善互动。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最终完成教育的目的。三是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增强文化渗透与文化引领。撇开话语的事务性表达,大部分情况下,话语承载的价值体系、逻辑内涵与文化本身所传达的“道”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确立,一方面要以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深远绵长的文化来永葆生命力。构建良善、科学的话语体系,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的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实现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良好道德风尚、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为师生交往互动提供导向。同时,要注重辨识、筛选、整合碎片化信息,确保用完一性的、整体性的文化教育人、感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构建话语体系,将好的文化、好的品质、好的价值渗透到线上线下的每一个工作点,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最终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冯军.何谓人及人的理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冯刚.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3]谭建平,李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09,(5).

[4]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5]陈坤,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6]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作者:李珏 袁勋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