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社交网络的兴起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自2006年以来,以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服务”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兴词语之一,它将以前所有Web2.0的功能整合在一起,使个人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社交圈子移植到网络环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虚拟的社交圈子。人人网是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交网站,它立足于大学校园,集门户网站、QQ空间、博客群落等多种网络社区特征于一身,鼓励实名制,模拟现实人际交往,影响已超过以web1.0为主干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红色网站、主题教育网站,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网络集散地。而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平台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移动传媒的快速发展,又给大学生的网络生存增添了新的特征。根据北京科技大学的调查,学生每天的网络(含移动网络)使用时间平均在3小时以上,其中69%的学生将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媒体阅读作为使用网络的最主要活动。[1]今天的很多大学生,无论上课走神、等人无聊、休息闲暇时,还是食堂吃饭、教室自习、图书馆看书时,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连上wifi随时进行媒体阅读。

(一)积极影响

第一,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借助于社交网络这一平台,实名注册的大学生可以同自己熟识的同学、朋友,乃至关注、崇拜的社会名人建立“好友”关系,面向他们自己的状态和日志,同时浏览他们的状态和日志,由此在虚拟空间编织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交圈子。而进入圈子的每一个人又都可以编织以自己为中心的另外的圈子,一个圈子中的一个人或浏览过的信息,能够迅速为圈子中的其他人浏览,进而跨越本圈子,在“好友”的圈子中以及“好友”的“好友”的圈子中快速地传播开来。这样,社交网络不仅呈现了人们在现实世界的交往,而且把这种交往进一步延伸至虚拟空间,在满足当下交往需求的同时,又刺激产生新的交往需求并予以满足。第二,满足了大学生心理体验的需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不仅内容新颖、覆盖面广,而且相对于主流媒体更具多元化色彩,在上面,大学生更容易看到一些非主流观点,这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愿望,乐于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观点,社交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他们可以在上面就自己关心的任何人、任何事发表意见并分享、讨论。另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社交网络实际上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通道,使他们即时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同时在“好友”的回复中得到抚慰和支持。第三,满足了自我教育的需求。在社交网络上,海量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信息内容,甚至订阅自己喜欢的公共主页,随时随地浏览、评论和分享,这其实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名人也都在社交网络实名注册,并经常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力图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意见领袖。通过与他们建立“好友”关系,大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这些通常只是站在讲台上或停留在书刊中的学者、名人,并同他们双向互动,在不自觉中完成自我教育。

(二)负面影响

当然,社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来说,如果过度沉溺于其中,无暇顾及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就等于把自己封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长此以往,必将降低现实交往的能力,造成各种人际障碍。而频繁使用社交网络以至形成心理依赖,更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调查显示,77%的大学生表示上课时间利用手机访问过社交网站,其中,22%的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间利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48%的大学生认为社交网络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8%的大学生表示总想访问社交网络看看好友的新鲜事,控制不住自己。[2]此外,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不仅海量而且多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正面的和反面的、高雅的和低俗的、红色的和黄色的共聚于一个平台,竞相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大学生因其特殊年龄阶段的好奇、逆反心理,很容易被一些非主流信息吸引,而对主流信息熟视无睹、淡漠反感。这可能极大地扰乱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在海量、多元的信息中真伪难辨、方向迷失。

二、社交网络对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冲击

(一)教育主体:由网站管理者到主流意见领袖

网络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也改变了其主客体关系。在web1.0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网站管理者和与之相关的网站编辑、网络评论员等。相对于受教育者,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和地位,兼具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扮演着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决定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这样虽然可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但对其实际效果,即受教育者最终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教育内容的影响、排除了负面信息的干扰,就很难把握了。社交网络的兴起,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创制者、者,而其创制、的信息又可以很快地在自己的“好友”中传播开来。每一个“好友”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就已经成为了信息进一步传播的节点。一个节点紧连着另一个节点,信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在熟人之间、熟人的熟人之间迅速传播开来。如此放大效应,使得某些在网上热传的信息很难确定哪儿才是真正的源头和中心点,信息的创制和已不再是某些权威组织、权威人物的专属了。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和中心点,都可以有意无意地对他人施加影响,实际上扮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在社交网络上,最能成功扮演这一角色的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武装、极具个人魅力、深受网民爱戴并被追随的人,他们一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理论指导、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既能以大众化的语言从正面阐发观点、引领舆论,又能以犀利的文笔从反面澄清迷雾、批判错误。事实上,今天的社交网络上已经出现了这样一批主流意见领袖,其平民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已经对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带来了挑战。

(二)教育客体: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主体作用于客体、主体对客体施加思想政治影响的过程。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客体接受的信息日益多元多样,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绝对优势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既适应了大学生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效果。但进入web2.0时代后,其单向灌输、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很难引起长时间浸泡于网络,习惯于简单撷取多元化、碎片化信息的大学生的特别关注,更不用说达到预期效果了。根据史铁杰对安徽4所高校的调查,在548名学生中,曾经上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116人,占调查总体的21.2%;没有上过的432人,占调查总体的78.8%。在曾经上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学生中,只有3人经常性浏览,另外34%的学生不定期浏览,56%的学生很少或偶尔浏览。[3]胡虹霞对北京高校的调查也同样发现,绝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并不理想。在1,487份有效问卷中,对“你是否经常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问题,回答“经常”的占27%,“不了解”的占43%,“知道但从来不上”的占6%,“很少上”的占24%。[4]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网络文化重塑了他们的特质:思维活跃,充满猎奇和好强心理,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强。可是,以他们为基本对象的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固守于正面信息的单向灌输,这固然突出了教育主体的主导倾向,但也忽视了教育客体的新变化,没有给他们提供同教育主体和其他教育客体沟通交流的机会,结果使教育客体在面对“高大”的教育主体和“正确”的教育内容时,要么冷面漠视,要么消极抵制。事实上,在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在Web2.0时代已经整体上转移到了社交网络,他们不再是纯粹的教育客体了,而是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性。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关注还是不关注,接受还是不接受,是按照教育主体的意图接受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是完全止步于个人接受还是传递给更多的人接受,都由教育客体自己决定。此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还是偏重于教育内容的单方面演示,而不因势利导地吸引已经具备一定主体性的教育客体积极参与,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三)教育内容:由主流、正面到多元、多面

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网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新闻时事、校园文化和资讯等“搬家”上网。好像网站建成了、栏目开辟了、内容上传了,也就万事大吉了。长时间不对网站内容作更新,即使作了更新,也是将更多更新的文字资料“搬家”上网。整个网站孤零零地摆在那儿,长期维持着极低的访问量。有的网站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渲染气氛、追求效果,大量堆积图片、链接视频,甚至增设专门的娱乐板块,结果访问量上来了,但本质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却被排挤了、冷落了。尤其是进入Web2.0时代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浸泡于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网上的舆论热点吸引着他们的眼球,网上的舆论方向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网络俨然已成为继课内第一课堂和课外第二课堂之后的“第三课堂”。在这个课堂上,海量信息搭载上手机终端,既为大学生创造了便捷的媒体阅读,也使大学生拥有了充足的“课堂时间”。全天候地上网就是全天候地接受信息,也就是全天候地接受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影响,接受信息者、传播者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简单取舍和个性化解读。在此过程中,社会上的网络大V和校园中的网络明星实际上发挥着“指导教师”的作用,他们响亮的名声、犀利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此时,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囿于严谨宏大的官方叙事系统,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高地,尽管其立场很鲜明、观点很正确、逻辑很严谨、语言很精准,但也难以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在社交网络上不但不能“火”起来,相反会被讥讽为“CCTV体”、“人民日报体”,遭到无厘头的嘲弄或谩骂。而能够在社交网络上“火”起来的文章,要么是观点另类,区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甚至与其相对抗,要么是风格迥异,使用网上流行的语言、文体和表现形式。这样的观点外裹这样的风格,正好迎合大学生的猎奇、叛逆心理,当他们觉着“好玩”“、有意思”而去关注、分享时,长期受教育中形成的政治认同也就逐渐被消解了。

(四)教育形式:由平面展示到立体互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主体可以把批量的教育内容上传到网上,教育客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接受教育。这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场域,也尊重并体现了教育客体的主动性,但这并没有改变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方式,同样的内容不会因为“搬家”上网就赢得教育客体的特别青睐。也有网站试图改变这种状态,通过设立留言板和BBS讨论区等,吸引大学生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但什么样的话题可以讨论,什么样的话题必须回避,什么样的跟帖可以放行,什么样的跟帖必须删除,还是由作为教育主体的网站管理者决定。所以,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教育内容的平面展示,本就不多的线上互动也被限定在教育主体铺设的轨道上。进入Web2.0时代后,这种平面展示的教育形式遭到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大学生的媒体聚集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北京科技大学的调查,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中,87.6%的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其中76.5%的学生采用手机或ipad阅读;在学生每天从网络获取的有效信息中,43%来源于社交网络分享,32%来源于新闻客户端,15%来源于门户网站。[5]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中的话语权已经下降并分散至每个普通网民,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能够在网民中传播开来甚至主导网络舆论,往往不是因为它出自于某个权威人物、权威机构之手,而是因为它的内容、观点、语言风格符合广大网民的口味。所以,随着Web2.0时代的“权威”从草根中间产生,而Web1.0时代的“权威”则被高高置顶。与此同时,由于社交网络的所有用户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任何用户发表的观点都可能引来持不同观点的其他用户的反击,而且这种反击是海量的、实时的,其中还不乏一些过激情绪、负面观点。对此,如果还是采用过滤、删除等手段简单处理,除了表现出教育者的不自信外,也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更谈不上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了。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调整其方式,不能再单纯依靠简单管理来确保正确思想的主导地位,而是要大力培植体制内的主流意见领袖,学会劝服,敢于同异见人士正面交锋,只有在交锋中取得胜利,才能从根本上引导“沉默的大多数”。

三、社交网络上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面对社交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曲高和寡、生硬说教的话语中高位徘徊,也不能在四平八稳、逃避争论的策略下畏缩不前,它必须大胆地走出来,努力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新平台上开辟新阵地,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抢滩网络舆论和大学生思想的制高点,在Web2.0时代闯出一条新生路,成就一番新业绩。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一)广布渠道,搭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媒体神经网络

针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碎片化思考的特点,搭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必须广泛开拓媒体渠道,在继续用好线下教育载体的基础上,全面建成涵盖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校园网络服务体系。第一,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导向,建设全方位的校园网络。目前,我校已建成“迎新网”、“5470”(我是青年)、“就业指导”等多个学生工作网站,使新生入学教育、主题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课程管理、学术科技竞赛申报与分享、创业模拟与交流、素质拓展学分认证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网络的触角已经深深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第二,以引领学生思想为目标,抢占多样化的新媒体阵地。针对当代大学生几乎100%使用新媒体的情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生机、取得实效,就必须在新媒体中布局发声。近年来,我校认真研究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格局,按照“学生在哪里媒体就在哪里”的原则,建立起了集“Z-北科大青年”网络报纸、“e-北科大青年”微博和人人网主页、“W-北科大青年”微信平台、“M-北科大青年”手机报、“V-北科大青年”读书会、“Q-北科青梅”手机客户端等为一体的新媒体神经网络,有效覆盖全体学生。

(二)深挖内容,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舆论场

第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引导社会热点话题。要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动向的实时观测,准确把握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设置议程,策划讨论,先入为主地占据思想制高点,后发制人地同错误观点正面交锋,达到弘扬主流、澄清模糊、戳穿谣言、引领大众的教育效果。比如,2012年9月18日前夕,“M-北科大青年”手机报以“九一八:保钓还是被钓?”为头版头条,按照中央统一宣传口径,说明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引导学生认清大局、保持理性、理解和支持中央的决策部署,有效确保了重大敏感时期校园舆情的稳定可控。第二,大胆借鉴网络流行语言,精心开发青年时尚文体。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出他们肯于浏览、勤于分享、乐于讨论的好文章、好段子,既传达正确思想观点,又产生良好传播效应。可以摆脱传统语法语义的约束而采用独创的词汇,可以对约定俗成的说法改头换面而形成活脱诙谐的风格,可以在不断追求个性创新的同时混杂一些粗疏轻佻的成分。比如,在学雷锋纪念日,专门创作“雷锋体”人人、微博状态,引起校园内击鼓传花般的互联互动;在诞辰纪念日,专门策划“写给三行情诗”微行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发出卡通形象“实践小博士”作为新闻发言人,在人人网、微博、微信上对学生实践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第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全力打造媒体传播精品。在“读图时代”、“视频时代”的今天,动漫、微电影、手绘画等都可以成为富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教育载体。在我校,与学生相关的各项活动都要制作微电影宣传片,学校也鼓励学生用摄像机记录自己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为此还专门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中加入“青春微记录”必修环节,聘请专业教师讲授如何制作微电影。在学校举办的多次微电影节中,涌现出了多部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微电影,其健康的内容、清新的格调既博得了学生的喜爱,也产生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配齐队伍,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引导优势,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根正苗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愿意而且能够在社交网络上与学生积极互动,成长为主流意见领袖,在学生中间培养粉丝、制造影响。我校的P教授便是这样的典型。他几乎对每桩社会热点事件,都能在自己的人人网上积极发声,或转发或原创,或发表评论或回答问题。比如,2010年10月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针对有学生提出“liu的目标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呀”,他果断应答:“都说政治体制改革,关键是朝着哪个方向改!”2013年5月有学生给他留言“:老师怎么看最近的四论(国父论、宪政属资论、党性基督论、真理宇宙论)”,他随即撰写并发表日志《国父·宪政·基督·宇宙》,以鲜明的观点、戏谑的语言公开回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发挥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优势,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高效畅通。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借助社交网络平台,辅导员除了可以实现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最能吸引学生的议题,使用最能贴近学生的语言,传达最应为学生接受的观点,由此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专业化。以我校的“大冰辅导员”为例,透过2014年7月上旬其人人网上的几条“大冰微言”可以窥见一斑。在引述出访韩国时的说法———“我和女儿一起看年轻时的照片,觉得很像《来自星星的你》的主人公都敏俊”后说:“人生当自强,昂扬不张扬,的气质与品格,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的勃勃生机。请珍惜时代,满怀信心。”在引述奥巴马在美国独立日的演讲“要让全世界知道我们是最好的国家”后说“:你用枪炮破坏别人的国家,再用霸权要求他们膜拜向往你这个最好的国家,天底下哪有这般道理?”在引述汪国真的诗“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后说“:大学时期本就是个心晴心雨的年纪,开心了,忧伤了,满满的都是回忆。”

第三,发挥学生思想骨干的同辈示范作用,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流”奔腾不息。学生思想骨干是学生思想流向的领跑者,他们比一般学生具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更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定拥趸者,但他们又分布于一般学生之中。如果能够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作用,甚至成为主流意见领袖,必然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所能发挥的作用更直接、更强大。我校通过支持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已经培养了这样一批学生思想骨干。比如,材料学院学生D从小就对政治特别感兴趣,加入学生理论社团后,思想进一步成长成熟。他常年活跃在人人网上,除了大量转发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富含正能量的网络言论外,对于一些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含有负能量的网络言论也从不回避,而是要作出评述,有时还同这种言论的支持者展开论战,既是在批驳错误观点,也是在教育观点不明的围观者。本文系2011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基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最终成果。

作者:左鹏 徐洪业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