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海洋石油贸易中英语所起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海洋石油贸易中英语所起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海洋石油贸易中英语所起作用

1“英语桥”的作用

1.1技术引进、吸收

中国海油早期的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是(与日本合作)日中合作油田,最初日方人员与我们沟通时人人都能讲英语,后来他们也学汉语。可见亚洲发达国家对英语的重视。也似乎看到他们走出去的基础。TOTAL(道达尔)是一家法国公司,是世界知名石油大公司之一,与我们进行钻井合作。在钻井船上法国人的英语都不好,时常和我们讲法语,我们的翻译告诉他们:对不起,合同上规定我们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虽然让他们很无奈,但后来看到他们每人拿着一本英语词典。1986年中海油测井公司研究所成立,那时,中、高端测井仪器全部从国外进口,比如“EFDT”,是海洋石油推进“集束勘探”的关键技术,它用来部分替代试油作业,一口探井能节省数百万元。当时只有美国的三家公司掌握这项核心技术,这三家公司不对外销售产品,运用这项技术只能买服务。1001年“EFDT”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一个懂专业、懂英语研发小组成立了,实地摸索、资料查阅。他们把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在1006年,中海油服测井研究人员用5年时间研制成功国际一流水平的“EFDT”。中国海洋石油起步晚,模块钻机长期依赖外国,我们只是改造过二手钻机、参与过外方委托的建造项目。1001年中国海油在承建国外设计的海洋模块钻机方案建造任务时,开始积累经验。1004年,研究总院科研人员调研全国钻机厂家。我们的高端技术人员仅用了7年时间将模块钻机完成国产化。“对外合作”初期,引进购买了大量的国外海洋石油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的技术维修和定期保养,开始都依赖国外供应商。每当国外供应商技术人员到中国做服务,我们的技术工作者、一线的技术工人都把它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经过10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钻研摸索,已掌握了大多数国外进口设备的维修、维护、技术保养。中海油服进口的核磁共振测井仪,从自主维修到现在拥有自主产权的核磁共振仪,全靠多年对进口仪器的技术摸索实践。乐东11-1气田已自主完成进口压缩机清洗。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洗舱过去都由外国专家进行,今年由我们自己洗舱,每次可节省百万美金。在“对外合作”中靠对技术的引进、吸收,中国海油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英语”起到了桥梁作用。

1.2建设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

“海洋石油101”在首次深水海底管道铺设中,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缺失信心,海洋工程公司聘用的多方外国技术人员纷纷从“海洋石油101”撤走,只有哈斯基公司托马斯总监和几名国外动力定位系统操作留在船上。1013年5月7日“海洋石油101”创造了深水第一管。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对外合作”,为什么不走自己的路?科学容不得半点儿虚假,没有坚实的基础框架,建不出高楼大厦。中国海油在建设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中,今天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2走出国门

2.1国际化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要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就必须在海外有大发展。中国海油的海外发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举措是:海外直接投资、海外并购。目前公司海外业务接近10个国家。中国海油的国际化起步在1993年,1993年总公司成立了海外发展部,筹措进军海外的事宜。成立海外发展部三年半后,中海油又成立了海外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在国外注册,决策、管理在国内,销售在新加坡。自那时起,中国海油培养了一批批国际化经营人才。他们懂英语、懂专业,研究观察全球石油动向,把握世界经济脉搏。中国海油国际化的首个成功案例,是收购印尼马六甲油田股权。1994年1月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购买美国阿科公司在印尼马六甲区块31.58%的权益,这是中国海油第一个海外投资项目。1995年,中海油又从日本石油公司购买了6.93%的权益,交易金额为195万美元。通过这两次收购,中海油一举成为该油田的最大股份拥有者。中国海油从成立到走出去,11年后就开始向海外进军,当时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前的路虽然不好走,中国海油走过来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从1001~1013年中国海油又经过了多次海外投资、收购经历:1001年1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资产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并首次在国外担任海上油田作业者。同年,中海油以1.75亿美元从BP购得印尼东固项目11.5%的股权,并签订了LNG供应协议。根据双方合同,中海油每年进口160万吨产品至福建新的LNG接受终端,期限为15年。1005年6月1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总价185亿美元向美国优尼科公司发出竞购要约,后撤回。

2.2坚持“对外合同”

1011年,中国海油进入了“二次跨越”的新阶段,在对外开放中诞生,“对外合作”中成长壮大的中国海油,正在全面提升“对外合作”科学化水平。为“二次跨越”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坚定不移与国际同行开展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坚持合作双赢原则,是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1013年第6期《求实》杂志“经济改革与发展”栏目刊发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成员杨华的署名文章《为什么中国海油能跻身世界50强?》文章的第一章题目便是:“对外合作”使中国海油从弱到强。“国际化能源供应商”的含义,是要把我们在国外的石油,体现出它的最高价值。并非把每桶石油运回国内。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同”理念,如今,在全球约10个国家拥有资产,探明储量中近40%在中国以外地区。“对外合作”的路是成功之路,坚持是关键。加快走出去步伐,如何与异国他乡的雇员、同事携手并肩工作,正常地接收和传递指令,掌握英语是关键。

3“英语桥”的未来展望

综上所述,在长达30多年的对外合作中,“英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技术引进和吸收的桥梁、它是带我们走出去的桥梁,它是沟通的桥梁,它让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化经营人才,它让我们在未来的多元化产业中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先机。因此,英语这座连接国际化的桥梁不论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不论是传统石油产业还是新型炼油、化工、金融及新能源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必然要素。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浅海中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严峻的能源现实,掀起了新能源的革命浪花。美国开发了页岩气、日本开采了可燃冰,海上石油已走入深海。世界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正向深水、大型化、集约化、智能化、清洁化和水下生产体系发展。前面,面临着良好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与国际先进技术广泛合作的发展空间。这种空间将使我们再看到彩虹般的桥梁!

4结语

中国海油在“二次跨越”年代。坚持“对外合作”理念、掌握好英语,增进国际化交流。让“英语”不断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坚持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中国海洋石油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么品利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