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前提下,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提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的思路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目标一致是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是助力;让学术转变为生产力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的契机;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三自教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是关键。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 对策
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与培养方式脱节、载体互相脱节、载体与研究生特点不匹配等导致载体效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来说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本科生更加困难,从培养方式的角度来说研究生培养方式相对本科生更加多样,且研究生的教育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共同存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同时载体之间、载体与培养环境之间等都存在交互作用,如果能将这些资源、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列组合,构建出符合研究生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让载体之间、载体与培养环境之间都能协调一致、有机配合,将实现协同机制科学运行基础上的载体效用最大化,最终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真正达到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塑造,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栋梁和民族希望。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协同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及协同机制的整体构建方面,他们认为应该构建机构、制度、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全程循环等协同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系统之间产生关联运动,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效果最大化[2,3,10]。陈英[4]等,对协同理论应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对教育目标、系统设置、制度安排、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优化。李成龙[10]认为应该构建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模式的协同机制和协同的保障机制,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白雪飞[9]等人特别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协同式创新中的主导作用。而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载体本身的研究上,如课程教育、学生组织、网络媒体等。张静、赵永新[2,6]等都提出着眼党建,以班级、研究生会和社团为载体,为研究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提法是“道德教育”,如美国的“品质能力教育”,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日本的“日常生活教育”,而他们的教育载体也具有相应的特征,例如黄虹[3]总结了美国教育载体的四个特征:①载体的多样性;②载体的学科化背景强;③载体的社会协同化高;④载体的隐形教育能力强。
2研究生行为特征分析
2.1研究生的总体特点
从生源结构看,研究生来源分布广泛,有全脱产的、在职的,有一般计划的考生,也有国防生、少数民族骨干、支教推免、援藏计划、单考生等专项计划的考生,从年龄来看,年龄跨度较大,从20多岁到30多岁的都有;从生活经历看,差距也大,有从校园直接到校园的应届学生,也有具备多年社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虽然多数是未婚,但也有少部分已婚,甚至有的已经为人父母;从发展规律来说,研究生年龄较长,身心发展较成熟、独立性较强、社会经历比较丰富,一方面他们具有较高文化和自尊心,有着更高的抱负和追求,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学业、经济、就业、婚恋、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从受教育者主体来说,在攻读学位期间,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者,同时也可能成为教育的参与者,更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
2.2政治认同度高,日趋理性
他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有很大的认同感,渴望走在时代前列并对社会有一定的贡献。政治思想也逐渐成熟,对政治问题的分析也日趋理性化,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政治观念较淡漠,只关心专业学习,不太关心国家大事。
2.3价值主体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的完善
在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当代研究生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同时在研究生阶段,他们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涉足具有比较明确研究方向的学术研究,同时对专业情况和自身情况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个人的发展。
3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的思路与对策
3.1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目标一致是前提
个体载体存在于载体群体中,只有个体载体与载体群体目标一致的情况下,载体群体的功能和水平才能实现最大化,因此确认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目标统一是载体协同的前提。而研究生教育是要让学生进行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在某一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的能力,以及从事某一专门技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学习更高层次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参加实践培养独创能力,所以研究生群体在高等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很有影响,因此研究生群体的培养目标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在继承老一辈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应以加强对研究生传统道德与美德教育为基础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对研究生人格的培养为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告诉研究生,他们就是应该具备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是搞什么研究,都得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
3.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是助力
在遵循研究生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方向不同,可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三大”分类。可分为:①思想政治标准化教育载体;该类载体主要由“线上教育”+“线下教育”构成,“线上教育”主要是“两课”等课堂教学过程,“线下教育”主要是官方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内容的推送、互动,两者在时间与内容上有效充分协同,将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的有效性。②研究生个性化教育载体;该类载体主要涵盖学校、导师、辅导员,针对研究生特点、不同研究生群体、个体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③研究生“三自能力”提升教育载体。该类载体主要涵盖在法律法规下,由学校成立、学生自行设立的以提升研究生“三自教育”能力为主导的组织和平台。
3.3让学术转变为生产力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的契机
社会实践载体是锻炼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用来检验理论的重要标准和评价标准,结合研究生学术特点,以社会实践载体引领,以学术力量转变成生产力为契机,构建社区学校班级一体化生态区,促使研究生深入社会、丰富实践体验,一方面不仅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外延,让研究生在体验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体现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让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特点与实践载体充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术能力转变为学术力量乃至为生产力,从而实现载体的有效协同。
3.4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三自教育”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是关键
首先,导师、辅导员必须充分有效沟通。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三自教育”都是重要的育人力量,一方面导师、辅导员可定期、不定期通过qq群、微信平台、工作会议等制度互相加强沟通,及时传达和分享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避免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力量分散,努力形成“共同培养”的局面,另一方面,导师、辅导员也可通过各种途径、机会、平台与研究生充分交流,互通有无,聆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传播影响力,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培养合力机制,力争实现育人载体力量的最大化,避免“空白地带”。确立共同育人目标,根据育人手段的差异性发挥各自特色,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研究生学生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涵盖的范围是研究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科研能力、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此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导师的关心和教导,离不开辅导员的关怀和引导,也离不开研究生自我教育力量的发挥。在三个主体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根据育人手段上存在的差异性及特点,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力争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导师在教学和科研培训中渗透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进行教育引导,来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稳定,而研究生通过班团建设、研会平台、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等来达到“三自教育”的目的,且变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参与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手段充分整合了资源,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和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的意见[Z].教党[2013]34号.
[2]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9-41.
[3]黄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83-86.
[4]陈英,杜彬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基于协同理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124-126.
[5]郭静竹,姜保国,曲琳,梁书静.针对研究生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5(5):41-42.
[6]赵永新.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多维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3):79-80.
[7]王丽华,李成龙,朱英.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自组织功能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37):18-20.
[8]李成龙,秦择峰.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协同性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3):85-88.
[9]白雪飞.构建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协同式创新[J].时代教育,2010(3):13-14.
[10]李成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16):13-17.
作者:刘砚琛 曹晓 宋晋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