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石油工业论文范文

石油工业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石油工业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石油工业论文

工业文化旅游石油工业论文

一、大庆市石油工业文化旅游游客行为———感知分析

1.行为特征分析

(1)出游同伴参加石油工业旅游的出游同伴59.50%都是家人亲戚,出游同伴是朋友同学的游客数占总人数的26.30%。大部分选择参加工业旅游的游客不会选择独自前往,而是与家人、朋友同学一同出游。

(2)出游类型有85.34%的游客都是选择自行前往,只有14.64%的游客是团体出游,包括旅行社的组织。从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中了解,工业旅游游客多数是团体组织或旅行社组织,而大庆工业旅游团 体组织所占比例却非常小。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参与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不高,这与工业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较低,旅行社很难从中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有关。由此可见,旅行社在大庆市石油工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并没有那么突出,甚至可以说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在今后大发展过程中,工业旅游单位应该主动同旅行社合作,充分挖掘旅行社在旅游宣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3)获知信息渠道调查显示,游客了解工业旅游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有32.17%的游客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了解到工业旅游信息的;有22.60%和21.73%的游客是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渠道了解的大庆市的工业旅游信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旅游信息的占7.82%;通过旅行社的介绍只占到2.60%;其他渠道为13.04%。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虽然大庆石油在人们的心中知名度很高,但提及工业旅游却知道的很少,大庆市的石油工业旅游知名度并不高。即使人们参加了工业旅游却也不了解工业旅游的具体内涵。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开展工业旅游的广告宣传,旅行社要做好工业旅游产品的设计,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社会,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并给工业旅游游客带来便利。所以大庆石油工业旅游最好有自己的专业型网站,进行最新旅游动态的介绍、旅游促销活动的介绍,以及一些旅游景点经验的交流、旅游项目的合作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4)出游时间从图1可以看出,来参加工业旅游的游客有54.39%是选择在周末参加工业旅游,选择在节假日参加工业旅游的游客比例占23.68%,而选择在寒暑假参加工业旅游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7.89%,可见虽然寒暑假时间较充裕,但是人们仍然会选择一些闲散的时间进行工业旅游,这与工业旅游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工业旅游要想在短时间内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不仅要深度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也是起决定作用的。

(5)出游目的接受教育、开拓视野、认识知识的需要是旅游者选择工业旅游产品为消费对象的最普遍最重要的目的。通过统计分析38.79%的游客参加工业旅游的目的是想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满足其求知欲。而观光度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4.13%。其他目的来大庆的游客占25.86%。通过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出游目的是增长知识的游客,大都对大庆市的纪念地和展览馆比较感兴趣同时参观后也比较满意。而对于石油矿场和石油城市观光这些工业旅游资源的兴趣则比较小。可见在知识性这方面大庆市的纪念地和展览馆已经可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所以应该大力开发大庆市的石油矿场及城市观光等旅游资源,做好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销售。

点击查看全文

工业题材下的美术石油工业论文

一、色彩肌理美

“每一个美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形成美和艺术的系统各要素的结构关系上不同的认识,也就形成不同的美学体系,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王丕先生油画作品所体现出的色彩美,也是其作品的一大显著特色。作品中的橙、红色与蓝、紫色冷暖互补,以此色调为基点,构成了画面色彩的主基调。画家非常痴迷于色彩表现中的微妙差异,经过调配后的丰富的色彩变化,虽然冷色降低了明度,但巧妙色彩纯度的运用,体现出王丕先生对油画色彩的敏感度及非常扎实的色彩表现技巧。尤其是画面局部的颜色增强了色彩审美的愉悦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更增强了色彩和谐及融合的美感,展示出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追求。

这些都需要画家对主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物象的色彩造型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对色彩的主观指向有一个独到的掌控,可以说“画中的色彩就是画家对生活的热情,保持这种热情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王丕先生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如油画作品《日出日落》,画面冷暖的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高大的形象,尤其是受光面的暖色和背光面的冷色,更加重了人物形象的厚重感,作品色彩既单纯(两个大色块的对比),又感到色彩丰富(背光部分丰富的色彩变化)。此外,色彩的斑驳感,形成了独特的肌理效果。肌理的巧妙运用,增强了物象体积的厚重感,丰富了油画写实语言的多重性表现,既符合石油工人的工作特点,又对金属艺术表现有独到的处理效果,体现出平凡事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那种恢弘的气势,凸显了人物背后那种永恒的生命状态,让平凡的石油工人,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二、主题寓意美

工业题材美术中的石油主题绘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是炙手可热的题材表达方式。当时,在党中央“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下,画家接踵而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多幅作品已在美术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油画创作相继出现了乡土绘画、学院派绘画、新生代绘画。可以说,绘画主题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过渡,并不断地在城乡之间徘徊。或许是石油工业题材的热度已过,这期间未见较为优秀的作品,使这一题材的表现呈现出相对空白的状态。

现在,当我们面对王丕先生的石油题材作品时,已能明确地感到,他就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之人。当他将艺术视角投向石油美术工业题材,促进了主题的拓展,并没有延续前人对英雄式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没有大动势、激烈的工作场面的描绘,转而表现人物的静止状态,让主题越发的宁静深远,意味深长。王丕先生这一独特的艺术视角的掘取,让观者的视觉感受又有了新的认知,从而形成作品的寓意表达美。首先,王丕先生将作品人物表现,定格在傍晚夕阳这个时间点上进行表达,红霞余辉,照射在石油工人的脸上、身上,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大面积的投影,让画面更加深邃、浑厚和浓重。这样的主题表达,使观者愈发觉得石油工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野外宿营,让人们联想到他们的家庭、妻子、儿女,这种舍弃小家为大家,为了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浮想联翩,倍加感动。

其次,王丕先生表现的地域为大庆油田,一望无际的荒原,笔直的地平线,空旷平坦的黑土地,若从空中来看,那井队只是大地上的一个“点”,孤零零的,从某种角度也反映出石油工人内心的孤独,工作的单调,更看出他们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那种乐观坚强的心态。再次,王丕先生将人物与金属并列式的对比,更加体现出石油工人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仿佛又听到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又感受到了“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的豪迈气概。这些,从形态美中深化出的寓意美,更加强化了主题的艺术表达,让作品更加感人。王丕先生以石油题材为主体的油画创作,丰富了油画主题表达和技法表现,体现出在众多的现实主义情怀的意趣传达中,所展示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面目,更多的是融合了现代人的视觉审美经验,运用自己独到的艺术眼光,生活中挖掘美、发现美、表现美,不断地给观者以新的视觉张力,以此来感染人,鼓舞人。所以说,应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审视王丕先生的作品,体验他在油画表达方面既坚守又开拓的过程中所闯出来的一条新路。

点击查看全文

国画创作石油工业论文

一、石油工业题材国画创作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对石油工业题材的美术创作呈现由繁荣到抑制再到复苏的过程,但国画创作者重点在人物画的创作上,而人物画的表现却几乎完全是在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表现范畴当中,在技法和内容上都没有脱离“徐悲鸿学派”的统一模式,因此可将其划为一个阶段。1964年,由于国家的重视,石油工业题材的创作群体都是来自国家专业美术研究机构及各大院校,有的受文化部门派遣,有的是自觉成行的。他们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为理念,深入到大庆油田的各个基层,搜集整理挖掘创作素材,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我们可将这一阶段的石油工业题材国画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工笔画形式,一类是连环画形式,还有一类是水墨写意画形式。早期的国画形式的创作作品较少,在1964年9月的“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上,所出现的表现石油工人的典型作品多是油画形式,只有白逸如、单应桂两位女画家合作的一幅年画《学大庆艰苦创业精神》比较典型。这幅作品虽然叫做年画,却是运用国画的工笔重彩形式完成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头戴狗皮帽,身穿棉工服,足蹬棉毡鞋,手拿刹把占据整个画面,背景是井架和油罐车,色彩采用勾线平涂的形式,具装饰意味,这是早期的工笔画样式。1964年至1970年“”期间,对工业题材的美术表现属于低潮期,典型的美术作品都是在1970年以后完成的,形式多为连环画和水墨画样式。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病去世,铁人形象的树立在1971年的工业学大庆的再度热潮中被强化,以铁人精神宣传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成为石油工业题材美术创作的重点,铁人作为大庆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作为时代精神的典范,受到众多画家的重视。此时,对以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的表现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1972年刘振铎创作了水墨人物画《开发大庆的人们》,描绘的是大庆油田会战初期,几万石油工人齐聚大庆,铁人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顶风冒雪,浩浩荡荡开赴会战前线的史诗般的场面,比较具有典型性。杨伯林创作了《晨读》一画,表现的是王进喜与职工学两论的情景。1973年10月1日,在“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会”上,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是最受瞩目的典型作品。该作品属于水墨人物场景画,选择刮风下雪的冬天井场为特定环境,王进喜与工人顶风冒雪进行钻井生产,工人们热火朝天的无畏干劲与严寒的冬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大庆工人无冬天的主题。还有王洪涛的《喜听原油滚滚来》、张德育等人合作的《会战新油田》、张仁芝的《创业年代》、曾纪刚的《喝令地球献石油》等作品均属于水墨人物场景画。而此次展出的连环画作品以于美成等人创作的《英雄的大庆工人》最有代表性。197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赵志田的《会战年代》、金祖章的《油海欢歌》作为表现石油工人题材的作品入选。1975年大庆文化馆创作了另一幅《开发大庆的人们》。1977年方增先创作了《石油工人》,在笔墨运用上比较突出,明显更注重笔墨意趣。大庆文化馆也组织创作人员编绘了《较量》等作品。综观这一阶段的水墨人物画创作,1979年之前的这段时期,在题材内容方面都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为背景,且创作手法高度一致。在群组人物表现的作品中,构图形式上多把人物置于画面中心位置,每以王进喜为中心人物,画面中的石油工人着工服皮帽,多是顶风冒雪在艰苦环境中作业。形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大庆多沼泽,冬天是油田建设的黄金季节利于重型机械作业;主观原因是对于冬天的渲染更利于对石油工人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的坚强意志的表现。在背景刻画上,多是钻井采油的工作环境,环境氛围大致相同,重点展现了我国石油工人朴实、乐观、豪迈的精神面貌。而在单个人物表现中,仍多是以王进喜为题材进行表现,这主要是王进喜作为石油工人的代表非常具有典型性,而且这种表现更注重对铁人精神的宣传,比如张仁芝的国画《创业年代》、杨伯林的《晨读》等作品。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多数作品无法摆脱教化功能的表现,过于升华了铁人的形象,使作品流于宣传画的模式。创作手法皆以水墨表现为主,在笔墨技法上是纯粹的传统写意人物画手法,用笔采用勾勒、皴擦等方法,用墨则采用泼墨、破墨等形式。连环画虽然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盛行的一种特殊绘画形式独立于国画创作之外,但其发展形式多为国画的工笔设色及线描形式,我们姑且也将其作为石油工业题材国画的发展形式之一。如1973年于美成、楼家本等创作完成的连环画《英雄的大庆工人》,即为国画工笔设色的形式。而大庆工人业余创作组完成的《王铁人的故事》则为线描形式。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同国画的其他形式一样,题材都重点围绕大庆会战史和王铁人的事迹进行表现。

二、石油工业题材国画创作的第二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对石油工业题材的表现呈现出了多元变化的局面,在题材选择上使从前对铁人精神过度的教化功能的表现慢慢回到了对精神本体的表现中来,除仍有对铁人形象事迹及会战史的表现外,普通的采油女工及钻井工人等形象较多出现,内容扩大到油田其他的生产生活及风景等方面,创作者多为熟悉油田生产生活的本土画家及从事油田各类工作的业余创作者,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其形式已不局限于从前单纯的水墨样式,而是工笔重彩及岩彩画等综合材料的运用较普遍,构图形式上有独幅,也有长卷。自1990年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成立以来,每4年举办一次弘扬石油文化的“中国石油美展”,带动产生了较多不同形式及内容的国画作品。贾哲民的《春消息》以工笔画的形式表现井架一侧,一簇小花攀沿而上,三两蝴蝶翩跹飞舞传递春消息的情景,这种场景画颇富深意;左晓东的《黑森林的结合》也为工笔画形式,表现的是采油女工奔忙在采油树之间取样的情景;而吕大为的《又是一年春时节》以极强的形式感表现的是油田的沼泽地貌;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石油美协组织创作的《中国百年石油》国画长卷,记录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石油工业题材以“石油人”“石油魂”等为主题的创作,已把表现的重点投放在了对新一代石油人的表现中来,表现的是新一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内容活泼富有情趣,在表现形式上也较前一阶段丰富多彩。综观石油工业题材国画形式的发展,它是受一定社会环境制约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但有题材内容的变化,由原来以表现铁人为主转向对新一代石油人精神风貌的表现,以及油田风景、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有形式的变化,其由传统的水墨人物画形式,逐步转向重彩、岩彩的综合性表现。石油工业题材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在艺术家不断地挖掘表现中,焕发出了鲜活的活力。研究石油工业题材国画形式的发展,能够揭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反映中国的社会发展变革,在美术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上都具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鄂玉梅

点击查看全文

采油设备管理下的石油工业论文

一、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大多数企业对设备的指标要求比较低,石油企业在进行设备指标的定制时,依然按照以前的规格、种类等进行定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陈旧的设备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石油的开采,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人负责设备养护工作,在采油过程中常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采油工作顺利运行。

二、提高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1.增强员工设备管理意识

提高石油企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首先要培养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创新培训思想,一直以来从事石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设备培训管理工作这一块的任务都不明确,混淆了设备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工作范畴,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管理意识并不重视,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计划,因此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知识培训,使之在培训中正确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运行安全问题一直是石油企业的头等大事,在培训中必须进行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避免在石油企业中出现和其他企业类似的产品质量问题,危害人类,在培训中使高层设备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肩负着社会责任。创新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意识,首先要从提高员工自身的管理意识开始,若是设备管理人员自身缺乏设备管理意识,不管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

2.加强技术管理水平

要加强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需要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工作,并掌握设备的各种运作技能。采油设备管理人员不但是管理者,还是设备的直接接触者,了解设备的整个运行流程与设备的操作步骤等,在工作当中进行设备管理工作的同事,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避免由于错误操作的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在设备管理培训中,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技术与设备管理知识,使员工不但掌握到设备方面的知识,还掌握到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配合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中要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站所,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新员工入职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了解设备操作、维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之后,才可到岗位中操作设备,此时,老员工可在一旁做指导,让新员工尽快熟悉设备的操作。除此之外,石油采油设备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要给予资金支持,不断的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技术管理水平,不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还需要对设备操作人员,尤其是新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设备的管理、操作等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安全使用设备,延长设备寿命。

点击查看全文

新法案下石油工业论文

1新石油工业法案的目的

新石油工业法案(PIB)是尼日利亚政府着手改革石油部门以增强油气行业对本地和国际投资者吸引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试图解决尼油气工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是新法案出台的初衷。例如,政府对国家石油公司的投资一直不足,导致其采取合资经营模式(JointVenture)开发的区块投资计划经常无法落实,投资预算规模逐年下调;炼厂开工率严重不足,不到80%的开工率根本无法满足尼国内60×104bbl/d的成品油需求,每年约有70%左右的国内成品油需求要通过进口来满足;现行的成品油补贴政策使联邦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尼2011年度国内成品油补贴支付金额已超过2万亿奈拉(现行官方汇率1美元约兑换155奈拉)。尼日利亚政府试图通过新法案增加政府在油气行业的收入,改善油气行业运营环境,改进油气工业管理体制,协调各方面矛盾与冲突。新法案旨在促进尼日利亚油气工业更加透明,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改革的目的有5个:促进开放、促进透明、促进竞争、促进本土化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创造公开、公平的油气行业竞争环境

尼日利亚油气行业因缺少透明而导致腐败、舞弊盛行,新法案试图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透明的监管和运营模式:一是减少政府在油气行业的运营权,分拆监管权,制定透明的政策、规定、商业条款,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作用和影响;二是设立强有力的石油监管机构,明确区分国有资产监管和具体商业运作的不同角色功能;三是商业化重组国家石油公司,建立真正商业运作的国家石油公司以促进良好治理和减少官僚主义;四是实施透明化奖励,建立一个开放和竞争的石油天然气许可证颁发过程与标准;五是推进信息共享,所有的许可证、租赁合同及付给政府的购买信息将是公开的;六是建立年度审计机制,对油公司、监管机构开展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独立审计。

1.2增加国家油气收入

建立灵活、稳定和具有吸引力的财税制度,增加政府对石油收入的支配。制定新的财税条款,增加税目、税种,调整税率;利用灵活的财税条款保证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最佳回报,建立有利于促进石油天然气领域投资的新财税体制;发展和解放天然气及下游行业,全面提振尼日利亚石油天然气工业;设立国内天然气供应义务新规定,显著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

1.3促进本地化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