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1.1冲击和弱化主流意识

我们所处在现代社会中,由市场经济等物质条件的优越性所带来的自我意识正逐渐膨胀,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加注重在自我选择中成长。这一社会特征,使得大众文化有机可乘。大众文化以非说教的形式,将个人选择、价值追求与道德理想等编织进多种多样的形式中,转化为可以进行思想渗透的价值体系。不可否认,“拒绝被灌输”的心态在个别学生中依然存在,他们在“我不需要意识形态”的口号下,生活在各种价值和观念的幻觉之中,以为自身不受到思想束缚而获得“自由”。这一情形的出现与大众文化不无瓜葛,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遮蔽和消解作用,使得我们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旋律有可能受到冲击,从而被冷落和遗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全球的扩张。西方文化思潮逐渐渗透和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一定程度上在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消极的思想观念还会淡化他们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感。处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人们现今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主体性、自主性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也恰恰如此,大学生的心态也具有矛盾性,他们既希望获得国家的帮助和他人的认同,又不希望受到国家和他人过多的干扰。在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容易以个人为中心,对国家和社会持冷漠的态度。可见,倘若不能坚守高校这个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思想危机。

1.2使学生在过度追求流行中荒废学业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而言是不利的。在这个多元思潮交杂并存、各种观念相互影响、多样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浮躁心态逐渐显露出来。一部分学生为积累工作经验奔波于兼职、打零工,难免旷课;另一部分学生因为不知所措的迷茫、内外交迫的压力而选择逃避,通过网络游戏、逃课睡觉等方式来麻痹自己。大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蔓延着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校园里日益浮躁的氛围,使得莘莘学子们讨论得最多的是“工作”和“薪水”,不少学生由于过度追求流行而荒废学业。在大众文化的氛围中,不同程度的恶搞、低俗、八卦、娱乐等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学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低俗歌曲的逐渐泛滥、高校恶搞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的谩骂亢奋、情惑的潜在危机以及八卦新闻的畅通无阻等,伴随着各种与大学生年龄阶段不相符的保健、美容、隆胸、整形等社会时尚,都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的主流文化虽格格不入,但难以被禁止,它们对于大学生人格塑造的负面效应着实让人担忧。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不少大学生甘愿放弃学习的机会,而整日沉迷于网游之中。我们看到,当前不少大学生都怀有追求利益、沉迷娱乐等信念,他们放任自己、寻求感官的刺激而舍弃理性思考,将信念和理想抛之脑后,甚至是时常陷入“无聊”、“烦躁”、“咆哮”、“郁闷”等状态。在将社会的主流文化弱化之后,一些大学生已经逃逸到社会的普遍规范之外,逐渐走向偏执,出现极富个性的“新新人类”群体。高度狂欢和零度痛苦,被视为大众娱乐的准则和规范,正在消解着人们最基本的同情、理解与尊重。大众文化中的功利、娱乐、媚俗等这些负面效应,正逐渐侵入高校的文化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甚至导致学生荒废学业。这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1.3消费行为的非理性

大众文化在高校的流行,还会引起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上异军突起的高消费群体,不良的消费观念也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大学生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正在向功利化方向发展,缴费上学的大学生认同的是“我拿钱买教育,我是消费者,而消费者就应该是上帝”的市场交换理念,在教师特别是侧重科研的教师成为“老板”后,师生关系被演化为劳资关系。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容易接受网上购物、“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等消费方式;他们的消费结构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在交际、娱乐、恋爱、健身、旅游、美容化妆等消费领域都有涉足。因此,大众文化又被称为“满足大量消费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今年“3·15”期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消费维权状况进行调查,近日公布的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消费者,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消费明显,表现为攀比消费、浪66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费消费、冲动消费等。强烈的消费欲望、新潮的消费观念与脆弱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倾向。针对这些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借鉴他山之石,实现自身与大众文化的契合,并对大众文化进行政治引导和价值提升,最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二、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契机

2.1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表明,社会成员养成现有政治体系认可的信念,是社会政治体系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这是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前提。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实施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政治心理的能动过程。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背景之一的大众文化,也同主流意识形态一样,在塑造着高校的认知观念和意识形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曾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于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个体的思想价值也走向多元化,大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对于青年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尤甚。当前兴起的大众文化,在高校之所以能获得大量的主体和受众,主要是由于其中带着某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精神生活等内容。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兴衰,我们要不断加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情感等方面入手,改变校园政治“小气候”,积极促成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2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流文化当然无可厚非,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极其活跃,个性较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急需拓宽,尤其需要以多种方式来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工作。这时,大众文化就为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契机。“大众文化由于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具有极大的数量和广博的传播途径,大量地传播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当中,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这就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成本非常低的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换句话说,低成本、娱乐性、渗透性等大众文化的特点,如果被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弥补主渠道的单一化,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再者,在塑造价值观念、培育道德理想、增加民族认同以及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大众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展示出积极的一面。与传统那种以单一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相比,大众文化则具有隐性的渗透力,更能够为大众所选择和接受。大学生在欣赏大众文化作品或参加活动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作品和活动背后的价值观念影响,并不时地对其中的语言、行为和情感进行有意识地模仿,既包括对人物服饰、举止等的效仿,也包括对内在理念和价值的接受。例如易中天从平民角度解读三国,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等。再如,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认知、处世之道、人格修养等方面来解读《论语》,不失为“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在媒体成为信息主要传播者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被称为“荧屏育成的一代”,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是来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应(陈雅萱等)自大众文化的影响。据调查,在对大学生的所有影响因素中,大众文化排名第一,之后才是同辈群体、学校和家庭。可见,在信息传播量最大、思想观念影响最深方面,大众文化不失为第一影响源。对于大学生来说,大众文化一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消遣娱乐的特征,逐渐介入大学生的思维领域,从而扩展至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生活。

2.3推动新型文化载体形成

教育的本质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是应该具有国家意识、公民道德、文化素养的。学校的教育不应该仅是完成知识的传授,它的渠道也不应该仅为课堂。这就要求学校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自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在通讯发达和手机普及的今天,一个可以便利运用的教育载体便是手机。我国作为手机大国,以手机为载体的“拇指文化”正在兴起,这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媒介。首先,以手机为平台,充分利用短信、E-mail、QQ、微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等。若发现学生中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制定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才艺短信大赛”、“校园文明语征集”、评选“金拇指”等活动。最后,高校辅导员应开设在线心理咨询,进行大学生心理疏导,并以此带动相关新型媒体教育的建设,着力提高思想教育渠道的多元性和手段的多样性。

四、结语

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带有明显的商业性和消费性,但它也极大地丰富了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其正面的社会效应也值得肯定。如果否认这一点,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评价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了。因此,大众文化并非尽善尽美,也非洪水猛兽,它已然是今天我们已经面对和接受的事实。只要对其加以正确引领并合理利用其正面的信息和方式,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是有益的,值得高校有关部门学习和借鉴。

作者:陈雅萱 卢德友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