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声乐教学“用”之理论探究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声乐教学“用”之理论探究与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声乐教学“用”之理论探究与实践

【内容摘要】沈湘(1921—1993年)是中国知名的声乐教育家,在声乐的教学方面留下了很多观点独到、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理论。作者认为,其中有一项关于“用”的理论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值得后辈声乐工作者对其进行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沈湘声乐教学“用”之理

歌唱是一种动态艺术,要保持运动时应有的积极放松的状态,对于歌唱来说,其难点在于歌唱者很难将这两者加以区分。比如说有些人为了表现出放松就刻意虚着唱,最终导致声带小结;有人为了寻求歌唱中的积极状态,而不能适当地用力,给嗓子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沈湘的“用”之原则的提出,使得歌唱者在唱歌的时候,关注点会更加集中在弄清楚歌唱中哪些地方该用力,哪些地方不该用力,从而提高演唱的质量。

一、沈湘的“用”之理论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沈湘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歌唱中咱们应该注意‘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这句话在目前现存的沈湘教学的视频资料中非常常见。其中,在1985年所录制的沈湘意大利古典歌曲的声乐讲学实录中,他在给一个学生解决呼吸的问题时就曾经提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在歌唱的哪一方面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呼吸,该用的是深呼吸,不该用的是深呼吸时的下坠或僵硬。”之后,在1995年出版的由李晋玮和李晋媛根据沈湘的声乐讲学录音整理而成的《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一书中,也详细记录了他本人对于这一教学原则的阐述:“在歌唱当中要建立歌唱的适度感,即在声乐演唱中要把握‘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这个原则。譬如说唱歌的时候会用到声带,此时同声带没有关系的肌肉就需要进行放松,避免其他肌肉紧张影响到歌唱的发挥,从而获得最为自然、放松的状态来进行唱歌。”①由此可见,在沈湘的教学体系中,他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用”这个概念,他认为“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存在于歌唱的任何一个方面。因此,建立歌唱的适度感,在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如果在训练中,让歌唱者了解歌唱当中的“用”之原则,将使歌唱达到轻松状态。在歌唱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应长期去训练歌唱当中的这个能力,本文称之为“用”之理论。

二、“用”之理论在歌唱上的具体体现

(一)呼吸

首先,吸气时的状态。歌唱的呼吸是深呼吸,正确的吸气动作应像“打哈欠”或“闻花”一样,在身体中形成一个通路,从鼻、口起,经由气管到达肺的下部,使得整个通路打开,不存在阻力。在这里该用到的肌肉群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以及后背一部分。但是,一些歌唱者在做深呼吸时经常会用到下巴、脖子、前胸这一带的肌肉群,这就是不该用的部分,因为如果用上了这一带的肌肉群,就会容易吸不对,出现吸气时吸僵、吸浅的情况,声音容易浮起来。其次,在进行歌唱呼吸的时候,还有用于呼气的一些肌肉,比如说在日常会进行感叹词的发声、打喷嚏等,都是这部分的肌肉群发挥作用。这部分肌肉群的能力较强,但是在进行歌唱时需要进行控制。因为,在歌唱的呼吸中,除了吸气要吸对,还需要在吸好气以后保持住。如果在歌唱中呼气肌肉群的这一部分动作太大,就容易造成歌唱时气息消耗过快的情况。因而,在完成吸气之后该用到的是保持吸气时的这部分肌肉,如腰、后背的四周等要紧张起来,同呼气的肌肉群形成抗衡状态,从而使气息均衡、平稳,以支持歌唱者进行歌唱。

(二)发声

声带作为发声的源头,能够提供基本音。在歌唱发声时,首先用到的是声带,但是那些跟声带无关的肌肉一定要放松。例如,男高音在演唱作品《啊,中国的土地》这部作品时,通常使用A调演唱,曲子中的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升f。此为大多数男高音的换声区,而在歌词上又恰巧停在“地(di)”上,除了声带在作用,通常连带着会带上喉头部分多余肌肉的力量。这些便是发声中不该用的力量,在演唱时除了用上声带歌唱,要警惕不使这些肌肉阻碍歌唱。其次,在发声时,人类的嗓子具备两种机能:第一种,发真声,也就是“重机能”;第二种,发假声,即“轻机能”。“重机能”指的是整个声带进行振动,而“轻机能”则指的是部分振动,在进行歌唱的时候,需要借助两种机能共同作用,共同配合,平衡这两种机能的比例,从而进行更好的歌唱。比例不当,就会在声带使用中加入不该有的力量。例如,如果过多地使用真嗓子,会导致声带里长息肉;如果过多地使用假嗓子,很可能会长小结。

(三)共鸣

在进行歌唱时,歌唱者不能单单靠声带发出来的声音音量,还要以整个身体作为共鸣体来获得歌唱时更多的声音。在演唱方式上,应用深呼吸的方式使身体的整个音箱得以打开,即所谓的“打开腔体”。这个时候,保持合适的喉器位置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在打开腔体获得共鸣的过程中,使喉位保持好,那么既能得到丰富的共鸣,又保持非常好的音色,声音也会运用自如。但是,如果不能使这个位置保持好,而是压着喉头去演唱,出来的声音便是僵硬的。

(四)咬字

歌唱的语言分为元音与辅音,咬字时元音与辅音要分清楚,在咬字的过程中要做到甩掉那些不该用的力量。第一,要用到口腔与唇的力量,但是这个力量要顺着字的发音作调整。在口腔中,用于发音的肌肉都要保持灵活和稳定。第二,在发音时要运用共鸣技巧,进行正确的发音。这个时候元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元音能够使得声带碰响,因此在念字时要思考其来源,从而明确用劲方式和用劲位置,否则会导致发音过于僵硬。比如歌曲《红豆词》的歌词“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中的“咽(yan)”与“噎(ye)”字,很多学生唱不好的原因是在唱辅音“y”时过于强调,故而在唱元音“an”与“e”之前颈部肌肉过于紧张,使发音与共鸣脱节。第三,咬字时应用上一些深呼吸的感觉,有了气息作为支撑,就会使得咬字的时候能够有所后援,使用相同的呼吸就可以连辅音带元音一起唱出来,保持字音的完整性。

三、“用”之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难点

根据以上,如果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沈湘“用”之理论的原则展开训练,效果必将是明显的。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用”之理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弄清楚是哪个范畴的问题。在进行歌唱的时候,呼吸、共鸣和发声间会呈现出统一的形态和有机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歌唱时要遵循“用”的理论,按照歌唱的四个要素,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使解决问题的途径更具体化,从而达到歌唱的统一协调性。因此,主要范畴的思考尤为重要,要通过冷静地分析找到歌唱的哪个方面为主要的解决途径;之后,在实践中使该用与不该用的部分落实到位。第二,由于歌唱者的乐器是自己的嗓音,经过歌唱训练学到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制造歌唱乐器就是在活人身体内制造乐器②。然而,“用”之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当清楚知道在歌唱的各个方面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后,却往往在演唱中还是无法控制。人们在演唱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急躁、思绪杂乱、思想不集中、有私心杂念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虽然往往知道问题所在,却达不到正确的演唱状态。因此,大脑对于意念的控制尤为关键,倘若希望在进行歌唱的时候能够做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一定要靠意念去控制好自己,不断地探索、修正,从而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第三,在实践的过程中,将该用的与不该用的都做对,除了要把握住以上两点,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也十分重要。声乐是一门视听艺术,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表演者既是歌唱者,也是听众,这里出现的困难是常常在“歌唱者充当听众”的角色兼顾和互换中。比如为了分辨自己的演唱是否正确,要科学地区分主观的声音和客观存在的声音,要以客观存在的声音(通常指听众听到的声音)来引导自己的感觉。发现在演唱中存在的“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的问题,避免主观听到的声音对歌唱感觉的误导③。

结语

综上所述,沈湘声乐教学“用”之理论的提出与应用,使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求更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具准确性与清晰化。对于此项理论,本文通过探究实践,希望能够更深层次理解沈湘所提出的相关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为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李海涓 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