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际工程项目纳税筹划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际工程项目纳税筹划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际工程项目纳税筹划浅谈

【摘要】近年来,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工程施工项目日趋减少,市场逐渐萎缩。于是,相关企业纷纷调整战略,拓展海外工程业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然而,很多企业国际税务管理意识淡薄,在投资决策之前未能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从而产生了较高的税务成本。对于毛利本身不高的工程行业,税务成本的高低往往关系到项目的盈亏。正因如此,如何规避税务风险,进行合理筹划,已经成为企业在角逐国际工程项目时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纳税筹划;纳税管理

一、背景介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企将国际市场视作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最为活跃的便是工程承包行业,中资企业所承接的项目规模不断加大,工程总承包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各国在争取中国企业投资的同时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监控和检查,税务监管便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部分“走出去”企业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在工程所在国遇到了非常大的税务困境,遭受了严厉的处罚,不仅没有带来利润增长,反而成为了母公司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因此,企业只有在充分认清纳税筹划的意义之后,才能在这方面做出最有效的改变。

二、国际工程业务的特点

首先,国际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其中基础的业务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后又逐渐增加了对外人员的培训和后期的经营管理,不同项目所要求的范围和资质也各有不同,颇为繁杂。我国企业所承接的工程多在第三世界不发达地区,这些国家中的非传统安全事件,如:政治动荡、恐怖袭击、绑架、疾病等发生较为频繁,导致项目工期延长,可变因素增加,经营风险不断增高,这些都更加考验企业的国际综合业务能力。很多企业在项目投标时都结成联合体或与当地企业合作以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竞争力。其次,国际市场环境日趋恶化,国际工程项目的毛利率呈逐年下降之势。由于国际项目毛利较高、市场较广,众多中资企业纷纷涉足,有时同一个项目就有好几个中资企业同时跟踪,一些初涉国际业务的中资企业由于经验不足或出于战略考虑,还会故意压低报价,甚至存在恶意抢占市场的情况。不仅如此,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人工成本升高、国际运输费用增加、出口退税率降低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也被中企间的无序竞争放大了。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下,各国对项目东道国公司的优惠与对外国公司的限制同时增加,许多国家的税务部门还成立了大企业局,专门针对中资公司加强监管。与此同时,国外业主的要求日渐严苛,开出了诸如要求一定规模的第三国EPC业绩、带资投标、延期付款等条件。第三,项目所在国的税务政策和外汇管制等诸多涉外事项使得营商环境较国内更加复杂。很多不发达国家的所得税、关税、流转税高,除了对企业征收所得税之外,还会征收预提税、汇出税等;一些国家的税前抵扣规定严格,很多成本费用不能税前抵扣,而一些境外已经缴纳的所得税在中国不能抵免,企业还需补税以完成缴税义务;一些国家的外汇管制相当严格,对于资本项下的外汇要求强制结汇,对于贸易项下的外汇资金也受到了来自央行的严格监管,同时不允许企业随意借入外币融资。若是在一些货币尚不能自由兑换的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企业还得承担着最终形成的利润无法汇回国内的风险。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国际工程项目难度大、风险高,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中,中国企业唯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而纳税筹划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应该被拿出来进行学习和探讨的。

三、国际工程项目中纳税筹划的特性

国际工程项目的纳税筹划工作十分复杂。国际工程的业务内容由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建安、设备出口与安装、劳务输出等组成,工期长,工程量大,组织实施复杂。国内企业一般承担着勘察设计和设备输出的工作,与之对应的税务工作不仅涵盖了技术与服务的税收,货物贸易的税收,同时还要考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的税务筹划涉及了不同国家的税法,不同种类的税法以及不同业务的税法,其复杂性可想而知。合法性是纳税筹划工作的前提。纳税筹划工作应先于投标开始前进行,详尽细致地了解当地税收政策则是筹划的重中之重。税务筹划不是偷税漏税,很多国内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外税法或是对法律的解读出现偏差,在国际项目中发生偷漏税的行为,遭受处罚的同时也影响了在他国的声誉。因此,承包国际业务的承包商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只有在满足了这一大前提下,才能利用各国税法差异做出纳税方案的选择,从而避免产生法定纳税义务之外的任何纳税成本。纳税筹划要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出发。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税务成本,增加总体收益。但是又不能只单一地追求某一项业务的税负最低,还应看到企业经营是个多方面的经济活动,要综合全面地考虑企业的总体利益,综合决策。纳税筹划需要有前瞻性。相对于经济行为而言,纳税行为具有滞后性。只有发生了某项经济行为,才需要缴纳与之相关的税款。而这种时间差异,就给企业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一般各个国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都会对外国纳税人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从事国际工程的企业必须在纳税义务产生之前,细致解读当地税务政策,根据所在国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税负。

四、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纳税筹划重点

国际工程项目纳税筹划的精髓是在母子机构之间、总分机构之间,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异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对其国际收入和费用进行全面的安排,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从工程立项之初,财务管理部就应会同商务、国际、计划、工程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工程方案,摒弃财务仅仅作为管理部门的旧思维,全过程参与工程的招标、谈判、启动、建设和结算,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失。阶段一:招投标阶段首先,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税收政策,包括对专业术语的解释,对税种的划分,对企业应税行为的认定等。世界各国(地区)对税收管辖权的认定原则主要分为属地主义、属人主义或是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各国(地区)对劳务工程及个人提供劳务服务收入征收的流转税税种主要有增值税、商品或劳务税、营业税和劳务税,不同国家(地区)会征收其中一种或几种。在征收流转税的同时,还会征收企业所得税或公司所得税。各国(地区)情况不同,税率的浮动空间十分巨大。如丹麦、比利时和瑞典,税率一般高达50%以上,税负很重,而如我国香港地区的税率就很低。有的国家(地区)采用累进税率,有的则采用比例税率。各国(地区)有不同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对费用的确认和分配、资产的计价等方面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其次,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各个国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一般都会对外国纳税人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以所得税为例,一般东南亚国家政府援建的项目或是政府贷款项目可能在当地免征所得税;不构成常设机构,可不在当地缴纳所得税。利用好这些优惠条件,对税收筹划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全面细致地了解项目所在国的相关税务政策、法律法规,初涉企业应及时聘请当地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或委托当地合作伙伴进行相关业务咨询,或者将纳税工作分包出去,以降低项目风险。第三,计算税务成本。主要包括对当地的流转税、不能拿回国内抵扣的所得税、境内流转税等税费的估算。在招投标阶段,若能够对纳税成本有一个全面的、合理的估算,在报价时将所有税费计入项目成本,便能对项目的盈利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指导企业的投资决策。这些年来,有的企业急于拿到项目标的,不重视税收筹划,想当然地估计税费,导致在项目履约期间,无法按照当地税法的要求足额缴税。在项目移交审计时被发现有偷税漏税的行为,不仅被追缴应缴税款,还被处以高额的罚款和滞纳金,造成了项目的严重亏损,也损害了中资企业的形象。这些都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第四,确定签约主体。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以选择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是项目部,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签约主体,所产生的纳税义务是不同的。子公司是法人主体,在项目所在国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分公司不是法人主体,因此无须在项目所在国缴纳税款,总公司才是最终承担责任的法律主体。分公司在与总部的资本转移和利润汇回中通常不会被征税。若是在允许境内企业集团内部公司之间盈亏互抵的国家开展业务,最好在当地设立子公司,可以纳入集团的整体纳税范畴。同时,不一样的业务承担主体,所面临的征税方式也不一样的。若企业在项目所在国设立的是项目部,则采用核定法征收所得税;若设立的是项目公司,则会采用实际利润法征收所得税。可以看出,签约主体的确定对税收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企业要在投标伊始就做好取舍。阶段二:商业谈判阶段在商业谈判阶段,要确定合同主体,确认免税条款,同时要统一对相关税务条款的解读。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商务合同中约定了一些条款,如部分税收减免,部分税收由业主承担,企业就可以不用再缴纳相关的税费了。若商务合同中的条款与税法相背,则要以当地税法的要求为准。若是以多企业联合体的形式中标,则要明晰责任主体,杜绝因责任划分不清产生法律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税务筹划的准确性。比如,在联合体组成伊始对项目各部分纳税义务划分模糊,导致企业承担计划外税费,影响项目的实际盈利能力。税收筹划的主体工作应在这一阶段结束之前完成,在保证项目收益的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不能只顾某一时期税负最低,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阶段三:启动阶段首先,严格把控外账工作质量。外账是在境外进行税务管理和依法纳税的基础。因此,应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学习项目所在国的会计制度、税收政策,按照当地允许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其次,对分包商进行税务管理。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合同额一般都非常大,通常会将采购、设计、咨询服务、工程施工、监理等分项分别分包给不同的承包商。由于承包商性质不同,承包方式不同,对应的税法也不尽相同,合理的发包可以使总包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将工程拆分,变相调整了税基,工程总承包商可以将低税率、高利润的这部分项目留给本方,规避了一个法人主体对应多个税务条目的问题。阶段四:履约阶段首先,做好纳税申报工作。在项目所在地,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需要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申报纳税,按月、季度或年度申报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并取得完税证明;同时在我国,企业也需要按时申报缴纳所得税,年底汇算清缴时可抵免外国所得税。涉及到设备和货物进出口的项目,企业应在设备和货物进口时在项目所在国申报缴纳关税,在设备和货物出口时在我国及时申报增值税出口退税,由于出口退税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一项特有而且重要的工作,及时足额的取得出口退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减轻资金压力、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二,申请税收优惠。从所得税的角度来看,若承包的项目属于政府援助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则可以申请税收优惠;在多数国家,若项目能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投资地点属于经济区,从事的项目属于当地的鼓励项目,就可以申请税收优惠。而对于流转税和关税而言,若设备是暂时进口或租赁的,就可以免征增值税。企业也可聘请当地专业机构,对具体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咨询,在节税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证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第三,员工管理及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我国税法规定中国员工取得的境外收入均需申报缴纳中国个人所得税,但可以抵免在国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公司有义务提醒并帮助纳税人留存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以完成在国内的纳税抵免。第四,税收成本的动态调整。伴随着项目成本的发生和结算工作的进行,税收成本不断地累积,企业才产生了应税行为。及时分析税收成本,调整项目成本的构成和对完工部分的确认,都会对项目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阶段五:完工阶段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完工阶段都会开展由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发起的税务审计工作。此时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争端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聘请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是税务师事务所来代替企业进行业务对接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五、小结

涉外工程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国际纳税筹划意识,认清风险与效益并存这一事实,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和税务管理体系。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的契机下,稳健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要注意相关人才的培养,财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国际税务小组,研究各国税法,关注各国外汇政策,积极参与到国外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去,积累经验。而伴随着项目的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应延伸到项目管理的第一线,外派在当地的财务、商务、计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协作,灵活调整纳税筹划细节,坚定执行纳税筹划方案,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梁蓓.国际税收筹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李铮.国际工程承包与海外投资税收筹划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王伟.一带一路之海外工程施工税务管理[Z].2016.

[4]王如涛.国际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防范与管理[J].时代经贸,2016(19).

[5]李涛,刘月湖,张晓宇,杨秀龙.中外纳税筹划环境比较——以美国和中国为典型代表分析[J].时代经贸,2016(28).

作者:阮海博 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