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大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约束、教育、导向和促进作用。教育工作者需把握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园文化内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一,学校需加强高校内基础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高雅、便捷的物质文化环境。通过轻松、愉快、便捷的校园生活影响学生的自我形象和精神面貌。第二,加快校园内文化建设,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学风、校风和校训是体现校园文化的显性因素,是高校群体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师生耳渲目染的一种文化内涵,可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思想,同时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高校需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挖掘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隐性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和发掘符合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形式,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氛围,使学生在融入校园活动后可感知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因此,高校需最大化的提高校园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在大学生思想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高效、完善、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教育基本理论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制约和影响,外界环境和自身思想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事实上,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并不完全等同,客观条件作为外因不可直接作用于学生,而需要通过主观因素进行相互作用。因此,高校需重视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和运动,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品质,使得知、情、意、行这四个道德要素深入内心,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精神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

教育目标是指导教育模式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教学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性功能,其他任何教学功能都不能取代它的位置。例如,校园文化是各种日常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共同作用的制度性文化,其虽具有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包含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例如,建筑设施是校园文化中的“凝固表现”,高校内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品德,学生身处校园也潜移默化的受到激励、启发和教育。激励是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高校内,校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丰富的文化活动更是激发出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和思考能力。

三、结语

从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施与发展历程也较为困难。正因为如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提供源源动力。

作者:孙永林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