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关怀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关怀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关怀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关怀的必要性与可能行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事业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传递和创造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有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重任,这突出地体现为对人的精神关怀,即教育必须为人的健全发展负责,通过教育的方法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走出愚昧和迷茫,走向生命的澄明,敞亮灵魂,点拨智慧,提升德性。所以,无论是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精神状况的引导,还是从改善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境况而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精神关怀都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关怀的可能性。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思考,大学生应在客观评价、合理比较中来认知自我。在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勇于剖析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教育作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本身就是由个体和人类的生活需要决定的。”这种教育活动使人不断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使自身趋向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圆满。其次,教育在传承知识的同时,也以文化涵养人的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最终归宿是达到完善的人格。在大学期间,获得宽广的知识面、精深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缺少了完善的人格,则对社会毫无价值甚至是负价值。因为人不仅是一个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性的存在。教育绝非只为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最主要的在于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和道德,使人获得自由与幸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精神关怀之所以可能,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人生确立信仰。信仰对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可以为人提供必需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是人生的动力和源泉。信仰缺失与崩塌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而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可以说是教育必然具有的信仰。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精神关怀的途径与策略

人的精神世界相对于物质世界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精神关怀就是对人存在的一种思想意识和精神的关注。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关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大学生的生命自觉,实现自我教育。

自觉的意思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觉是认识与行动的统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贵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发现人、发掘人、发展人的过程,通过教育唤醒自我的反思和自觉,其实就是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实践、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之所以强调要激励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是因为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是人们在外在影响下自主建构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活动和环境影响一样,只是一种外因,教育要求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内化接受活动,才能起到作用。自我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也不是默许教师放弃教育责任。相反,自我教育更强调教师主动驾驭的能力和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求他们善于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善于把个体自我教育和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育形式上,要注重增加学生的生命体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教育内容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生命的可贵,促使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使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更正确的认识,以提升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提高精神追求和生命自觉,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追求,提升德性修养。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塑造和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但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笔者倾向于道德是可教的,因为很显然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完全的自然环境与影响不可能使人获得道德,人必须生活于人类社会之中,而社会交往之中蕴含了道德的教育。而且为了人的健全发展,道德教学是必须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可以引导人的道德的良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好肩负了这一教育功能。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追求,提升德性修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举措:一是直接开展道德知识的教学,传授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优秀道德品质与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时展所需的先进的道德理念与追求;二是在道德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包括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实施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强制要求学生接受;三是把道德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之中,深入挖掘和整合不同学科具有的道德教育资源。四是建构开放而真实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游戏和模拟的运用,创造一种进行自由讨论、互相影响和体验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感受真实的道德体验。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的自由选择,促进自由发展。

自由,简而言之,就是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一种权利或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自由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诸如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政治自由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自由等。自由对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自由,便没有真正的人生意义可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断实现着对人自由的开拓。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与此同时,教育便成为人获得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的自由选择,促进自由发展呢?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唤醒人的自由意识。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生命深处唤醒其沉睡的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追求自由和应用自由。教育促进人的一切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都寓于教育过程之中。通过教育,使人走出无知、迷信、愚昧和不自知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的能力和空间。正是通过教育,人们才能意识到自身本已存在的自由本性,引导人们去发现自由,追求自由、实现自由。其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自由就是一种主动发展而不受强制和压迫的状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言、自由交流,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创造自由学习的情境。最后,赋予教育主体充分的自主权。具体而言即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这对于改变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具有重要意义。自由首先是需要人能够自由的思想和行动。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具有了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才能将其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学习自由,则只能按照学校的外部规定被动地适应与选择,必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当前学校对于教师与学生限定过多、管理过死的现状,才能给予教育主体更多的自由,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作者:张晓刚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