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同样的环境会影响不同的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人也会相应的改变。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看到环境带给个体的影响,需要关注到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价值观念的不断碰撞,人类实践活动日趋丰富,决定了人的思想产生和发展原因的多样性,从而让个体的差异性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的人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群体,在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需要以及差异性基础上,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和引导大学生的利益追求、关心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自觉将教育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疏漏状况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许多环节不断改进和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促进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造就了大批有用人才。尽管如此,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于以人为本的疏漏。
1、教育方法不切合学生实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获取知识的途径从原来单一的课堂传授逐步向网络等新媒体扩展,90后、00后的一代可以说是衔着鼠标长大的一代,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位置,可以从明星的微博粉丝数、热点新闻的点击量等数据里可见一斑。随着智能手机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社交平台和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微信、飞信、MSN、陌陌等,交流不受地点、时间限制。而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灌输和提要求,忽略了学生接受方式的差异性。过分要求学生“言听计从”、“程式化教育”的传统方式,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能无条件的接受和“不折不扣”的执行,而这最终可能会导致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背离,也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以人为本”作用的发挥。”总而言之,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的传统教育方式必须改革,以此来保障受教育者的个性与创造性不被扼杀,使其正确的、健康的成长目标得以实现。
2、教育内容提不起学生兴趣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开展的重要目标。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和大学生思想的现实状况和具体需求相脱节,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而言政治教育色彩浓郁、教育活动不能立足于实际等问题普遍存在,忽视或不重视大学生对于权利履行、利益维护等方面的正常需要。同时,大学生青年由于缺乏正确的、切实的思想在教育引导,所以诚信缺失、个人主义等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在大学生中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喜欢,甚至排斥的消极情绪。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方面,由于教育的出发点立足于社会需要的角度,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集中于迎合社会的需求和塑造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身的兴趣关注较少。总而言之教学内容的编排应满足大学生青年的内在需要,在科学性、合理性和政治性相互协调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排布,以此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而在实践的意义层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思考,不断探索,充分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内涵,探寻大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1、“灌输”与“对话”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理念并没有过时,只是时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曾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也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贯重视思想灌输理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灌输”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当然,在实施“灌输”过程中需要根据对象、内容、任务等客观实际,根据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将“灌输”与“对话”并用,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灌输并不是外界的“硬灌”,而是外在灌输与内在自觉接受的统一,如此,“不但没有强迫人们接受某种思想的意思,反而是强调和重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帮助他们自觉的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使之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实践中来。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大学生是实实在在、现实的个体,只有学习的理论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会最大限度的引起他们的关注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理论的讲授只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保证理论教育的效果。邓小平说过,学马列“要管用”是要结合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向学生传授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只有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纯粹抽象的理论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愿望或需求,真正将讲授的内容消化。
3、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在实施学校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如开展自主学习理论知识活动、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辩论赛等方法。通过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强化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当然,自我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孤独的个体学习行为,它无时无刻不受着教育者的引导影响。一方面,人的主体性从自在、自然到自觉、自为,不是自己自然产生的,而是在学校教育的启发下完成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完成个人思想意识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意识之间的不适应向相适应的转变过程,自我教育的成果也必然需要社会的检验,通过社会教育来进行修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将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作者:王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