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马克思主义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特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起始阶段上具有文化启蒙的特质
中国近现代历史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性文化接触、冲突以及融合。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封建时期都具有封闭的特征,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具有稳固性,外来文化往往无法动摇其根基反而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收和改造。近代历史开始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支配性和稳固性地位,当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社会时,西方强势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开始凸显出来。但是,初期人们并没有深层地把握到这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对立,往往寄希望于在传统社会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明的器物因素。这一时期,“知识界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观点和思路”。人们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地位,把西学仅仅看作应用层面的问题,没有透视到中西文化对立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对立。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仅仅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的器物层面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是行不通的。接下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制度层面,希望通过制度改革来改变文化的弱势地位。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则进一步通过暴力的方式来改变政治制度。但是,它们都缺乏社会文化的基础,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随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从根本上改造落后的国民性,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民众进行现代思想启蒙,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和梦想才能变为现实。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作了总体否定性的审视和批判,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来。”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上,新文化运动已经触及到文化转型的问题,但是当时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及军阀统治在根本上是阻碍文化转型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一是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西化派;二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三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初传播就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创立刊物、宣传等为传播途径,是新文化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指导党的革命实践,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历史的先进性和彻底的批判性,是真正致力于探索人的彻底解放的理论。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启蒙不会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以及坚定地参加中国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深入到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实际层面。无可置疑,观念层面的文化启蒙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不能越过社会的物质和制度基础。如果把一个社会的文化比喻成金字塔,那观念形态的文化就是文化金字塔的塔尖。这就决定了通过西方先进文化在观念层面来进行传统文化改造不能触动文化金字塔的庞大基础,因为这种启蒙和改造具有外在性。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改造就必须深入到文化的基础层面,通过彻底改造社会的物质和制度基础来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真正做到了在基础层面上改造社会文化。这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实践的诉求,以改变现实世界为根本目的。在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造时期,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生成为中国独特的革命文化传统。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重视推动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时期,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的认识曾出现偏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应该转向改造落后的物质世界,为提高人们的自由和解放奠定现实的基础。但是,错误的认识导致人们只看到革命的阶级性也即政治性,遮蔽了革命的社会性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邓小平理论扩展和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内涵的理解,充分显明了革命所具有的社会内涵: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推进体制改革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和历史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集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的历史本质。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全面现代化的阶段,这必然会推进城镇化建设,从而深层地改变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乡村社会具有大量的人口和地域比例,在文化上则构成一个庞大日常生活世界。传统文化主要栖身在乡村社会的庞大生活世界之中,它具有自在性、习惯性和稳固性,对现代性文明具有排斥特征。要推进我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一个核心的步骤就是进行文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先进性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发挥它的引领作用。从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的三个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并不在观念上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基础上发展自身并参与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发展。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虽然我们是在历史的纵向过程中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启蒙和革命品质并没有成为过去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以自身继承为前提的。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启蒙作用得到了迅速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革命品质,能够坚定人们的信仰,能够把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批判始终保持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讲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背景下,人的解放则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形态又必然成为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因为只有现代大学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大学培养人才必然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培养的问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通过它可以很好地透视这两个问题。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
从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因此它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这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使它和知识教育区别开来。科学知识教育具有客观性,在本质上与意识形态的因素并无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主观意识直接相关,涉及到人们对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不仅与人们的认识相关而且和人们的政治立场相关。知识教育很少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则思考人的本质和文化属性,思考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因此内在地包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
1.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重性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人在本性上偏好权力,他强调的是人具有追求善和幸福的本性。政治概念的这种古典内涵是排斥阶级压迫和统治的,它强调美好的共同体生活对人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层面上从奴隶社会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一直是制度变迁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制度总以各自形态的阶级压迫和统治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是无产阶级对抗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意识。一方面,它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意识形态总是以人的阶级对立为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无产阶级通过统治来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而是强调人类解放,最终消灭国家机器和阶级本身。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两重性。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重性体现为狭义层面的政治性和广义层面的人类性。从狭义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有着必然的关联。“任何统治阶级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民群众灌输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思想,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通向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基础的必然选择。”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根据,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取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里信息流通的障碍大大减小,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不断加剧,人们倾向于追求多元化的价值,但又容易陷入价值平面化的空虚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极容易形成政治冷淡的心理。现代年轻人容易受自由主义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反传统、反政治意识形态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文化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尤为紧迫。这也是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容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误读,尤其在时期,人们往往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会压抑人们的自由意识和主体性。在理论层面上,大学思想政治课过去受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僵化,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误读。现在还有很多学生依然在传统教科书的层面上理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在上课过程中存在着抵制心理。因此,要有效地实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消除人们现有的误解,一个主要的途径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狭义解释过渡到广义层面的解释。在狭义层面上,可以强调马克思主义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性和批判性,科学地解释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进步意义,防止机械地把它解释成统治意识。在广义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它阐释的是人类最终的解放,政治解放是未完成的解放。在人类解放和文明的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既弘扬人类的总体性解放又弘扬个体的解放。人在本性上具有追求解放的诉求,这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人性的认识、对普世价值的分析、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关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广义解释,能够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2.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启蒙功能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狭义上是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在广义上则是文化素质教育也即人文主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的文化属性,它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自觉意识的生成,强调教育的立人功能,批判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容易造成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误区,使教育发生异化。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防止教育的自身误区,提升文化的启蒙功能。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师生之间单纯的“讲———听”关系为主。这不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启蒙功能的实现。前文我们已经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它所具有的文化启蒙功能并不停留在纯粹观念的领域。我们也指出在理解文化时不能停留在文化金字塔的顶端,文化是社会生活的血脉,是内在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文化现代化的内涵是“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启蒙必须落实到“人自身的现代化”层面上,这要求它不能仅仅以课堂教学为主,应该把它内化到大学生活之中,延伸到社会实践之中。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实际地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自愿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作用
文化启蒙重在塑造人的内在超越性,强调人的理性意识的觉醒,这是启蒙的本意。如果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设定启蒙的标准,那么启蒙就不在是启蒙,它就会变成神话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批判那些外在于人而压迫人和使人异化的东西。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们献给上帝的越多则留给自己的就越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理论,它否定救世主的存在,强调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涵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启蒙中必然以塑造人的内在超越性为目标。这在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就在于落实到中国社会现实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当然继承者和捍卫者,是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力量。”通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超越性意识,使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先进文化因素内化到他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这样他们便成为推动马克思中国化的现实力量。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与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理论只有联系群众的实践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大众化,而不是局限于学术精英的圈子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受体面,真正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作者:刘雪峰 罗佳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