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新生刚进入大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部分新生对考入高职院校不满意,觉得委屈了自己,或者经历高考的严峻考验,对自己放松要求,认为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学习,当务之急就是好好放松自己,把时间放在玩乐等事情上,从而在思想上纵容自己。其后果是可怕的,一旦心收不回来,形成坏习惯,会对未来的几年大学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缺乏明确的目标,不明确自己在未来的几年学习中要取得怎么样的成绩,或者只是认为读完大学就是以找到好工作作为唯一目标。对于以上分析,学生显然缺乏对自己学习生活的规划,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认识,除了毕业后期望找到一份好工作外,他们是否想过通过大学的学习,培养自己交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又或者是否有让自己大学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三)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抱有过高的期望。新事物、新环境等因素对于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普遍存在“志存高远”的鸿图大志。当遇到一些挫折,心态如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造成很大打击,使得他们产生两极的负面情绪,更加自卑或偏激地看待事物,影响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害怕适应新环境,害怕接受新事物,存在适应过程太长的问题。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锻炼,充满着各种挑战,包括自我适应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明显与以学习考试为主的中学时代不同,大学更多是注重一个人的发挥、能力培养,在独立的环境中锻炼自立的能力,对于过于依赖父母、老师的大学新生,的确会存在一些适应问题。
(五)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特点使学生能够迅速地了解社会新鲜事物,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带来许多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对于学习目标尚未明确的大学新生是两极的,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使新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增强创新意识,节省学习时间;网络是一个宝库,但也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以及各种诱惑,新生一旦沉迷其中,极易导致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冷漠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二、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
对大学新生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思想理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实际行动上引导其多学习党的理论与先进模范事例,信仰或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形成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今后的学习、人生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以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人生的自然发展必然会进入社会工作的阶段,大学的学习将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尤其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今社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不等不靠,在大学期间应该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在锻炼中树立竞争意识。从新生进入校园到毕业,就要贯彻正确的教育思想,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认清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避免形成“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等错误的就业想法。无论在任何时期,要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根本的、核心的工作,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固本强基系统工程。
(三)对新生未来大学生活的规划
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时期,给予新生一些大学生活的规划建议,从各方面给予他们锻炼。
1、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团建促学建,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上,时刻抓党团教育,将学生融入到党团中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以党员、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中,精神上有所追求。
2、打好学业基础,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贯彻通专结合的教学理念,打好知识基础,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如英语技能的学习等;在专业上要开阔视野,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在动手能力上锻炼自我;学有余力时可考虑参加考证认证等学习,通过每次的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除了可以查缺补漏,也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3、课堂外,提高各种能力,如交际、组织等,适当参加专业设计比赛、论文比赛、社团文化、文娱生活等,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限的宝贵时间放在人生的学习上去,不沉迷网络、游戏等,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4、清楚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前树立就业意识,适当形成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让新生们学习、生活起来更有目标性,更好地珍惜学习的时间,为了不断前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鞭策自己不断成长。
三、结语
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并且让每位学生真正明白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与时代背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抓住不同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加以行以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作者:卢淑华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