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些年,由于社会发展对各大院校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高。声乐能够表达情感,也是人类沟通的方法之一。做好高校的声乐教育极具价值,在声乐教育方面,普通高等学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良好的专业声乐教学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指导,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开启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人生道路。
教育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艺术类高校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至关重要。艺术类高校人才在走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声乐作为一门极具个人表达魅力的艺术,可以通过声乐歌唱不断展示民族特色以及祖国的风貌。声乐艺术的学习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而言都大有益处。
一、艺术类高校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差异
(一)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声乐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秉承素质培养的重要目的。目前,我国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开设了音乐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声乐理论、声乐演奏、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等。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师大等都开展了音乐社团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对普通高校的声乐课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普通高校大力开展艺术选修课程的环境下,声乐公选课凭借它的实用性及广泛性的特点在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虽然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工作正逐步开展,但是由于教育部门对声乐教育不是特别重视,所以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只是形式上完成教学任务,且普通高校声乐老师很难在学术上做出一定的成就。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致使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发展不平衡。且普通高校教学课程任务繁重,着重于传统科目的培养。对于声乐教学的考核采用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演唱歌曲进行声乐成绩评定,这种方法不全面不科学,限制了很多有声乐特长的学生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中不仅声乐教学意识仍然薄弱,且各方面教育条件受限,阻碍了声乐教育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
(二)普通高校与艺术高校声乐教学的差异在艺术类高等院校中声乐作为基础科目,对学生声音的训练和技术能够进行专业的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诠释不同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精髓。不管是美声、通俗、还是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多元化,尊重每种唱法特定的标准。对不同作品风格传授给学生不同的演唱方法,而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一概而论演唱方法统一化、标准化,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歌唱发音毫欠缺美感,使声乐文化失去了色彩和教育意义。艺术类高校能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演唱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机会。通过舞台实践反馈出来的信息检验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声乐教学,而且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尽管当前很多普通高校开设了声乐课程,招生数量也有着明显的增长,但是艺术类高校对于声乐教育有着专业方向的教学目标,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专业艺术院校课程设置灵活。普通高等学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其教学质量、教学理念、艺术氛围,师资水平还是有着一定的不足。
二、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当今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主要以在课堂或者练歌房靠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来传授声乐知识进行教学。教师通常以自己习惯的思想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不能对不同素质的学生因材施教,而且课堂氛围压抑,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演唱风格单一,从而限制了声乐教学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由于我国艺术类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时间尚短,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的艺术类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相比较为落后,因而使得我国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传统、枯燥。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基本还是以西方教材内容为主,对我国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课程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声乐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教材资料等也比较匮乏且教师对教学实践内容并不重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声乐理论素养和知识。[1]
(三)声乐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增加,艺术类院校声乐专业不断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与声乐教学硬件设施的数量难以匹配,且一些院校为了减少教学资金的支出,钢琴、吉他、音响等专业器具老旧落后,更新缓慢已经无法满足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导致几十个学生共用一件设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科技化信息时代,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也推动了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但是有些艺术类高校对网络多媒体设备和先进的现代化音乐器材设施都没有进行补充和更新,导致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四)声乐教学意识相对薄弱声乐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核心,在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知高能型人才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丰富型人才。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艺术类高校存在对于声乐教学的意识薄弱的普遍现象,对声乐课程不够重视,长此以往会影响声乐教育质量。由于高校的其他课程设置繁多,教育任务比较重,从而忽视了声乐教学。因此,声乐教育不仅在硬件方面上受到制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和资金投入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声乐教育的发展。
(五)声乐教学忽视个体差异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声乐课程基本是集体教学,这样导致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每个人的嗓音和综合素质水平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质。集体课程只能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这样的课程绝不能适应且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另一方面,声乐老师在学术上也没有一定的成就,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高。
三、提升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创新使用智能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方法艺术类高校想要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应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把智能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到声乐教学课程当中,创新并丰富教学方法,如此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智能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容量大、传输快的优势,使沉寂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教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多角度教学。比如:应用科技让学生亲眼看见声音的波形和同步的音符,对学生的歌唱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声乐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水平。教师要根据教学质量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持续发展,尽量丰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成为经典的教学理论。因此,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师应重视智能媒体教学方法并充分运用。
(二)拓展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在高校丰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须不断完善声乐教学体系,加强基础课程的同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借鉴丰富优秀的课程内容,从教材编写到理论与实践再到组织歌唱比赛等全方面优化声乐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来自教材,那么高校就应该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条件编订一套严谨科学、设计合理、内容丰富、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声乐教材。且教材能适应选择社会音乐活动和教学价值高,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声乐作品。其次,受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背景影响,我国艺术类高校应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扩宽选修课程范围,开设美声、民族乐、通俗唱腔、歌唱表演等课程。并开设具有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专业,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网络教育教学得到传承和发扬。让学生不同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并加以培养,为社会输出不同类型的优秀艺术人才。
(三)联合社会企业共同培养,增强硬件储备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声乐理论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力等更好地让他们适应社会,为了向社会输出专业方向的人才,艺术类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根据针对性的就业目标,制定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促使学生特定方面的技能得到提高,更好地解决艺术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例如,师范类声乐专业在教学课程中就应设置对声乐技能教学方法、乐理基础、曲式分析等课程内容,重点培养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艺术类高校应增强教学的硬件设备,乐器是声乐课程教学的基础前提,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声乐学生引入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教室,比如钢琴、架子鼓、音响等等。提高对多媒体等现代制作音乐设备的投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学校的图书馆广播站等是传播声乐知识的第三方途径,应合理利用,为学生提供音响资料和书籍等,方便老师备课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四)加强教师声乐教学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在当前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中,加强教师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度,树立新时代声乐教学的理念意识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声乐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职业素养时刻更新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以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特性和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为学生制定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循序渐进地形成完整的歌唱观念体系。
(五)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差异,落实因材施教艺术类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应当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自身高校的地域、人文、传承等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划分出不同先天条件的同学为一组,根据统一共性统一教学。其次,要重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只要把教学目标相应的放到每个环节中,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有了目标才能够为声乐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让我们做到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完美贴合主题。在我们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在声乐上的天赋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合格的老师会观察自己的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练习曲目,只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得到提升。综上,声乐教育无论在普通高等学校还是艺术类高校的教育任务中都有着越来越高的地位。本文作者针对目前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智能媒体教学方法、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联合企业定向培养、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教师声乐教学意识、因材施教等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希望能给艺术类高校在声乐教育提供参考价值,以保证我国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3,26(03):288.
[2]闫庆宾.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声乐教学对策探究[J].戏剧之家,2019(34):162-163.
作者:任冰月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