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声乐是一种以人的声带作为主体,再配合口腔、舌部以及鼻腔发出的气息,从而发出悦耳的声音的艺术形式,因此,对声乐教学的重点最主要的就是对人体相关器官的一种释放。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歌唱方式。就目前音乐学院的整体教学模式来看,虽然学院开设了相关的民族声乐课程,但是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教师更多地沿用传统的发声方法及声乐技巧进行训练。学生注重声音腔体共鸣和演唱技巧,却不能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个性的音乐内涵,无法从正真意义上去表达民族声乐的魅力。
一、民族声乐的风格类型
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声乐演唱风格,同样,地区的差异性也很直观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1.戏曲演唱
回顾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戏曲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通过歌唱的形式进行情感的抒发,还通过形体的表演进行角色代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双重的音乐盛宴。戏曲中分多种流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戏曲唱腔的不同,还有各地语言的差异性。戏曲分很多剧种,比如说黄梅戏、京剧、河北梆子、越剧、秦腔、徽剧等,由于这些剧种是用各地区的方言所演唱,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就形成了多样化的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族声乐。比如说秦腔,只有用陕西话演绎才能体现出那种西北荒原的豪迈与不拘,才能表达出悲壮高昂中带有点滴细腻柔和的歌曲情感。我们只有对戏曲的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其区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才能将其利用在声乐的学习中。不仅如此,在学习唱腔技巧时,还要对戏剧剧情的发展和方言的发音方面加强练习,这样才能让自己完美的带入到角色中,带领观众走进该民族的文化中,感受其独特的民族声乐文化魅力。
2.民歌演唱
民歌是一种即兴创作的歌曲形式,它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大多数都是以口头形式传播在民间,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形式。民歌是人们在劳作时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它是人们在休闲或者劳作时创作,因此,它的体裁多种多样,不拘泥于格式。民歌主要包括山歌、小调以及劳工号子等类型。其中,山歌体现大自然的魅力之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而小调则是表达了歌者的细腻感情。劳工号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演唱劳工号子需要充满力量,这是劳动人民用来提高劳动效率的娱乐活动。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他们将本民族的语言特色和风俗习惯发挥的淋漓尽致,体现了该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以及区域特征。因此,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体会不同民歌的场景表达和民族特性。用最准确地歌唱方式和歌唱语言去诠释民歌的独特韵味,在平凡中演绎精彩、感受生活。
二、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
1.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民族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教学课程中,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声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并不注重各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声乐表演时,有形无魂,缺乏其自有的风格特色,与文化教学的理念发生了有一点的差距。艺术是对情感的表达,它追求着生活的本质以及风格的多样化。如果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看成是声乐的源泉,那么民族声乐就是表现它的载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声乐教学相辅相成,因此,为保持民族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守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民歌的种类很多,除了按照歌曲特点来区分外,更多的是按照地域来区分。比如说藏族的民歌,它的音调悠长,节奏自由,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歌颂男女之间的感情。当人置身其中时,可以开阔心胸,净化灵魂。而山歌作为民歌的种类之一,它的演唱风格基本上保持着奔放豪迈的特色,但是不同地区的山歌却也各有特色,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令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一般而言,山歌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合唱以及重唱等方式,都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比如说壮族的山歌,其曲调形式甚至达1000种。这种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赋予了民族声乐教学丰富的教学素材,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声乐的风格特色充分结合起来,将民族文化与声乐教学进行融合。
2.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化
对于民族声乐应采取哪种教学模式,观点多种多样。有的人认为应用西方传统的唱法来代替中国的民族声乐唱法,有的人认为唱中国民歌应保持本土气息,不对其作任何的更改,而有的人则认为应将中国戏曲作为唯一培养民族声乐的方法。总之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是这些真的就是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的科学化吗?真正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化,应该首先树立其科学的音乐文化理念,科学分析西方唱法和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由于民族声乐的基础是该区域的本土文化,因此,需要将带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演唱方式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毕竟,无论是歌舞剧,还是民间戏曲,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次,需要将西方的声乐发声方法与民族声乐教学进行结合。音乐是世界人民进行精神交流的桥梁,跨国界、跨文化,无论哪个国家或者民族,都将声乐看做一种集情感、声音、表达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不同点只在于区域性的文化特色以及风格形式迥异而已。西方的声乐训练方法更注重于声音的优美以及咏叹,它可以将音质、音色以及共鸣完美的协调起来,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并很好地吸收西方美声艺术的声音训练方式,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中西方声乐的差异性,在科学的发声训练中融入中国民族歌唱的演唱技巧和语言特色,从而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声乐作品,培养出全面的声乐人才。
三、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1.将传统文化与民族声乐相结合
我国在声乐艺术方面较为丰富多彩。比如壮族的山歌、藏族的民歌以及彝族的酒歌等等,如果将这些民族的声乐文化融入到现代化声乐教学中来,必定会令声乐艺术再上一个台阶。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一直都是文化艺术的源泉,可是现今很多的演唱者并没能很好地诠释出民族歌曲的特点和其独特的魅力。这正是因为演唱者没能将这些民族歌曲的文化内涵进行吸纳,根据我国现阶段音乐院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音乐学院大多只是注重于学生的声乐技巧训练,忽视文化的引导,从而导致民族歌曲演唱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民族声乐中寻找声乐的情感以及技巧,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实现我国现代化民族声乐的多元化,这样才能对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2.保持民族声乐文化的特色
在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而且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声乐表现特点。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现代化民族声乐的重视过程中,需要对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注重各民族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让民族声乐呈现百花齐放的场面。为实现这种民族声乐教学理念,我们首先要学习、尊重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充分掌握好民族语言在歌唱中咬字及声腔特点的运用,这样才能完整的表达这首乐曲的情感和这个民族的特色风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国民歌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各民族的声乐风格多样、技巧变化多端、内容丰富,因此,我们在学习民族声乐时,需要在充分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保持该民族声乐的原生态特点,这样才能将里面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下,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声乐文化底蕴。艺术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它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在对民族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单调的学习声乐理论知识,更应加大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并区分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并将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科学合理地结合一起,既保持科学的歌唱技巧,同时保持了中国民族声乐对山河以及感情的细腻表达。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声乐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的需求,还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作者:胡水静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