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现状探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精细化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我国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于变迁,精细化管理这一产生与发展于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逐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笔者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出发,从教育过程、运行机制、运行载体等方面的精细化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希冀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大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为了快速复兴战后经济,提出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工作流程、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同时入手,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迅速得到了推广。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流程中的各环节、成员、工序都进行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其精、准、细、严的理念深受各领域的欢迎。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要求细化到每个教育环节、每一名师生,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准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精细的态度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定位教育对象——大学生、教育内容,以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细化教育管理中涉及的各环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具体来说,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细枝末节。基于精细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对每个细节不仅是明确怎么做,而且要做到怎么做才能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动态地看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每个细节不放过,精细地处理每个细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化。二是,将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在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中科学精髓的同时,也要注重管理的人性化,使管理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三是,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精细化管理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只能通过这种精益求精的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
二、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教育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载体的精细化方面,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精细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在这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以精心的态度开展相关工作,做到精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整个教育过程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得到精致化的呈现。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一是,教育对象做到具体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势必要求做到教育对象的具体化,这样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教育诉求。二是,教育内容做到具体化,这是由教育对象的具体化决定的,要求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三是,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这里的教育方法具有动态性。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方法被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中本身蕴含着众多的科学管理理念,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其与人本管理的结合,丰富与拓展了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一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管理,实现教育的规范化,如相关的会议制度、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分析制度、评估制度等。二是,精准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有责可问。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精细化,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各个环节做到精细化地处理,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载体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贯彻执行离不开信息的上传与下达,想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就应该注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对称性与时效性,以此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这对信息运行载体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考虑:一是,建立专门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交流平台,方便他们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二是,设置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平台,方便学生及时地反馈自身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对于新近发生事件的看法,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解除他们内心的疑惑。三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管理平台,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每一环节的动态监督,以此打造精品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教育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载体入手,力图每一环节都做到精细。这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地实现,保障学生的健康成材。
参考文献:
[1]陈晓晖,胡冉冉.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教育探索,2016
[2]娄刚.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3]郭佳,李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作者:李娜 单位:巢湖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问题
摘要: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的问题和挑战,对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高校一方面必须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应有效地通过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合力;协同创新机制
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多元化的国际形势发展和变化也给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质量的差距,这些严峻的现状都给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现状和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构建和完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怎样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点提出,高等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由此带来在工作中由于不够重视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受重视,各教学部分和行政部门忙于日常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普遍缺乏统一的指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课程设置的数量不足,课程的上课内容与社会时代联系不足、思政教学的方法不够灵活等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行政缺乏相互渗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的专业教学联系不紧密的分离现象,难以形成相互的影响和渗透的教学;在高校的行政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教学和管理各部门分属不同的领导主管,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和沟通的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普遍存在的行政和教学工作相脱节,因此学生思想教育的考核往往只能体现在思政课堂中,形式较为单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投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政治责任大,日常工作较为琐碎,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方面缺乏重视,工作人手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机制的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思政工作者的动力不足;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的投入但往往成果不容易量化,成绩和效果没有显著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投入。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思路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具有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性质,它的效果渗透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领导和专职的政工人员的工作模式,在面对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作为思政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要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机制,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关注,造成这个现状的关键在于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没有理清高校德育和智育之间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应当不单仅仅指向政治教育,更应当包含更加丰富的教育理念和范畴;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智育工作不仅应传授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当成为传授德育的重要途径,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活动中。
(二)改善领导体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格局中的条块分割的现状,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和标准,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在高校的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各行政和教学部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配合、各尽其责,保证学校各项管理和教学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
(三)合力建构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应着力建构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体系,强调整合并有效地运用高校内的各种行政和教学资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首先高校应建立教学和管理资源工作互动及内外有序的协同管理体系,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性的有序开展和分配落实;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内容、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网络远程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完善立体式覆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一)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
1.健全与完善领导体制
高校应构建和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领导制度,按照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及实施规划,监督和考评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高校可以成立两大校级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一是可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教务处、学生处、思政课部主任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担任主任,高校职能部门领导与各院系书记担任委员,从而健全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
2.强化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强和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评价考核标准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长期的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和完善督导体制和评估机制。二是构建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给予思政工作提供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三是完善畅通高校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渠道和协调工作机制,构建整体的育人格局。高校在强化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中,能够进一步落实和明确学校中各级组织、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和分工,在横向上可以取得各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纵向上有利于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高校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完善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和目标。
3.构建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高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科研创新、管理服务、队伍培训和奖励机制等方面确立科目,列入预算。第二,重视提升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在思政专职教师、党政干部和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上配备相应的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其次重视思政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通过引进人才,教学名师、鼓励在职人员的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鼓励教学和科研创新,全面提升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立体网络
高校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在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上,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课程,通过选修课、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与课外相脱节的现象,将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与学生的日常教学、课外主题活动相结合。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的结合渗透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仅应传授专业知识,还应自觉将教书育人的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结合实际渗透专业当中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与他人、专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促进思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优势互补;高校应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创新思政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加强辅导员的岗位的培养,提升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水平,通过相关的制度规范辅导员参与承担部分思政教学工作,促进辅导员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3.构建和完善实践工作机制
构建和完善实践工作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工作的实效性的直接体现。首先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核心,完善实践工作的原则和体系,防止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渗透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其次建议将学校的学生管理、学生活动和思政课堂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实践教学;此外完善行之有效的实践考评机制,学校应根据校情,打造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4.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成绩的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突破思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瓶颈,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的创新模式和方法,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核的考评机制。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仅仅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成绩,探索创新考核方式,将考核体系分为课堂、课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为了提高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严格采取百分制的闭卷形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课外应重点考察学生的“三观”思想认识和是非辨识能力,在实践中应多关注教育的实效,重视考察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坚守校园网络这一德育教育阵地,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建议应结合学生的网络动态与学生开展网络对话,结合国家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等主题内容开展网络教育,鼓励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应完善校内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上资源相对接,整体优化校园网的信息和内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社欣.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2]马博.试论高校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
[3]蒋强军,王华兵.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5).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杨泽宇,李维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及其改革问题解析——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办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作者:邱燕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摘要]本文以Z学院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了解公寓在“生活回归”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透视出成绩与问题并存的实然:公寓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宿舍是大学生的“安乐窝”,但有些学生仍“矛盾重重”;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大学生公德心较强,但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大学生整体理性消费,但攀比心理、品牌意识蔓延。
[关键词]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回归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公寓突破了休息的单一性功能,逐渐走向生活、管理、教育与学习的综合化,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公寓是学生各种习惯、思想、情感淋漓展示的场所,突破了院系的时空局限,具有“经常性、广泛性、持续性、潜隐性和渗透性[1]”等特点。这些特性有助于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对象整体化、内容过度政治化、路径单向化等反“质”性弊端。Z学院高度重视公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进行公寓管理改革,倡导“生活回归”,以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过程的生成性。经过5年探索,成效如何,取得哪些成绩又有哪些不足,有必要选取学生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以为后续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方向。
二、调查过程
Z学院于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12个教学单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000余人,开设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49个。为了解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回归”实施现状,笔者在预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形成了《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最终版。采用随机抽样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率为92.5%。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获得对问题认识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SPSS17.0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一)公寓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平均达10小时/天,75.6%学生体会到公寓工作是“以生为本”的,52.9%的学生认同公寓具有教育性,但公寓的教育、学习价值尚未得到实质意义上的体现,仅有5.4%的同学在宿舍有过学习行为。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源于长期以来对公寓定位存在的偏差。后勤社会化改革前,上至领导下至学生,只是将公寓作为管理和服务机构,对其教育、学习功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没有形成统一认识。Z学院率先在公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队伍建设、制度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对新理念的接受及相伴随的习惯的改变、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的形成等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公寓工作开展不到位。首先,公寓的活动质量有待提升。公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中,但停留在作息制度和卫生管理上,忽视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探索。学生参与度较低,只有2.7%总是参与,45.9%偶尔参与,35.1%从不参与。有的因活动宣传力度小不知参加,有的因“形式单调、不感兴趣”不愿参与,这直接导致学生收获甚微、对活动评价较低。其次,公寓辅导员的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学院自2010年起,实施公寓辅导员制度,每位新入岗的教师需入住公寓一年,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动态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但调查显示,公寓辅导员的工作仍停留在生活服务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全面展开,新型的师生关系尚未形成。60%学生不清楚公寓是否设置了辅导员,56.8%学生仅就“水、电、门窗”等问题与辅导员有过短暂交流,65%学生认为公寓辅导员不是教师。因此,要提升公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首先,丰富公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既注重日常的生活管理,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生活化、实践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最后,完善公寓辅导员的管理制度、考核奖励机制等,创造发挥空间,激发主动性,提升价值感,提高实效。(二)宿舍是大学生的“安乐窝”,但有些学生仍矛盾重重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愉悦心情,高效学习。为增进宿舍凝聚力,Z学院通过完善制度、举办活动、配置人员等途径积极创设“家文化”。对94.5%的学生来说,宿舍是“温馨、轻松和自由”的代名词,如果调整宿舍,82.4%愿意和现在舍友住在一起,说明宿舍仍是学生的“安乐窝”。但40.5%的学生与舍友有过冲突,43%认为矛盾影响彼此间的关系,当心情不佳时,只有32.4%找舍友倾诉,其余则是自己调节或找宿舍外的其他好友,可见,舍友之间的深层次交往相对较少。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逐步解脱对父母的依赖,急于建立新的依存关系,满足自身的归属需要。受时空因素的局限,舍友成为彼此的主要依赖对象,均积极寻求建立亲密关系。但生活习惯、性格脾性的迥异,个人空间的被压缩,导致舍友之间发生冲突是难免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社交工具的普及,使“人的存在逐渐显现为实体性存在和虚拟性存在[2]”,在扩大交际范围的同时,现实人际关系的发展往往被忽视。个人的经历、感受具有独特性,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并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彼此的“亲密接触”。以上种种,造成舍友之间“亲密”与“孤独”并存的矛盾实然。为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学院应在“生活回归”理念的指导下,举办能增加舍友共同经验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信任、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增强彼此间团结力和凝聚力。学生自身要加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诚、友好地与舍友交往,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积极沟通,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三)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存在知行脱节现象“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是大学生素质内涵的基本要求。Z学院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生活的始终,有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如定时熄灯、断网、检查卫生,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规定,但不容忽视,10.8%从不在规定时间出入宿舍,27%不及时补假条等。另外,笔者在担任公寓辅导员期间,感受到的情况与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与践行之间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一定的独立能力,渴望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约束。但自由应以规则为基础,规则是“以人为本”人文价值的回归。学生对规则的不理解、不认同,是其漠视规则,随性而为的首要原因。其次,监管不力,破坏规则的风险与成本较低,无形中弱化了规则的权威。再次,中国文化中“轻规则、重人情”的传统,淡化了学校、家庭对学生的规则教育,仅有的规则教育又存在“重知轻行”的弊端。因此,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加大对规则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规则的作用及与自由的关系,实现理论依托与行为引导的统一。第二,制定与学生相关的规则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增强规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学生的遵守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加强对规则实施的监管,言必行,行必果,使学生对规则怀有敬畏心。(四)大学生公德心较强,但仍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公寓是大家,宿舍是小家,安全、清洁、温馨、自由的家园环境需要每位成员的共同维护。Z学院以“家”为理念,通过创设“家文化”,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公德心。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维护公共的居住环境,看到水龙头没关上时,89.2%会主动关上;发现公寓有异常情况时,89.2%会尽力处理;81.1%学生有过捐款经历等。但也有学生“私德心”有余,“公德心”不足,70.3%在休息时间大喊大叫;37.8%有过随地乱丢垃圾的情况;63%丢失过东西,如暖瓶,衣服等;自己的东西收拾干净、摆放整齐,宿舍卫生则是勤者多劳,垃圾直接仍到楼道里;对公寓中的公共设施,主动保护意识较差等。“差序格局[3]”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随着不同的参照而滑动的‘差序格局’,即以我为基点,随着不同的血缘和地域的远近关系向外推延,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的水波一样的差序[4]”,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学生的“自我中心”。另外,学校、家庭长期忽视对学生的公德心教育,本应进行道德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却过分强调分数、竞争等,大学阶段则加强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这种颠倒性的教育形态,造就了大量高分低德的“失去灵魂的卓越[5]”的一代。要优化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关键是要将“他律”转变为“自律”。首先,营造公寓“家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将宿舍、公寓作为“家”来爱护,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摒弃在楼道大喊大叫、将宿舍垃圾堆到楼道的陋习,同时增进主动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其次,以活动为依托,强化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其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完善人格,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五)大学生整体理性消费,但攀比心理、品牌意识滋生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以父母为主,一些同学辅以奖助学金,一部分同学则通过打工维持日常开销。对于生活费用,98%的同学会做好消费计划,购买商品时,“需要和价格”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但12%的同学不在乎价格,只要喜欢就买,5%考虑品牌和时尚,56.8%为买某品牌而省吃俭用,37.8%出于虚荣心而消费。因经济的不独立或消费的不合理,78.3%的同学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可见,讲求实际仍是大学生的消费主流,但不可否认,攀比心理、品牌意识等不良现象逐渐滋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期的一些问题投射到学生身上,攀比心理严重、品牌意识增强等不良消费观蔓延。而大学生的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矛盾。对于学生的消费观,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欠缺有意识的引导,一些家庭甚至持有错误的爱子观,导致学生消费时出现随心所欲的不理性现象。要使学生理性消费,减少攀比心理,淡化品牌意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社会应减少对品牌的崇拜、对攀比的渲染,引导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方式,使之趋于合理。公寓是学生的生活场所,也是学生消费观念体现最集中的地方,学校应善于疏导,促进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学生自身则应注重精神消费,增强理财意识,合理、适度消费,克服攀比心理,切忌盲目追求品牌。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储著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4(3).
[2]王易.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挑战和回应[J].人民论坛,2015(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4][美]哈瑞•刘易斯著,侯定凯等译.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作者:时艳芳 左建曾 单位:张家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