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篇

第一篇

一、党建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格形成的助推器,党建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保证

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对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和加速作用。一位学生从学习党章、了解党的有关知识开始,到对党的向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入党,再到自觉地进行党性锻炼并落实在行动上的过程,就是一个世界观的改造过程和政治上的成熟过程。同时通过党建活动,能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营造一种弘扬正气的积极氛围,从而产生了一种能动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力量。党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身思想政治品德跨向更高层次的塑造,成为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自我教育热情被激发,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大大提高。“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班、团活动的主阵地作用,形成方向一致的德育合力,在政治思想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实践证明,大学生党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优秀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影响和带动多数学生以优秀学生党员为榜样,自觉地按照党员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有力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缺乏有力、有效的引导。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培养教育学生。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与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中实现三个带动:一是通过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提高发展学生党员比例,使学生感到加入党组织不是遥不可及,从而增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带动学生政治热情的高涨;二是通过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先导,把培养青年学生入党作为提高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带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通过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党的作风建设,发挥党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而带动团建工作的深入展开,形成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

大学生党支部通过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与培养,提高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向全体同学展示大学生党支部、党员的风采,使大家更好地认识党组织、了解党员,祛除原先存在的误解,从感情上拉近与党组织的距离,团结和影响周围的大学生一同进步,以此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首先,采取灵活的方式因地制宜设置大学生党支部。本着有利于支部建设及其长远发展的原则,大学生党支部可按年级、班级、专业、课题组设置。其次,加强大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做到思路明确、思想统一。大学生党支部应坚持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建设和道德修养,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就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再次,要注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做到组织发展程序规范化,组织生活制度化,形式多样化。既要健全党员发展责任制,完善党员联系人制度、预备党员讲课制度和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又要健全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制度,还要形成和规范党员接待日制度。只有健全党建的各项工作制度,才能纠正党员培养和发展过程中“重发展、轻过程,重考察、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风气。

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培养发展一名合格的党员,就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带动。大学生党员要不断完善自己,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科研、生活、为人等方面走在同学的前列,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思想上,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教育,使他们成为大学生中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中坚力量。在学习上,学校要把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学习、科研的先进性体现出来。因此,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上要带头,在科研上要敢于攻坚。这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才能形成学习、科研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作者:林涛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第二篇

一、丰富内涵,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第一,丰富组织内涵,构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丰富组织内涵,即从组织架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丰富,从而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功能与激励功能。一是领导体制一体化。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党建办公室,专门负责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学工、研工、团委齐抓共管,学院党委具体落实的领导机制。实行领导体制一体化,为实现党建对团建的引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引领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队伍建设一体化。将组织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建设统筹考虑,将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务干部一起培养,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才为导向,分工不分家,整体推进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三是考核体系一体化。考核作为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党建工作发挥激励功能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生工作有关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权重,把学生党建的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党建的工作成效作为专职政工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作为学生党员评价主要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一体化,推进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

第二,丰富质量内涵,构建教育培养考核为一体的党员发展考评体系。丰富质量内涵是对组织的引领功能与激励功能的有效补充,即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导向,将培养教育考核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员发展质量与数量的并重,完善实践考察和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构建教育培养考核为一体的党员发展考核体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坚持抓好新生入党教育,做到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将入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理论教育实现党组织对学生的引领功能,采取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在校学生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覆盖面达到100%,鼓励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更多的大学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二是将党员发展考评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将党员要求和学生素质发展统筹考虑,全面考察,把政治要求与业务要求结合起来,既要考察其专业知识,也要考察其综合素质,既要考察期入党的行为表现,也要考察期真正的入党动机,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三是将入党积极培养培养与党员再教育结合起来,完善党员民主评议、预备党员中期答辩和党员转正答辩等制度,注重将党员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抓党员的作风和大学生的学风结合起来,强调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和奉献精神,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安全稳定和就业创业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丰富目标内涵,全面提升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指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重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应该努力践行这一人才培养观,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摆在教育的首位。因此大学生党建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党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考评体系不仅仅是考评发展党员的规模和数量,要把全面提升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成才作为党建工作的目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党建工作的目标有机统一。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考核指标,提升党员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学校应急事件和危机处理,锻炼党员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考评指标,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丰富活动内涵,打造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党建活动是党建载体功能的表现形式,学生党建系列活动不能局限于灌输式的教育活动和枯燥的理论学习活动,而是要坚持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并完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服务他人与提升自我相结合的大学生党建活动体系:一是大学生党支部立项活动。以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为抓手,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了解党情、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强党性。二是深入开展“创优争优”和创建示范党支部活动。定期评选和表彰优秀学生党员、先进学生党支部,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事迹,以先进党支部建设带动其他学生组织建设,以优秀学生党员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形成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效应。三是党建工作“四进”工作。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学生组织、进学生社团、进学生公寓、进网络媒体”,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大学生党建责任区试点工作。实行“五个一对一”制度,即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一对一,负责提高预备党员素质;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一对一,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学生党员与班级一对一,学生党员负责引领制定班级的学风与班风建设;学生党员与学生寝室一对一,学生党员负责寝室建设与发展;学生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在试点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二、把握本质,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探索解决现实困境之道

第一,注重理论性。理论指导是党建工作的灵魂,它不仅对党建工作的实质进行了深入阐述与解释,也为党建工作提供行动纲领与价值指导。然而,工作现实中却存在实践活动脱离理论、对基本的党政理论与常识缺乏深入了解、理论素养不够等情况。为了改善这一境遇,也为了丰富党建工作的目标内涵与质量内涵,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与应用。一是要注重理论的专业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为丰富目标内涵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避免学习的局限性。不能仅限于党政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博众家之所长,学习经济、教育、科技、法律等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丰富质量内涵。三是要强化理论的应用性。在具体实践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论应用。

第二,注重创新性。随着学生党员群体的不断扩大与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工作中出现了“支部活力不足、组织感召力不足、活动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存在“学生较弱的参与意愿与较高的参与度要求、学生需求高与现实供给不足”等矛盾,究其原因是工作创新性不够。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建工作开展。一是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充分把握当代学生的成长特点,把握时展特征,强化“开放、国际、现代”理念,做到创新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创新工作方法,以丰富组织内涵为基础,创新组织架构、管理办法与工作载体。在组织创新上,扩大组织范围,延伸组织触角,打破学院班级壁垒。在管理创新上,突出学生自主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载体创新上,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键上键下的对接工作。三是创新工作内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调研式工作方法,在有针对性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努力开办一系列“时代感强、针对性强、吸引力强”的活动。

第三,注重反思。面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活动组织任务,相当一部分党建工作者和学生党员整天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少,或者每天麻木地忙于应付各种总结反思,感觉身心俱疲,这都是工作中缺乏反思、不会正确反思所致。为了改变这种米尔斯所谓的“人为的贫血化”倾向,要建立工作反思常态化机制,帮助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工作进步。一是反思求真,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实事求是,不能碍于情面而借批评之名行表扬之实,拒绝“假大空”式的反思。二是反思求实,扎扎实实进行反思,拒绝形式主义,对照工作标准与工作规划认真梳理查找差距,深刻进行自我剖析。三是反思求深,将反思落实到实处,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以过往的经历为基点,深刻反思,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眼前。四是反思求稳,构建反思常态化机制,每周一思每月一思,形成稳定持久的反思状态。

第四,注重实效性。提升工作实效、推动工作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主题和落脚点,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作的实效性,更是对人力物力的一种浪费。因此必须要力戒形式、狠抓落实、追求实效。一是要完善党建工作质量标准体系,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因此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真正发挥党建工作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二是要健全质量评估制度,评价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党员发展人数和活动开展场数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将着眼点面向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和育人效果。三是要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保障师生员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力,重点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以及接受监督等制度,通过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开展的科学化和实效性。

作者:甘霖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