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王志辉的声乐教学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王志辉的声乐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王志辉的声乐教学探究

摘要:声乐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真实项目导入教学、开放式教学和资源整合化教学的特质,围绕该模式构建由相互循环驱动的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和就业实习平台组成的声乐实践教学平台,对克服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管理机制不活、师资力量不足、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升学生声乐艺术文化修养和岗位职业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声乐艺术;工作室模式;实践教学平台;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各地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全面提高各学段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与学习实践能力,特别是关于声乐等艺术类特长的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与此同时社会上对这类艺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声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培养一批具备较高声乐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地方教育人才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现实却面临着企事业机构招不到合适的声乐人才和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找不到合意的工作这样的人才供需脱节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诸多,主要包括: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大多数高职院校声乐课程的设置主要参照专业音乐学院或本科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其“压缩饼干”式课程体系,偏重理论的课堂传授而忽略学习实践锻炼;第二,高职院校行政化现象严重、管理机制僵化、激励水平不够,教师整体年轻化、缺乏实际社会实践经历和实践指导能力;第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考进本校时其生源所在地区声乐教育整体水平不同造成的差异,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是通过中考先接受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再接受2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五年制高职生,其与普招高职生在文化素养、技能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如若推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工作室模式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导入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开放性工作过程教学的特点,那么在声乐艺术这类技能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将具有显著作用,对提高不同层次的声乐艺术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企事业机构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1]成长为合格的声乐艺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现实意义。

二、声乐工作室模式的特质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主导,以工作室为教学、科研、生产活动平台,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动力,以企业运作方式作为组织架构的教学模式。[2]声乐工作室模式则是以声乐项目的导入为核心,教师和学生按照企业运营机制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声乐项目运营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工作室可以分为教学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文章所谓的“声乐工作室”是特指项目工作室的模式,即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出资建设,能够承接校内外业务,同时长期承担项目教学任务的校内设计公司模式。[3]其主要的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化教学

声乐工作室模式,是以工作室为平台、项目导入和运作为主线来完成教师和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项目的引入是声乐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关键。[4]声乐艺术包括声乐基础教育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声乐舞台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学习,项目导入可以是这三大类内容的综合导入,也可以是某一单项的具体导入,如与中小学合作导入声乐基础教育的课堂实战项目,与地方琴行等私人培训机构合作导入声乐技能训练和比赛设计指导项目,与各大赛组织方合作导入参赛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演出等,通过各项目导入和组织工作,营造真实的专业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其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

(二)开放式教学

声乐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对内面向校内教师和学生,对外面向社会和企事业机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传统教材,而是来实战项目,通过企事业机构校外导师的早期参与,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合作开发适合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声乐项目式课程体系;教学不再是在学校教室发生的封闭式过程,而是以开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工作室平台和微信等社交平台面向社会,以项目的解决为载体而作的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的评价方式突破传统的以考分来衡量学生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校内教师、校外导师和学生等多主体作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多维评价。

(三)资源整合化教学

声乐工作室是一个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平台,校内不同专业教师和工作室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在教师资源整合方面,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为声乐工作室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艺术设计专业可以为舞台搭建背景、为师生表演设计服饰风格等;各类专业工作室整合方面,如在我校古琴工作室可以为声乐学习提供配乐、对各类传统声乐艺术进行演绎,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所可以为声乐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等;校外导师或机构导入不同类型的实战项目,校内专业教师围绕项目平台更新课程设置理念,共同设计教学体系,整合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校内校外实习实训资源整合方面,校内各种实训资源围绕声乐实战项目提供各种技术、场所和知识支持,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企事业参观调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趋势,提供相关的顶岗锻炼、带薪实习或就业等机会,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便于建设声乐教学资源案例库。

三、声乐工作室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声乐艺术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声乐工作室模式强调工学结合,以工作室为核心,通过高职院校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导入的课题项目作资源整合化、开放式的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构建了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和就业实习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营造真实或仿真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声乐艺术文化修养和职业素质能力。

(一)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

高职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应当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出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声乐艺术人才的目标。集中体现在根据本校生源条件,以声乐工作室为载体,突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导引校外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带项目并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完成项目所需的人文素养、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技术能力为依据进行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进,提高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和自主学习训练的积极性。[5]高职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的制定、课程理论和实践比例的改革、师资队伍和设施设备的保障等。比如声乐工作室可以请竞赛经验丰富的歌者示范演唱,并请工作室计算机专业教师运用MIDI等音乐制作软件将歌者演绎的作品录制下来,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对学生作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讨论。

(二)声乐艺术多元实训实践平台的建设

实训实践平台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关键平台。[6]高职声乐艺术实训实践平台的建设以声乐工作室为轴,强调可操作和易应用的项目导入,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两种实训资源,构建由声乐基础实训平台、声乐综合实训平台和开放性实训平台组成的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声乐基础实训平台的具体形式如参加工作室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的声乐相关知识讲座、观摩其声乐歌唱表演活动、进行民间采风活动等,加深对声乐艺术学科基础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声乐综合实训平台是利用校内课堂和校外实训基地作工作室项目舞台化排练教学实训,主要形式如工作室根据课程要求开展现场范唱互动教学、微型舞台观摩,通过校外导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营建真实或仿真的舞台环境作公开课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对接岗位要求的各项专业核心技能技巧和综合应用能力。开放性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积累性经验,充分运用工作室,跨专业组团自行参加方案设计活动和竞技大赛,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意识,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不仅能够完成前期导入的项目,还有能力自己发掘出合适的项目,具体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如可以参与或申请校内声乐科研项目、举办艺术展演、专场音乐会、各类各级歌手大赛等等。

(三)声乐艺术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

高职声乐艺术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工作室为见习营,优化校内各专业资源,联动校外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或实践基地群,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真实项目和现实工作机构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应现实社会的应对能力,建成声乐艺术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平台。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包括三大类:职业生涯教育、毕业实习教育和社会服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形式如早期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参观学习,培养学生对将来企事业和岗位工作概貌的感性认知;专业学习与职业考证对接,如民族声乐成人考级、教师资格证等,为学生顺利就业添砖加瓦;校外导师围绕项目做工作过程型跟踪学习指导,以促进学生了解企事业机构、体验和认知工作岗位;紧密对接实习实训基地作岗前适应性训练,如对用人单位个性化要求认知、就业观念更正、职业定位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毕业实习教育主要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7]顶岗锻炼、带薪实习或就业等方式,在毕业实习教育过程中工作室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与学生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作互动学习,并收集各类信息建设毕业实习资源库;以工作室为交流平台,引导毕业生之间的交流,请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做就业经验分享等。为社会提供服务可以从科研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科研类社会服务主要是学生参与工作室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承接的政府项目、产学研科研课题项目,社会实践类社会服务如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服务社会、专业教师开展校外兼职、工作室为各类各级赛事提供技术支持等等。总之,声乐工作室模式通过导入真实项目,促使高职声乐艺术实践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建设开放性的实践学习环境,特别是着力于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和就业实习平台等三大平台的建设,形成了以声乐工作室为内核、相互循环驱动的平台为齿轮围绕项目不断演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声乐艺术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淼.SPA工作室模式与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对接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作者:吴樱子 孙警 黄柯佳 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