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分析

摘要:高校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在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心理素质社会化、生活生产技能社会化以及社会角色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大学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准备阶段,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期,这时的家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功能减弱,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逐渐增强,但大学生又未真正踏入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学教育。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的最大功能体现在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良好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引导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特征就是政治性,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中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确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一直存在,有时还非常尖锐;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社会化面临着各种认同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社会发展的节奏,以“三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和“三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基本理念,依循“四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三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方向与要求,坚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目标。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认清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复杂境况,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向,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开展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社会化

行为规范社会化是个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该社会所要求的行为的过程,其作用在于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环境、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通过道德规范教育和法纪教育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社会化。(1)道德教育是决定大学生人品和塑造时代精神的关键性教育,它包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道德评判能力的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和环境道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涵,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法纪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纪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法纪观念和公民意识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更应该懂法、守法、护法,扮演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的纠纷和矛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让思想转变为行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化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总体体现,是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性格、气质和能力水平高低的综合标志。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其心理发展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面临许多压力和心理冲突,情绪不稳定,及时正确化解这些心理矛盾和压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困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较高的个人修养,面对今后的就业、竞争、恋爱、婚姻、困难、挫折,充满自信和勇气,保持良好的心态。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生活生产技能社会化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离不开系统的理论学习,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锻炼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根据大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方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使之具备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谋生技能,还要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实现自理、自治,这不仅是维系个体生命的需要,也是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生产技能的状况如何,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检验的重要平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学习探索,在实际参与中获得自我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检验和提升自己的生存发展技能,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能动地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大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传递社会要求,促进大学生社会角色社会化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社会对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行为的规定。随着大学生活的展开,大学生面对的环境变化较大,从高中单一学习为主的生活转向更为复杂的“社会化”生活场景。从同学到教师、由校内到校外、从现实到虚拟网络空间、由同性到异性,社会交往的深度发生了变化;从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到党组织、各种社团,参与的组织层面更加复杂;由寝室、班级活动到校内外科技文化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由单纯的高中生活到“社会前期”的大学生活,他们的角色逐渐复杂化,许多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有时会不知所措,容易出现角色冲突或角色混同现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理各种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传递社会的期待,学习和掌握社会认可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自觉地遵守和传递;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使社会赋予的权利和履行社会义务,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人际交往互动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保持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作者:贺建新 龚芸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