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务风险管理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财务风险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影响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发展,并且难以符合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质量提升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基于此,需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的重视,这样才可以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发展。
前言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基于此,本文对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关系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分析,最终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相关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并且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提供重要帮助。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现代化背景下,内部控制已经逐渐被风险管理所取代。
(一)控制范围
从控制范围的层面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对较小,风险管理中包含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也会受到风险管理的影响变得更加细致化。
(二)关注点
从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层面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的关注重心主要在于事业单位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会在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进行关注的同时,对非财务报告的内容展开关注。
(三)控制系统
经过不断的发展,财务管理的应用推动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风险评估要素,并且从中构建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及应用管理四个层面的内容。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开发的时间不长,因此我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仍然处在发展的进步时期,在此背景下,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逐步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1]。在对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对这两项内容进行深入的认知,以此推动二者结合。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内部控制的支撑,而内部控制也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现价值。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规避财务风险,保障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逐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可以有效规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构的现代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对财务风险问题可以及时规避,确保不会出现更大的风险问题。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对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及落实,可以保障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2]。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财务风险管理贯彻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之中,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在传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其对财务风险管理认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风险问题加剧,影响事业单位发展。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逐步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事业单位资金运作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基于此,想要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对事业单位资金的运作环节进行科学管控,逐步改善资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难以规避的风险问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内容及预算进行优化。这样可以避免铺张浪费的行为出现,保障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发展迅速,新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贯彻落实,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因此显现[3]。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需求,影响着预算的准确性;再加上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相关材料的收集不够完善,也进一步影响着预算编制的可靠性,这种行为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管理机制的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对风险的准确认识,并且在风险发生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遏制,直到财务风险给事业单位带来冲击之后才能够被有效解决,这对事业单位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冲击[4]。然而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较为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落实得不够充分;再加上部门之间联合程度不够,在发生危险问题时,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财务风险问题愈演愈烈。再加上事业单位各部门的权责问题落实得不够明确,从而致使危险问题影响事业单位发展。
(三)内部监督机制问题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内部监督是其发展的核心。但是深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不难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现阶段,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使用等级较低的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督。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才较少、监督的层次不够丰富,导致监督人员约束能力及意识有所欠缺,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四)财务风险防控问题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发展避免不了国家的支持,而国家财政拨款也是事业单位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从资金的来源看,事业单位获取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不足[5]。另外,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财政拨款的,若这些单位的领导忽视财务风险管理,容易增加财务风险。在这些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正确应对策略无法实现,基于此,需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完善制度建设
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规则及体系,以此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以此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会计法的标准,逐步健全符合单位实际需求的制度,确保能够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意识及工作责任感。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6]。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更加完善并且具有综合性的管理考核制度。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整改办法,重新梳理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及职责约束。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方式,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并且建立更加细致的责任分工,通过制度保障所获得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在监督审核过程中有据可行。
(二)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使用率正在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也需要逐步提升对于高素质工作人才的需求,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素质较强并且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这样才可以不断完善内部建设工作。一般来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技术要求较高,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高素养的专业人才。在对人才进行管理规划的过程之中,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综合能力,为工作人员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这样才能够在事业单位之中更加深入贯彻落实内部控制[7]。此外,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动态化管理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确保内部控制能够被更加科学地落实。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也可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工作人员的知识也能够得到丰富,自身综合素养也会获得相应提升,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处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逐步提升对内部控制系统安全工作的监管。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交易授权控制,实现对信息系统中储存数据的保障,确保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其次,可以使用分割监控及操作工作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内部控制更加有效率,并且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操作进行备份,这样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同步记录,有助于内部控制监督环节的加强。最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系统监督,网络系统监督能够进一步抵挡非法入侵及病毒的侵袭,对数据保障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事业单位信息缺失及泄露。
(四)重视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在审计工作强化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财务技术、审计技术及综合人才的辅助,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定期或者不定期审核,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审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数据泄露情况的监管,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数据保存方式是否满足国家法律规定的需要,以及在事业单位中是否存在历史数据非法篡改行为,书面资料与信息系统是否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会计处理方式是否得体得当的调查。事业单位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这样才有助于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事业单位需要从理念培养、组织架构等方面入手,以此满足内部控制的需要。在内部监督检查过程中,需要加强审计部门功能的发挥,实现对各类活动的科学分类,并且按照财务管理风险的大小、重要程度,对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以此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逐步提升会计凭证资料审查力度,确保不出现监管不力的情况,逐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
(五)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如果存在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的情况,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发展受限,甚至导致事业单位面临无法挽回的损失。基于此,想要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稳定性,就需要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其中包含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财务风险危机应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防控及处理。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为各部门建立监督小组,可以有效保障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并且可以实现对其他部门的监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出现问题[8]。而且,在事业单位工作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工作内容的透明化,这样可以利用群众监督的方式,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出现风险问题,从根本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9]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财务风险筛查工作。事业单位需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进行科学计算,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可行的解决措施。[10]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将事业单位财务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11]伴随着内部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可以更新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中存在的信息,这样在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时,可以利用数据库对信息进行筛选,积极选择科学又可行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将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应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并且促进事业单位平稳发展,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六)提升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为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需要从领导层面入手,加强领导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事业单位要获得长期发展,离不开优秀领导的推动作用,领导在约束自身的同时,也需要着重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保障员工工作质量,定期展开绩效考核,提升员工危机意识,对财务会计中存在问题的员工需要及时进行惩罚,以儆效尤,有效提升内部控制质量。[12]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想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就需要从完善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安全、重视内部审计、加强内部监督等角度出发,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13]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根据其他相关单位的成功经验,选择科学可行的策略,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提升,这样才有助于其财务管理质量发展及内部控制管理质量提升,确保事业单位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东辉 单位:沈阳市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