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共性,但因运动训练经历,也具有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在分析高校优秀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异同点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高校优秀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相同点。
1.1.1年龄相仿,接受能力相似。高校优秀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为适龄上学,大都是80后、90后的青少年,身处当今信息网络时代,接受相同的新鲜事物,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态度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为一致。
1.1.2社会阅历浅,憧憬大学生活。高校优秀运动员入学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训练生活,与通过考试入学的普通大学生一样,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同时又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憧憬美好的学习生活,积极地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1.2高校优秀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不同点。
1.2.1竞技能力较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由于长期的专业训练,优秀运动员已具备一定的竞技能力,体育优势超过同龄人。但因为艰苦的训练和比赛生活占据了运动员大部分时间,他们的文化知识欠缺,对学习文化课程的主动性不高,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甚至对文化基础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1.2.2性格争强好胜,处事能力较差。由于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优秀运动员勇攀竞技体育高峰的坚定信念,形成了他们永不服输、争强好胜的性格,并具有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但由于运动员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训练生活,接触人员的成分相对单一,训练生活事务由运动队管理,造成他们遇事手足无措,处事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2、高校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对高校优秀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优秀运动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其实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找到符合高水平运动员实际的教育方法。
2.1转变身份观念,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进入大学阶段,优秀运动员便具有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因此,应教育他们改变原有的身份观念,在高校学习期间应履行学生的职责,潜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不能依赖学校提供各种降低要求的优惠政策。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有些优秀运动员对学习信心不足,逃避学习任务,以致课程通过率低,于是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长此以往造成了恶性循环的不良后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帮助优秀运动员认识到学习课程所获学分对于拿到文凭学位的重要性,向他们例举在运动成绩和学业成就同样出色的运动员实例,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竞技成绩和学业成果的双丰收。
2.2发扬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理想信念教育。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它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活动状态,反映出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强调拼搏与进取的精神。运动员是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者,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竞技训练,具有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因此,在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后,要鼓励运动员继续发扬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将这种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支持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大学生体育竞赛,让他们感受到不同于以往在运动队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并把这种感受内化成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2.3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优秀运动员大多由于体育特长、免考等原因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在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同时,运动员还须面对训练比赛的压力,这种双重压力更需要人性的关怀和温暖。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开班会、聊天谈心、走宿舍等形式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向他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发挥运动员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扫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进一步适应大学学习和训练比赛生活。
3、结论
因此,通过分析高校优秀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异同点,我们了解高校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下:第一,转变身份观念,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二,发扬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第三,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我们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为国家和学校培养既是竞技体育精英,也是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
作者:吴文婷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