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定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和实践模式上具有内在性和独特性。本文阐述了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定性、日常性、人文性等特征,针对教育个体原因、家庭环境制约、高校多方影响、社会环境冲击等影响因素及教育工作现状,提出师范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必须要有扩展性、教育方法必须要注重实践性等措施,增强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师范生;思政教育;现状;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等的总和[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形成集合概念,将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入其中。师范类教育生(以下简称师范生)为各级各类师范学校或师资培训机构的学生,除接受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教育外,还接受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2]。对师范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原有的师范类院校,很多综合类高校也加入其中,本文所指的师范生主要是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本科类师范毕业生。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似与其他学生群体无异,但在内容、形式和实践模式上又具有内在性和独特性。
一、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
(一)特定性要理解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定性,就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由于师范生的生涯规划、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决定了教育贯穿的独特性,同时还要以“学会教育他人”为培养目标,这是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对其将来从事职业的教育延展;二是师范生的培养是为国家输出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教师,所有的师范生教育内容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包含理想信念、诚信教育、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内容,都已有明确规定。
(二)日常性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传统课堂授课外,更侧重于日常教育。目前开展的规定性思政教育,不管是评优评先、诚信教育、奖助贷勤等常规工作,还是支部活动、学术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都是来源于师范生日常生活。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是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日常性使得思政工作更具实际性、生活性和实效性。
(三)人文性人文性是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性之一,这也使得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共通的基础上更具人文色彩。人文性是基于师范生思政工作的特殊职业诉求,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形成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殊精神文化内涵,要注重师范精神的塑造和传承,就必须突出人文特征,充分发挥思政工作中的德育功能,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强化师德、信念、情操、理想等方面的内在力量,形成师范生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
(四)外延性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从入学到毕业、从课堂到日常生活都贯穿其中,而教育目的和意义都要让学生入脑入心,内化成为自身日常行为再感染他人。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中有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实习制度让师范生更早地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内容,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感;社会实践让师范生的优秀品质真正内化并感染他人。外延性既是师范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展现,也是将其思政教育工作达到雨润万物的重要途径。
(五)全程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注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做到全程,必须要完善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只有做好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才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度的教育方针政策,建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六)开放性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开放性。一是师范生的日常教育共性和个性并存,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让教育更加多样化;二是全球网络化的冲击,使得社会环境更加开放,新的校园载体由原来学生活动载体和课堂教学载体逐渐转向传媒载体、网络载体,思政教育环境也更加广阔;三是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交流合作频繁,更紧密与国际接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术交流、暑期夏令营、交换生、文化传播等活动让师范生获得更多信息,伴随而来的思想转变、校园文化发展使得师范生思政工作更为开放。
二、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因素及现状
(一)教育个体原因高校扩招带来生源形式的多样化,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师范生思想状态呈现分层化。如今师范生已经是00后,多数家庭环境优越,备受呵护,挫折感低,任性自利,自我保护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弱,心理、安全等问题随之而来。师范生思想政治观念多样化,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加强,却缺乏思考;是非辨析能力弱,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时更容易受外界诱惑,抵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课不专心,讲座和活动不愿参加、走过场,形成随性的思维状态。在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将其之前固有的思政教育模式与高校思政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政工作收到实效。
(二)家庭环境制约家境优越的学生依赖感强,骄傲自满,懒散易抱怨,不服从管理,比较随性;而经济困难学生自理能力强,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易产生自卑、偏激等心理失衡状态。学生多有家长依赖感,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人生导向直接影响孩子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产生物质化、拜金化、安逸化的状态。有些家长思政素质差,不能明辨是非,言论过激,看不过社会某些现状,从而影响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一些如单亲、离异、留守和家长有暴力倾向的特殊家庭,对孩子教育缺失或是极端,容易造成心理逆反失衡,严重的会造成孩子对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的漠视,这些都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高校多方影响一是目前高校以传统教学为主,只能做到教育共性,缺乏对受教者个性化分析和人性化关怀,难以展现个体价值。二是高校层面目前仍存在德、智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偏智育而忽视德育,较之专业课程的评判,德育并没有明确鉴定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专业方面。三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师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虽然他们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素养高,但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需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高尚的道德情操、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四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仍占据主要位置,缺乏教育模式创新,现代化教育手段没有广泛应用,学生获得思政相关知识的渠道单一,思政教育形式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环境冲击社会发展变化时刻影响着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国际政治环境影响迷惑学生信仰,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师范生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价值衡量标准,贫富差距的扩大影响学生对社会的判断,容易引起心理失衡,西方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等都会为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弱。
(五)网络环境因素网络已然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网络中他们道德规范和法制意识薄弱,师范生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充足,教学实践活动多,接触网络时间长,而高校在网络管控方面存监管不力、相关制度不完善、有害信息过滤不及时等都给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新的难题。
三、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及措施
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部分。师范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群体,其思政教育工作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教育设置与其他大学生无异,主要体现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维度上。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师范生职业生涯和就业定位相对明晰,所以在人才培养时就要具备鲜明的国家政策印记。师范生不仅仅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从各个方面能够影响一批人、一代人的教育工作者,因此他们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更应具备信仰坚定、甘于奉献、创新意识、崇高理想、人格魅力等多方面优秀品质,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要有扩展性除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法律法规等教育之外,还要增加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职业信念教育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师德教育增强师范生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将来用更好的道德感染和职业风范来引导学生;通过国情教育让师范生了解当下教育现状,了解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感恩教育让师范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矢志不渝投身祖国教育事业中。
(三)日常思政教育方法必须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是师范生内在专业技能和外在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现。师范生的日常思政教育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映出来,通过育人实践来检验师范生的教学理念、专业文化、创新精神和教育信念,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生生源地开展育人实践活动,了解当地教育现状,激发光荣使命,承担爱国情怀。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共性和个性关系在长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完整教育体系,明确关于教育规律和原则的合理定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则、途径、方法、内容等始终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师范生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虽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在表述上有差异,但本质相同。虽然师范生思政教育具有特殊性,但仍要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理论基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把握大学生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形成特点,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五)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丰富和优化师范生的就业特性决定了其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拓展。一是要注重师范生思政教育的生活性,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日常、贴近学生;二是要注重师范生思政教育的贯穿性,要将其思政教育贯穿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注重教育效果的前后贯穿和渗透;三是师范生思政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注重实效性,就必须要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拓展求变,在思政教育活动的制定、落实、考核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2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茌攀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