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声乐教学发展研究分析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新教育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定义,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并提高综合素养。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制定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政策不断创新优化,进而助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声乐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向学生讲授声乐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声乐知识和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人才。因为该学科独特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所以其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有较高要求。相关调查表明,在具体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因而本文将对中职声乐教学优化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职声乐;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主要以人的声带发声为主,配合口咽腔、鼻咽腔、胸腔、头腔作用于胸腹呼吸,进而发出优美的、动听的、有节奏的连续声音。近年来,随着职业化教育不断发展,中职声乐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此类情况,我们需要牢牢抓住这个黄金机会,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观念、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实现高效率声乐教学,为国家和社会精准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技能性的优秀声乐人才。同时,中职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部分音乐知识,对声乐的基本框架有一定了解,在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专业化声乐训练和指导时一般不会有陌生的感觉。但在具体的声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中职声乐教学现状
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进而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的声乐人才。但是根据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低下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都是由于成绩不理想,退而求其次进入职业学校,相比于同年龄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通常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兴趣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并且由于声乐课程的特殊性,中职学生更是把这门学科不放在眼里,认为这是不用学也能掌握的。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进而使教师无法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老师的教学效率直接挂钩,如果学生难以展现出学习热情,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选择敷衍了事。因而不管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来看,这样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充实
要想实现师生间的共赢,教师不能只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同时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学生提供的教学评价来看,很多学生在面对枯燥乏味的声乐理论知识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排斥心理,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生就算在课堂上勉强接受了声乐知识,但是在课后总是很难实现对声乐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普遍存在滞后性问题,没有充分意识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仍旧保持原有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没有及时创新,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课堂。由于声乐课程存在较多的抽象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总是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作为中职学生掌握声乐知识的领导人和带头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教学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必须迅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教学现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声乐专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均衡发展。
二、中职声乐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艺术气息,丰富学生的情感
声乐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性学科,还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无论哪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其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生活。声乐作品紧紧围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作者内心活动的写照,作者借助作品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在经典的声乐作品中,伟大的音乐家将自身的喜、怒、哀、乐都通过作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学习声乐课程,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进而深度剖析其中每一个音符和节奏,体会创作背景,最终对声乐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身的艺术气息,提高声乐专业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科学发声,促进身体健康
声乐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演唱。“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完美地演唱一首歌曲必定离不开大量的声乐训练。同时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来说,正确发声以及科学用嗓都是至关重要的。正确发声需要身体各个部位打好配合战,只有相关部位实现完美配合,才能发出连续的、圆润的声音,进而实现歌曲的完美演绎。同时,大量的气息训练还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声乐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科学用嗓和保护声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声带都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很多人并不科学用嗓,总会出现大喊大叫的情况,致使声带受损。学生通过学习声乐能够明白科学用嗓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注意自身嗓子的状况,确保自身声音的圆润性,进而提高声音质量。
三、中职声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大师孔子很早就揭示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个硬性教学道理。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兴趣较低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缺乏,当面对复杂枯燥的声乐理论知识时,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学生的年龄限制有弊也有利,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专业定位早、专业学习时间长,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可塑性普遍较强,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如果教师能够进行正确引导,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声乐人才。针对此类情况,教师需要走进学生内心,和学生成为灵魂挚友,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进而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不断对教育方法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在声乐课程课堂上,教师不要直接传授歌唱技巧或者声乐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在课下搜集当下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而在备课的时候对其进行深度剖析,分析其中有用的声乐理论知识,并将其作为授课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潮流歌曲成为教学模板后,一下子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声乐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
要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型的教学技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进而将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在新型课堂上主动地积极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当下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课下搜集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动画,用于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往往更感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准备精美的PPT课件,在其中穿插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视频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穿插色彩鲜艳的图片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茉莉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关于茉莉花的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接着可以为学生普及茉莉花的习性和特定生活环境。在学生对茉莉花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的茉莉花歌曲,继而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声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三)剖析经典声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是声乐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显而易见,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仅通过老师日常讲授理论知识往往是很难达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展示对世界音乐史有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深度剖析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声乐鉴赏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经典声乐作品,了解创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更好地体会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例如在教学《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向学生普及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生活的环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态,进而更好地了解到其作品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同时,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基础教学知识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围绕作品展开讨论和鉴赏并相互交流想法。最后,学生通过合唱形式对课堂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种小组合作模式通常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四)注重基本功,强化学生的气息
声乐课程最重要的形式是演唱,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学生的演唱基本功,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综合实践能力。要想完美地演绎一首声乐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沉稳的气息。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是第一次较为正式地接受声乐课程的专业化训练,并且正处于入门阶段,所以对于如何正确发声以及如何掌握节奏都是摸不着头脑的。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学生总是扯着嗓子发出声音,甚至会出现音准错误和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状况。如果学生长时间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不但会阻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同时也有可能对学生的声带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学生不能发出连续的、圆润的声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气息的用法,懂得合理运用气息,让学生明白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外部模拟气息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声。教师在歌唱过程也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呼吸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呼吸训练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呼吸练习,进而熟练掌握歌唱过程中的呼吸技巧,以此保证气息的圆润、稳定和饱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关系着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实现。教师要正视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中职声乐课程教学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全面为学生考虑,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大量的气息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走好教学优化之路,从而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沈江丽 单位: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声乐教学发展研究篇2
中国高校声乐教育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中体西用”教育指导思想下的模仿西欧和日本模式阶段[1](1919-1949)、中苏“友好期”[2]辐射下的苏联模式阶段(1949-1958)以及欧洲教学体系与本土化、民族化逐渐融合的发展阶段(1978至今)。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我国始终有优秀的歌唱家活跃在国际歌坛①,引人注目。然而,较之舞台实践成果,声乐教学理论成果尚付阙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声乐理论研究往往基于意大利美声唱法,轻视甚至漠视中国传统演唱方法,这使得中国声乐学派②至今难以明确其核心内涵与外延;其次,声乐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视角较为单一,多为实际演唱的经验性陈述,很少整合舞台实践成果,从而难以形成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笔者将其原因归纳为三点:第一,教师问题意识细碎化导致声乐理论研究纵深受限——声乐教学研究者通常仅针对某一唱法或者演唱中具体技术问题,缺乏不同唱法间纵深比较以及相互借鉴融合的思维建构。第二,声乐教师重视声乐教学的技术性原则,忽视声乐教学中音响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等综合艺术属性的重要性。第三,研究成果集中在经验性描述、实用性讨论——即声乐教学的具体实践,缺乏学科整体性认识。以上三点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逻辑建构和教研能力薄弱。综上所述,高校声乐专业人员应该意识到学科发展的这种失衡现状,尽早提升理论研究意识和教学能力,推动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本文尝试从义务、形而上学和主题三个方面阐释高校声乐教学思维中应该构建的几个典型意识。
一、声乐教师的义务
(一)文化自觉:声乐教学的精神中枢
“文化自觉”意识是建立教学优质思维的先决条件。1997年费孝通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③概念,是以探讨中国文化该如何自我定位为发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3]引申其意,略为三点:第一,文化自觉立足于找准“根”之所在;第二,文化自觉是对“真”的持续追求;第三,文化自觉可持续发展源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相互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放之四海皆准”④,但在声乐表演和教学领域未受到应有之重视。笔者认为,缺乏“文化自觉”意识是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的教学首先要建立使命感,要重视对中国古典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这便是“寻根”的过程。优秀文化除了中国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还包括绘画、文学、诸子史籍。我们既要汲取优秀作品的素材和灵感,又要将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精髓融入声乐教学当中,提升声乐教学的层次,这便是探索“我从哪里来”,继而“到哪里去”的具体实践。换言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与自省)是高校声乐教师的根本义务。
(二)责任意识:声乐教师的内在驱动力
明确的责任意识是构建学科优质思维的基石,是教师基于对教学意义深度思考之后的行动指南,是教师应该遵守的持续性义务。歌唱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声乐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就不能局限在技术传习的层面。歌唱作为思想表达的方式,要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来实现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外化过程。此过程中,声乐教师应观照歌唱具备的道德文化价值,该价值超越文字表达的功能,是歌唱艺术的特有属性,无可替代。声乐教师理应深思肩负的责任,除却技术传递者身份,还要担负文化传播者以及时代精神、审美情趣的引领者,并以此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声乐教师的责任意识要明确——即声乐教学目标设定必须打破唯技术论;重视声乐艺术的道德属性、文化属性。在实现文化自觉意识的同时,饱含责任意识,这是声乐教师的第二个义务。
(三)文化使命感与技术学习:孰重孰轻
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加以整合,遂称“文化使命感”。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是个体思维内在觉悟、觉醒的过程;文化使命感是觉知后行动的驱动力。歌唱运动过程,其内驱力源自歌者内心的文化使命感。优质的歌唱(使命感驱动)是歌者深厚内涵外化的表现。使命感趋内,带动歌唱者注重“学与思”的关系;通过技术表现,展现歌唱之情感性、艺术性、思想性。当然,必须承认技艺精湛是优质歌唱的技术保证。逻辑层面讲,歌唱技术学习和文化使命感缺一不可:文化使命感是“灵”,歌唱技术是“质”,灵依附于质。有灵无质,歌唱艺术性缺失;有质无灵,歌唱是空洞的呓语。许多一流的声乐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表达过对“使命感”的重视。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德芙里安(W.S.Derrient,1804--1860)毕生坚持与德国剧团合作完成德国歌剧。她说:“我要表现德国音乐……我如果失败了,那么还要连累到莫扎特、贝多芬、韦伯的歌剧受挫。”[4]这份对本民族文化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她成为德国顶级歌唱家的秘诀。郭淑珍先生曾说过:“中国歌唱家应该面对中国的现实,以训练有素的歌喉努力唱好中国歌,以为广大的中国听众带来多样而高尚的艺术享受为最高荣誉。”这些话语饱含对中国古典文化强烈的使命感。
二、形而上学是构建声乐教学体系的先决条件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实施音乐教育要教学活动(器)结合教育科学(道)。五四运动“四提倡,四反对”⑤是针对旧传统发起的革新运动口号,其后形成的五四史观影响深远。在音乐教育方面,赵元任、萧友梅等主张学习欧洲与日本,奠定了其后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基调,也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注入了新元素,《梁祝》《黄河大合唱》等诸多经典作品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们以西方音乐技术诠释中国文化,是音乐领域“中体西用”的成功案例。然,西“器”与中“道”的结合并非始终和谐完美……今天,艺术领域过于西化的现状滋生了我们情绪上一种莫名的惶恐,仿佛我们的祖先记忆无处安放。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吗?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要丢弃还是保留?方向在哪里?这都是发轫于事实亟待解决的困惑。笔者认为,当以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去甄别优劣,继承发扬自然留存的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同时包容接纳外来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一)重视传统经典作品
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经久不衰的历代音乐作品灿若星辰,不胜枚举,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杜亚雄先生根据音乐流行场阈将中国传统音乐分为五大类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5]笔者依此将其中的声乐形式单独成类: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中的诗词吟诵调和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中的诵经吟唱等,这些都可归入中国传统经典声乐作品范畴。今天,以共时性看,这些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民俗现象,具有历史学、社会学研究价值;此外,它们还表现前人的审美旨趣、生活态度,具有情感和审美传承功能。
(二)承袭旧韵与创造新器
传统经典需要被重视,因为它是“根”。我们首先需要厘清这些“根”具体指什么。中国近现代音乐从形式可分为新音乐和传统音乐,新音乐是在西方音乐影响下,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音乐,它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从时间性来说,新音乐是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延续;从音乐特点讲,新音乐采用欧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不同源。以黄自、赵元任、萧友梅、王光祈等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又有良好西学背景的启蒙知识分子主张西方音乐技法与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结合,整理国故,创造了近代音乐史上的“学堂乐歌”⑥。学堂乐歌在音乐史意义不再赘述,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学堂乐歌”其本质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是当时精英音乐家基于社会现实基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造或改良。因为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审美起点不同(前者是旋律、后者是和声织体),如果对旧音乐全盘否定,民众听觉无法适应,导致推行不下去;另外,彼时的民众对帝国主义文化非常反感,从情感上排斥全盘西化;那么,革故鼎新的调适即“博众家之长,乃择可观”,“择”西方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1924年,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序言如是说:数千年以来,学者辈出,讲求乐理,不遗余力,故今日中国虽万事落他人之后,而乐理一项,犹可列诸世界作者之林,而无愧色。只惜现代中国之人,事事反常,将祖宗遗业,认为一钱不值,偶有习者,群起而笑之。呜呼!今日之中国人,今日入于疯狂状态之中国人![6]因此,对于传统,我们要怀有一份敬意,从而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创新,我们要饱有热情,热情中不丧失理性甄别。理性的前提是敬意,是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要在“承袭旧韵”和“创造新器”中推动声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教学中的两大主题
前面我们一直力图说明技术学习不能脱离文化的濡润,但提高演唱技术仍然是声乐专业教学的刚需和硬核,这是专业性质所决定的。下面就高校声乐教学的典型特征和普遍原则尝试做两点归纳。
(一)审美与思想:歌唱艺术的金科玉律
作为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讨论歌唱、艺术和审美的关系问题极具意义。何谓“艺术”?法国的丹纳认为,“不论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诗歌,作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总是由艺术家配合和改动过的”[7];弗洛依德则认为,艺术是个人幻想的显性体现,是个人欲望、情感的变相满足,是自我的被压抑的能量和欲望的升华,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黑格尔基于客观唯心主义,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和“绝对精神”,“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统一。[8]可见,艺术概念的界定具有多重性:艺术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借助于具体的表现形式(如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表现的水平很大程度受技巧的限制。换言之,艺术是为表达感情、思想为目的,借助于技术手段来实现,以艺术作品为最后呈现的美的创作过程。技术性、审美性、思想性是艺术创作的金科玉律,当然也是声乐创作与教学的不二法门。忽视审美性和思想性的技术性创造是劳动生产而非艺术生产;只有审美性,缺乏思想性和技术性的产物,一般指自然物(如大自然本身的美);缺乏思想性,具有技术性和审美性的产品,现代美学称之为“次要艺术”[9],因为艺术首先要满足精神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歌唱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遵循艺术原则,同样需要技术性、审美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任何一种缺失,都不能称之为艺术,其创作结果不能称之为艺术产品。
(二)系统与辩证:以学生为本的优质教学思维
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带动了人的思维的精细化,声乐教学活动亦不例外。教师在课堂内外越来越注重实效性、速效性,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精心琢磨精湛的技术技巧的快速实现,这对于教学来讲很必要。但过于具体化的教学思维会带来一个弊病,因为强化技术原则,弱化了学科原则造成教学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缺失。细碎重复性学习既不能对有效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分类识别,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中主体的错位(声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适应能力强,与老师配合的主观愿望强烈;反之,学生配合程度不高,那不啻是彼此的折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0]的通知中,有关《声乐课程》教学纲要课程教学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明确规定“正确处理声乐艺术与相关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求知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等若干细则,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建立、课堂教学辩证综合性体现。总之,学科的系统性认识是任何学科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思维原则,是学科逻辑严密的重要起点,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技巧学习为依托),容易造成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声乐教师务必加强思维中的系统性原则和辩证原则的构建。
四、余论
范晓峰认为,声乐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它的功能认识不能脱离这个事实基础。但同时,声乐艺术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种特殊中包含历史时期、人的主体、社会特征等对声乐的影响。“因这一切,正是声乐艺术功能得以体现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性因素”[11]。每一个声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明确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汲取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在批判与思辨精神中超越传统,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担负起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作者:董玫 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
声乐教学发展研究篇3
一、研究背景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色调[1]。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铭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财富,她汇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教育资源。中小学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肩负着民族复兴和时代发展的重大责任[2]。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3]。音乐是文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不同时期有不同主题的红色音乐。这些红色基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兴国强国的伟大创举,诠释了中国人民坚定党的领导、歌颂党、追随党的历史逻辑。
二、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中职声乐教学的时代意义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教育重任。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中职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时代性。新时代赋予了音乐教育融合红色基因传承的全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红色基因融入中职声乐教学,对传承红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都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中职声乐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要重视红色基因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新生活的初心,树立为党和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砥砺前行、奉献力量的理想信念。
三、红色基因传承与中职声乐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红色基因
中职音乐学科分为声乐、钢琴、乐视练、器乐、72公共艺术等。不同学科各有特点,并不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渗透红色基因,不仅能让学科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二)增设本土红歌,搭建红色桥梁
歌曲是音乐教学的主要载体,歌曲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成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见证、文明传承和精神弘扬的重要现实价值[5]。本土红歌是本土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区人民在探寻出路、谋求发展和振兴民族的奋斗过程中,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增设本土红歌,能让学生更近地触摸到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更容易激发他们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红色文化感染力
时代的高速发展,极大扩展了知识本身容量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在智慧课堂,教师可以依托更加丰富的网络红色教学资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制订更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使课堂内容更为饱满,师生之间交流更便捷。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了红色文化感染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直观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提升综合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四)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红色氛围
学校可通过开设校史课程、举办党史展览等,展示红色革命精神;通过学校广播站,广播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歌曲;通过组织师生观看红色文化视频,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班级板报比赛、红歌比赛,以及开展党史渗透教学设计比赛、“匠心向党”主题文明风采展示、技能节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红色氛围。
(五)鼓励自主创作,塑造红色灵魂
自主创作包括教师自主创作和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要专业水平出色,能自主探索、勇于创新,能开展和帮助开展创新性红色教科研活动。学生要基础知识扎实,能动性强,基于教师引导,自主创建红色学习资源,提升自我品质,带动其他同学学习红色文化。通过自主学习、自主革新,转变师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红色基因传承,促进师生能力提升、思想升华。
四、实践教学案例与分析
(一)案例背景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坐落于东莞市中心,有较好的地理环境,为红色基因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依托“互联网+”,建有红色文化资源库,教学场所配备教学一体机、音频、希沃教学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支撑。红色基因传承与中职声乐教学的主要教学对象为幼儿保育专业学生。
(二)案例实施教学目标
通过开发与利用“互联网+”红色资源、变更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组织红色声乐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等举措,探索一条红色基因传承与中职声乐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三)案例实施过程及创新点
第一,充分开发与利用“互联网+”红色资源,创新学习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共研的学习模式,收集、利用和二次开发“互联网+”红色资源。学校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红色基因情景式渗透,并构建红色基因视频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下载优质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供学生观赏;可以制作精美的视频资源,使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更加直观,并鼓励学生自制歌曲简介视频。第二,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创新声乐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组建高水平教师教研团队,鼓励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红色基因渗透中职声乐课程的相关内容,使所教授的歌曲系列化、系统化、主题化;在教学案例设计中,引导教师着重从歌曲简介、歌曲背景、歌曲演唱和情感表达几个方面,将红色基因与声乐课程有机融合。第三,组织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学生活动组织形式。学校以重点节日为契机,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及学校技能节、艺术节等,组织班级开展红色歌曲比赛,举办红色歌曲音乐会等,让学生有主题地、系统地深入了解红色精神,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使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第四,构建智慧课堂,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构建声乐智慧课堂新模式。课前,教师利用微视频等,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课中,教师对重难点内容重点讲解,尤其是学生课前遇到的共性问题;线下,教师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四)成效与反思
红色基因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意识、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学生自发向革命英雄学习,班级好人好事增多,班级凝聚力增强,师生班级幸福感增强。对在校生的调查问卷表明,超过98%的学生认同红色基因传承的作用与效果。学校基于学情,依托“互联网+”红色资源和教学平台,解决了“因为学生无法充分了解红歌背景,无法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的教学问题,整体提升了声乐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考评成绩大幅度提升(见图1)。在学校的引导下,红色基因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加喜欢红歌、爱唱红歌,更加喜欢红色文化、爱讲红色故事,更加崇拜革命英雄、爱国敬党。而探索红色基因传承路径,是长期的、与时俱进的,是多手段的、多角度的,仍需师生持续探究和深入学习。图1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声乐考评成绩对比
五、结语
新时代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红色基因是教育教学的精神营养,中职声乐教学渗透红色基因,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红色基因传承与中职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师生对红色基因传承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高了师生红色基因的“传承率”,提升了师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立场坚定、胸怀祖国的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岚.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N].吉林日报,2021-03-17(7).
[2]张平.中小学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区域实践[J].现代教学,2022(6):36-39.
[3]郎捷,张国镛.论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16(2):61-64.
[4]张利杰,宋伟.将党史学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1(10):7-9.
[5]覃俊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7.
作者:冯琦 单位:东莞市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