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具有火灾危险性大,灭火救援处置困难的特点。本文基于石油化工火灾事故特点,系统分析了石油化工产业火灾事故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专业技术培训、灭火救援编队建设、熟悉演练、保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化工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灭火救援;石油化工;处置能力

1引言

石油化工产业是指以石油或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石油化工产业危险品数量大、种类多,生产工艺致灾因素多,火灾事故频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灭火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阶段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较低,对标“全灾种”处置和“大应急”职能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火灾事故特点,对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升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特点

2.1石油化工产业概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化工产业由零散化分布朝着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由于化工园区前期规划和相关规定标准滞后,并且石油化工产业本身涉及大量易燃可燃物质和高温高压环节,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近些年来,石油化工产业火灾事故频发,如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火灾事故惨重,救援艰难,影响巨大,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

2.2石油化工火灾事故特点

2.2.1易燃易爆物质多,火灾危险性大石油化工产业原料、产品、中间产物以及工艺流程中的催化物、添加剂等往往涉及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如原油、汽油、苯、甲苯、石脑油、液化气等,这些物料一旦发生泄露,会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遇到高温物体或者点火源极易造成燃烧或爆炸。此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高温高压工序,如硝化、醚化、氧化、蒸馏、加氢、缩合等,生产过程对温度、压力及操作频率要求较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出现失误,容易成为引火源导致火灾爆炸事故[2]。

2.2.2易造成链锁式爆炸形成立体火灾石油化工产业生产过程复杂、反应类型多,石油化工装置不同生产工序之间依存度高,生产工艺釜、罐、槽、器等设备及管线交叉布局,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泄漏燃烧事故,火势极易沿着生产管线扩散蔓延,形成链锁式燃烧。部分企业库区、罐区之间安全间距小,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混存,成分复杂,在火灾高温的影响下,其蒸汽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冷却控制不到位,极易引起大规模爆炸燃烧,造成现场全面失控。

2.2.3多种事故并存,处置难度大由于石油化工装置工艺复杂,在发生火灾时往往涉及关阀、堵漏、冷却、筑堤、灭火等不同措施。部分工艺装置还属于带压运行,在火灾发生时,控制阀门容易烧毁损坏,油品喷涌燃烧,沿输油管线、管沟、排污渠、坡地面迅速扩散,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

2.2.4环境污染强,社会影响大相对于一般火灾,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往往规模大,燃烧时间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部分化工原料泄露容易对周边的大气、水质、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如乙腈、液氯等燃烧会产生剧毒氰化氢和光气,造成周边居民的恐慌,引发社会极大关注。

2.2.5容易发生复燃复爆化工装置区往往管线复杂,受到长时间高温的影响容易出现松动和损坏,往往会成为新的泄漏点。在明火扑灭后,如果不能及时全面的进行处置,泄露物质不断积聚,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物体,极易发生复燃复爆。

3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1企业本质安全先天条件不足

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存在安全管理不够规范、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存在缺陷、防火间距不足、生产工艺中自控连锁、紧急停车等防护措施不能正常运转等情况,造成企业本质安全条件不高[3]。不同种类和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混存等情况导致发生极端事故的概率成倍增加。此外,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无法采取紧急停车、紧急放空等应急处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事故的防控难度,给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行动造成了威胁和挑战。

3.2初期火灾控制能力不强

部分指战员对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及危险品理化性质缺乏系统学习,对危化品存储介质的危害性掌握不全面、不充分,在事故初期普遍存在预警不及时、联动不配套、防护不到位的现象,无法通过工艺连锁控制火势蔓延,造成灾情不断升级,错失最佳灭火时机。部分企业专职队伍还存在人员不稳定,技战术水平不高,车辆装备配置和应急物资储备不充分,处置技能和装备落后,初期火灾控制能力不强的问题[4]。此外,在事故处置初期,现场受灾面积大、救援任务重,警戒和交通管控力量不足等,往往会导致交通不畅,给后期力量调派带来诸多不便。

3.3处置协同配合仍需完善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往往参战力量较多,在火灾扑救的过程中,指挥层次多,着火面积大。由于各参战队伍缺乏联勤联训和战时统一指挥协调机制,在大型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合力不足,对灭火救援行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比如现场通讯挤占干扰严重;供水线路铺设混乱,供水力量头重脚轻;参战车辆泡沫种类、型号、比例不一致;在火灾事故处置过程中,多种类、多型号泡沫混合使用,造成泡沫灭火效能下降等[5]。此外,消防队伍和专职消防队之间还存在指令、协调配合不顺畅的问题。

3.4装备物资储备不足

在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时,参战车辆装备不能适应较大火灾处置需求,灭火剂一次灭火用量和储备量不足;远程供水系统、大流量泡沫车、侦查无人机等化工灾害处置重型、新型装备配备不足,装备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消防安全保卫需求。此外,部分单位围绕实战所需的高性能、实用性、针对性器材装备研究不深,配备不全。比如,应对化工事故的侦检器材数量少、种类单一,造成火灾时侦检不充分。

4石油化工处置能力建设

石油化工园区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加大专业队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加强石油化工专业处置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各级消防队伍要注重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指挥员和业务骨干集中强化培训和驻企实训。依托化工园区、企业设置训练教学场地,围绕石油化工装置、工艺流程、致灾因素等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以近年来典型石油化工事故处置案例为基础,深入剖析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等薄弱环节,探讨工艺装置设施如氮封保护、蒸汽吹扫、泡沫灭火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组织石化专家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开展专题调研和课题攻关,培养一批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人才,以点带面,以师傅带徒弟,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能力。(2)做好化工灭火救援编队建设。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根据辖区化工产业布局和灾害事故特点,结合现有执勤实力,按照“实战型配置、模块式调集、系统性训练、体系化作战”的原则,编配化工灭火救援编队的类型,划分可以独立承担战斗面作战任务的作战单元。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架构,提高灭火救援编队响应集结、协同配合和联合作战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作战编队实战测试,掌握现有装备器材作战效能,为科学调派车辆,充分发挥化工编队最大作战效能提供基础。(3)加强石油化工灭火救援熟悉演练。定期组织指战员开展辖区化工企业、园区调查熟悉专项行动,掌握化工单位工艺流程,各类储罐、关键装置结构特点,消防设施性能和灭火剂的储备情况。根据化工企业灾害事故特点,按照灾情分级设置响应等级,分类编制个性化作战预案,立足“最危险、最复杂、最不利”情况设置灾情,组织开展“全过程、全要素”拉动演练,针对演练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修订“一企一档”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4)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多部门联勤、联动、联运、联储保障措施,加强装备配备、强化物资储备,重点引进高喷车、远程供水系统,大功率消防车等器材装备,同时加大新型高效灭火剂的引进,进一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加强无人机、测温仪、DCS等装备使用,结合预警等级,从全局角度对灾情态势及可控程度作出综合研判,果断决策,及时作出战斗部署,提高化工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5结论

本文以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建设为课题,通过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火灾危险性和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影响因素,得出了应该通过专业技术培训、灭火救援编队建设、加强石油化工灭火救援熟悉演练和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升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永强,杨国宏,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2]唐虎潇.常见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事故处置措施探究[J].广东化工,2019(14):116-117.

[3]董宏伟.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J].炼油与化工,2016,48(06):235.

[4]刘馨泽,毛文锋,于广宇.石油化工储罐火灾事故消防车安全部署优化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04):20-22.

[5]岳清春,潘伟烽.我国消防协同应急问题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12):1739-1742.

作者:张军 单位:滨海新区消防救援支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