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模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模式分析

摘要:声乐教学与美育教育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性,遵循声乐教学规律,合理渗透美育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更是声乐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基于声乐教学的现状出发,从专业知识教学、声乐作品学习及综合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美育渗透模式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声乐教学;美育渗透模式;教学创新

美育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其体现出了主观个体的道德素养、情商以及综合素养。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声乐教学当中渗透美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而声乐教学本身就属于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审美条件下才能够开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也一直都是声乐教学的核心组成环节。在这一过程当中,声乐教师需要充分体现自身的引导价值,带领学生走入到声乐的本质当中,去感悟声乐的艺术美感,并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学生对于声乐的认识,并逐渐从审美、懂美转移到创造美的境界,最终促使学生在声乐方面的艺术造诣不断提高。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

声乐教学与其他的类型的音乐教学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学模式主要以单对单为主,即一名教师每次课程只教授一名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之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确保实际的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声乐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存在太大的差异,其本身也强调现代教学的基本内容。首先,声乐教学强调知识学习,其一般泛指理论性的专业内容,如声乐领域的诸多流派、知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等。其次,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声乐教学的一大关键。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不同歌曲的认识和理解,影响到了实际的演唱效果。最后,声乐教学强调个性发展。声乐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达到复制,其自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从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清晰的看出。而在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凸显个性化发展。为确保声乐教学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声乐教师需要坚持基本的教学规,重视美育渗透模式的应用,在日常的一点一滴当中渗透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

二、美育教育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的渗透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技巧能力的训练,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没有意识到纯技巧训练所造成的局限性和短板,因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很难见到美育教育的影子,甚至多数教师无法巧妙的将二者进行结合。从声乐教学的本质来看,高质量、高水平、高难度的演唱需要建立在熟练掌握声乐基本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个体才能够逐渐接触到声乐艺术的本质,去领悟声乐艺术所带来的个人情感升华,才能够获取更多的审美体验。正因如此,专业知识教学一直都是声乐教学的一大核心与重点。为确保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声乐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要尝试着从单一的技巧性训练向着激发学生的内在审美要求进行转变。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挖掘,要坚持采取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案和渗透计划,有目的性的进行美育教育渗透。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基础技巧的学习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不懈。若出现急于求成的状况,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反而会影响到后续的声乐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致使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从实际当中可以发现,在学生尚未全面掌握基础技巧,让其演唱超过自身实力范围的歌曲时,学生仅仅会通过提高音量来达到演唱的目的,且演唱的过程毫无任何技巧可言。若学生所演唱的歌曲在自身的技巧能力范围之内,学生不仅可以信心十足的进行演唱,更能够轻松地使用各项基础技巧,从而获得成就感。在对待初入门的学生时,可以将《故乡的小路》视为练习曲,让学生从1=D开始,并以半音上行的节奏逐渐进行调整至1=F,最终再回到1=D。《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自身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且演唱难度较低,即便是初入门的学生也能够在经过几次的反复练习之后掌握其诀窍,理解歌曲的自身意境。在这种基础之上,技巧训练自身也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其不再仅仅侧重于对于演唱技巧的掌握能力,反而更加关注声乐本身的意境和艺术形象,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悟音乐魅力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多数学生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由此可见,美育教育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改变学生对于技巧学习的传统认知及态度,放松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而在自主性提高、音乐体验提高的基础上,学生自身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享受和快乐。

三、美育教育在音乐作品学习中的渗透

在学习一首声乐歌曲时,了解歌曲自身思所表达的想感情是确保在演唱中能够将个人状态与歌曲状态调整为一致的关键所在。而在这种基础之上,情感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一首歌曲的敲门砖,甚至与歌曲之间产生共鸣,深刻体验到歌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容。在学习音乐作品时,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为学生讲解每一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又要讲解创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优秀作品。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对于情感的认识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甚至被一些知名音乐家的故事所吸引,学会辨别美与丑的区别,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在不同的声乐作品当中,学生可以感悟到的美育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如《黄浦江上》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实现爱国教育;《我和我的祖国》则凸显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必然关系,强调学生要尊重祖国、爱戴祖国;《茉莉花》《玛依拉》等歌曲则充满了地方民族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去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那就是我》《我住长江头》等歌曲则更加侧重于抒情效果,通过对此类歌曲的学习,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认识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甚至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学习音乐作品是为后续演唱过程打下坚固的基础,而演唱的过程则是强化学生艺术品位,实现美育教育的关键。

四、美育教育在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渗透

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思想境界及对于声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纵观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初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其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声乐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而随着教学进度的持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进一步的凸显,甚至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也要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而进行转变。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确保学生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为学习的主要个体,其应当及时纠正自己的一些片面认识,并服从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促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和方式。其次,学生需要加强对于技巧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技巧指的是学生的专业技术,如发声技巧,而艺术则是指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习时,应当事先技巧与艺术的巧妙结合,避免出现重视技术,忽视艺术的现象。五、结语综合来看,美育渗透模式在声乐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声乐教师需要重视美育教育的开展注重声乐教学与美育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让学生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声乐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杨菁,刘文静.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1,(03):144-145.

[2]王艺瑾,甘丽娅.浅议审美化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才智,2009,(22):119-120.

[3]夏朗,邱琳琳,杨爽.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音乐大观,2013,(03):212-212.

[4]李静.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戏剧之家,2016,(13):207-208.

[5]王麒宇.浅探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北方音乐,2013,(07):129-130.

作者:左代楠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