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3篇

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篇1

摘要:新时代,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坚持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解决“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为切入点,梳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机理,突出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的实践育人导向,从内容、管理、保障、评价四个维度阐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机理;机制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我国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高校坚持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办学全过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崇高精神素养,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切实推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育目标实现。

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在准确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基础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由应然向实然的价值融入,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与温度。借助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强化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利用爱国主义崇高精神感染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依托爱国主义的真实事例切实打动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这也是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从情感上厚植爱国情怀、从认知上砥砺强国之志、从实践上奋进报国之行[2]。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借助新理念、新内容、新方式培育新主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上着力,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师资、组织、网络、评价等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意识形态主导力、课程教学感染力得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遵循“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这一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策略,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涵养,培育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接班人,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机理

(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认同

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需要具备更为宽广的视野及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呈现、管理方式、评估形式等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要利用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形式创新。实行小班教学新模式,转变传统教师理论灌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进行教学组织改革,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氛围,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全新形式,拉近师生关系,加强两者的有效沟通,切实实现信息的深层次互动,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新格局,树立师生优良互动新风尚。其次,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话语形式的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模式及语言形式,减小教师与学生因年龄差异导致的话语代沟,借助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阐释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相融合的理论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宣传、学习并融会贯通。同时,强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目的。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实践技术上的创新,充分借助新时代媒体资源优势,构建全新MOOC课程模式,打造主题鲜明的教学平台,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距离,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成果,切实实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认同。

(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认同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认同,需要依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因素,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活动育人视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首先,高校推动校园文化构建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相结合,在文化活动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校园精神与革命精神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作用时,依托本地革命文化资源,使革命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可观、可感,入脑、入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切实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自身知识体系,丰富自己思想内涵。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理念,提高学生政治觉悟、道德文化涵养,使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既要以立为主,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又要勇于批判,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做坚决斗争”[5];既要切实从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出发,还需要立足于具体国情,结合社会现实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解惑,立足于现实解决问题;既着眼于未来,又要关照学生自身利益,在潜移默化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成为大学生切实喜爱的课程,让大学生真正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情感认同。

(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为认同

理论认同是基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真理性的把握,情感认同是基于理论认同入耳、入脑、入心后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同时为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产生行为驱动力。首先,高校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鼓励师生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大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经过分析、揣摩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并通过不断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发现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6],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行为认同。另外,高校在引导学生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为认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教育,并且全面开展爱国主义地区实践活动,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策划具有地区革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高校在与革命地区建立全方位合作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实现从理论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最终转化。

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机制

(一)知行合一的课程内容机制

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求高校教师必须足够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避免出现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等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提高关注现实、回应现实的能力,构建政治性、学术性、思想性兼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确保正确方向的基础上,要不断优化内容体系,切实做到红色革命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借鉴“课程思政”的育人思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到“课程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转变,深度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全方位落实课程建设。各年级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内容上互相衔接,实现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新形式,打造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一体化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全面领会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进一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大限度确保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另外,高校还需细分不同阶段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性,做好各层次间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衔接,既减少知识重复问题,又避免知识盲区存在,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在深度与难度上全方位衔接,让学生能够切实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要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融合,不仅要关注国家整体政策方针,还要关注学生的真正需要,将时事热点与本地热点相结合,丰富教材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可度。

(二)多方协同的课程管理机制

高校应从多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管理,构建多方面协同的课程管理机制。首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置严格按照1∶350的比例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切实提升高校整体师资水平。其次,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借助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协调推进,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解决学生的困惑,广泛地调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与激情,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知爱国主义教育的崇高意义。推进多元主体的课程管理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融合课程内容形成教学合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发挥隐形教学优势效果,实现时间与空间多维突破,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育,确保四大课堂有机协调、互动联通,共同发挥育人作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话语权,拉近教师与学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的良好氛围。必须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三)齐抓共管的课程保障机制

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各部门需要齐抓共管,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保障机制,形成体系性的规章制度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常态化建设。构建系统完善、分工有序的组织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高校必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属性及具体功能定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爱国主义教育传播、践行的实践园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研究、解决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支撑。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工程,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深入探究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立学校、院系以及相关教研室保障机构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总政策进行细节化落实,切实做到将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有效落实,积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理念。院系带领教师、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研工作,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终极目标。

(四)多维视角的课程评价机制

为防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内容、方法、结果可能存在的片面性,需要完善多维视角的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精准,切实发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机制的积极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前多采用理论灌输法进行知识传播,若采用传统依据受教育者意愿进行效果评价的方式进行评判,很难获得真实的评价效果。灌输理论一方面强调学生要自觉进行学习,更强调学生要自觉接受学习的内容,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显现需要较长时间,大学生迫于考试压力通常会忽略思政课的重要性,减少关注力度与投入的精力,听课有时处于被动且不积极的状态,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很难全面吸收。上好学生乐意倾听、用心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重大且艰巨的任务,教育策略与教师引导缺一不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先在”引领式的作用,受教育者树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后在”自觉式的[8]。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价值的特殊性,决定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采用多维视角,以充分发挥其积极育人效果。

作者:刘洋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篇2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而拼搏。当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全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与信念,有效应对未来的变化与挑战。同时,随着当前教育环境与时代发展变化,思政教育创新动力不足现象日益凸显。为此,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作用,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加强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着力点。由廖志诚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论»一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概括阐述当前我国思政教育创新的动力支持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教育机制与创新动力系统,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该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概述社会转型时期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情况。第二章深入论述创新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详细阐述思政教育创新的具体要求。第三章围绕思政教育动力不足问题,系统梳理相关特征表现及其消极影响。第四章从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入手,探究思政教育动力不足的成因。第五章基于历史维度,系统阐述中西方国家思政教育创新动力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第六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的动力来源,意在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动力系统。第七章与第八章深入探究思政教育创新动力的培育与合成机制。当前,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受传统灌输式教育观念影响,学校思政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始终采用理论灌输和情感说教等模式,使学生硬性接受晦涩难懂的思想观点,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困惑,无法唤起学生的思想认同,导致思政教育成效不佳。新时代,学生成长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新奇观点,追求个性化与自主性。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改变以往抽象的理论教学,通过典型人物、情境引导等,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在生活实际中的延伸与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目标,明确人生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激发思政教育活力。

二是有助于激励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寄希望于当代青年,让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才积极投身现代化事业,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与民族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情感基因中,通过思政教育渠道的创新传播,能够将人们的爱国情感转化为深刻的爱国价值观与爱国行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为国利民作为远大志向,锻炼过硬本领,磨炼意志品质,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事业,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责任,谱写辉煌的奋斗篇章。为此,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第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应当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通过恰当方式,将爱国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感。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特定的情境案例为依托,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逐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相关理论知识,自觉生发强烈的爱国情感,产生高度的思想认同。借助网络教学手段,播放爱国歌曲、爱国专题影片,渲染浓厚的爱国文化氛围,增强思政教学生动性,吸引学生主动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另一方面,在思政教学中,适当引入专业课程内容,采取案例教学,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教学全过程。这种课程联动方式,能够有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地,拉近学生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距离,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第二,丰富思政课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引导学生合理表达爱国情感,运用恰当的爱国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深化学生的爱国思想情感。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感受爱国情感的现实表达,学会正确表达爱国情感,促进爱国价值观养成。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并深入各地调研英雄模范的爱国故事,撰写系统调研报告。经过实践锻炼,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形成个人的观点与见解,并上升为自主性思想意识,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

作者:籍庆利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篇3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以来对祖国形成的一种归属性情感,是对祖国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在高职院校内,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爱国主义”认知上存在知识盲区和盲目自大等不良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的生成逻辑

爱国主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既是学理问题,也是现实需求,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理论自洽与外在实践抓手。厘清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的生成逻辑,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阐释。1.从历史之维来看谈及“爱国主义”,必须正确处理好“爱国”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将“爱国”与“爱国主义”混为一谈,甚至某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为了方便日常言语的表达,并不刻意区分两者关系。“爱国”是一种天然的情感,也是一种朴素的绝对化的道德义务。“爱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民族文化的尊重与捍卫;“爱国主义”则是舶来品,其内容比“爱国”更加丰富,“它是一个阶级对于热爱祖国问题的系统的思想和观点”[1]。我们不难发现,“爱国主义”不单单包含了“爱国”概念中对于祖国归属情感的基本内涵,还是一个更加严肃的政治概念。2.从现实之基来看要从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观出发科学认识“爱国主义”。国家属历史范畴,它必然经历产生、发展及灭亡的过程。国家作为政治的意义出现,外在表现为一定的政权形式。从此意义上来说,这一形式与祖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但也有可能存在不一致。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异质性的国家观念,“国家从总体上属于一种异己的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成为国家主人以后,国家才成为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2]因此,《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出“工人没有祖国”“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3]。我们既要克服资产阶级爱国主义观中浓厚的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又要兼顾共产主义阶段爱国主义观中全世界联合民族的利益诉求。我们既要反对以“祖国”之名消解国家制度的实际,陷入国家虚无主义的主张,也要反对以“国家”之名忽视其他民族利益,滑向国家主义的狭隘理解之中。因此,新时代倡导的爱国主义一定是坚持爱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1.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梦”凝聚了14亿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选择。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

2.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向祖国的归属性情感。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新时代,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仍然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仍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历史的证明,没有统一的祖国,人民很难安居乐业;没有民族团结,民族的向心力更是无从谈起。而爱国主义则是根植于每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绝对道德义务。

3.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国是责任,是本分,是情之所归。只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民族、国家“大我”之中,个体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爱国主义是个体牢固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在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青年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应看到高职青年学生的特殊性,引导高职学生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抽丝剥茧,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与源泉,将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相连,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的成长道路融入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之中。

三、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坚持政治导向与文化自觉的原则

爱国是纯粹的归属性情感,但“主义”便指向了一套价值观念。爱国主义具有典型的政治导向,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建构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将单纯的民族情感上升为政治化的国家精神。爱国主义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统一,如果偏离了这一认识,在高职院校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失之偏颇。

2.坚持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原则

爱国主义属于民族性的,但也包含了世界性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主权边界被全球化不断突破,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如全球变暖、病毒疫情、恐怖主义等逐渐凸显,各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任何倒行逆施无异于自取灭亡。我们弘扬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面对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我们既要传达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也要保持守望相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以宽广的人文关怀面对变化着的时代,培养自信而谦逊的工匠精神,以正确谦和的大国心态面对时代的历史任务。

3.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体及群体对国家的认同,但也要警惕一种错误倾向,就是纯粹将爱国主义还原为手段作为政治的工具。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应是个人与国家的相互统一关系,其中包含了个人的价值与情感,并不是单纯地将国家偶像化。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也曾批判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孔德是“腐朽的实证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证主义表面上把历史研究“科学化”了,实际上却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4]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这是基于国家战略与学生实际的培养,但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尤其是弘扬爱国主义,就不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主张的教育。这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理解共产主义阶段爱国主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全人类视角。

四、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进行“情理交融”的理论教育

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实质是践行“情理交融”的教育。首先,爱国主义的最基础内涵是对祖国山川大河、民族传统等自然环境的热爱,这对青年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教育。其次,对于国家制度设计与安排,对于政策、法规的理解、认同、建构等深层次的理性判断也是爱国主义进行理论教育的形式。最后,应当认知到,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持有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走入青年学生的脑中、心中。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于个人的积极性心理体验,也应当引导青年学生正确面对国家苦难、重大公共事件,消解青年学生的个人情绪,坚定对国家的发展信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

2.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关切

爱国主义是历史性的,是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投射到政治与道德两方面的内容。时下,爱国主义是扎根民族的,带有鲜明本土性特征,是人们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体现;爱国主义也是面向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了各国间以往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共同体、“地球村”。应鼓励青年学生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关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对待民族、本土性的爱国主义,应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新时代的国家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福祉,未来进入的共产主义社会依旧存在爱国主义的主题,而且内容更加丰富。

3.注重“生活世界”的实践养成

爱国主义不是仅仅停留在高职院校学生嘴边的口号,更应诉诸日常的“生活世界”,通过实践养成的方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中现象学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含了文化秩序、社会结构、个性三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爱国主义的培育是通过将个体置身于“生活世界”内,通过个体与社会、文化等产生互动与联系,潜移默化发生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的教育成效主要通过行为评价。在高职院校内,利用假期组织青年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的隐性教育内化为个体的生命体验。此外,在院校内青年学生的周边,纪念仪式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能产生神圣与崇高的感受。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爱国主义是青年人的立身之本,要在“生活世界”内培育出高远的理想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个体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照琨,郭崇岳.爱国主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4.

[2]佘双好,陈君.科学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与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4]王晓升.实证主义社会历史观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兼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趋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3):88-95.

作者:相华文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