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瓶颈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理论的灌输为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通过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等各项教育来进行思想方面的教化和灌输,以此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工作,使其更加顺利地进行。总之,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育手段是阶级教育,教育模式是通过政治理想的灌输和学习运动为核心,与此同时,在当时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意识、弘扬无产阶级的阶级精神和阶级意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肃清思想领域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观念。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瓶颈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不足
以“政治”二字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其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单一的行政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往仅仅靠政治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则需要充分发挥社会、道德、法制、经济等方面的管理和调节职能。仅仅以“政治”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今已经很难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其理论涵容量的不足,以及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也明显被减弱。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片面
在过去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人们能够接受宣讲和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我国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结构、利益主体、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人们在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活动方面呈现出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选择性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人们在选择和观念上的愿望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中国人形成矛盾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上潜在的逆反心理,不断被削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说明着更新其传统模式迫在眉睫。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现代化缺失
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教育者的知识和观念和现实中人们的需求相脱节。大多数教育者以往在政治层面上的价值观念往往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不管是知识还是观念都缺少现代化的理念。由于受到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特色的影响,教育者早已习惯用具有强制性的说教方式,达到让受教育者仅仅是简单接受的状况。也正是这种具有强制性的说教方式一直压制着受教育者的个人主体性,并且在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上形成了某种“权威人格”倾向。教育者也正是依赖于这种外在权威的威慑来维持行动的合理性。教育者总是习惯于单向的关注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关注对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受教育者之外是在所难免的。教育者身上的某些缺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被大大削弱,甚至出现了公共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的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发展的对策
(一)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吸收和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现应该继承和借鉴国内外道德教育的方法。一方面,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说明它是科学的,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吸收和深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西方国家道德建设的精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该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参照,在观念、机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坚持思想教育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的重要原因。没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战斗力,没有了生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显然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进行创新。在价值观的创新上,我们要坚决杜绝那种犯唯社会价值观和唯个人价值观的片面错误,确立一种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辩证统一的新价值观;在主体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教育者主体观和唯受教育者主体观的片面性错误,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方法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教育者活动方式的方法观和唯受教育者活动方式的方法观的片面错误,确立教育者活动方式和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在任务观的创新上,我们要杜绝犯唯社会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和忽视甚至否定灌输社会规范的倾向的错误,以确立灌输社会规范的与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为目标。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在稳定中求发展的体系。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问题。在坚持政治性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规定的基础上,拓宽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在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进行。坚持以思想信念为核心,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紧紧围绕工作中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它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群众,服务基层,密切关注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过程。面对全球化这样的新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只有摈弃不切实际、不合时宜,借鉴和吸收当前行之有效地方法并加以创新,使其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灌输与双向交流要结合。要科学有效的实施灌输,就必须把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在发挥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观念、新方法,达到相互激励和教育的目的。二是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三是要区分层次,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方法是讲究层次性。在当代,人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同,文化水平和职业特点的差异,特别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诸多元素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要采取区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像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系统,要想使其获得系统效益以及成果最大化,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机制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和教育者的通力合作,而合作的基本前提是必须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决策部门通过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从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整个创新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人负责、可有可无的疲软状况。各个职能部门和教育者只有按照统一的目标,相互协调,共同配合,才能产生同方向、强力度的最大合力。否则各部门之间就会互相扯皮,形成内耗。二是协调配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全党的大事,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有必要的专门工作部门与机构,又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工作责任。要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作者:闫玉俊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