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美育的渗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美育中,声乐教育是组成之一,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出来,使审美教育可以利用声乐教学中的一些规律实现在整个声乐教学中的贯穿。学前教育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以及性格养成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利用声乐对其进行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其从孩提时代便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激发,从而为其未来审美情操与良好品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美育可以理解成一种属性,这个属性在人身上的最终体现就是品格、修养与情感。美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声乐教育,而审美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组成,声乐教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教学完成于审美的过程中。换而言之,就是说教师引导每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的美,对其学习兴趣进行逐步地培养,使其能够在基础兴趣的支撑作用下而完成审美过程,并且不断获得审美经验的积累,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感知美、认识美以及创造美夯实基础。
一、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懂得鉴赏美、感受美,养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谈及美育,人们容易联想到的就是音乐、美术及相关学科。因为美育能够帮助人们发现美、享受美、追求美与创造美,因此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声乐。人们掌握了声乐技巧之后便能通过科学的发声技巧与艺术化的语音加以结合,释放出悦耳动听、生动多姿的听觉形象,也就是所谓的歌声,使内心的情感以及凝练的文字以恰当的旋律表现出来。专业化的声乐教育中有人们熟知的通俗唱法教学、民族唱法教学与美声唱法教学等,但都是较为专业的唱法,而本文研究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教师需要学习的声乐演唱。针对声乐教育这种艺术类的科目而言,美育教育就如同血液一般存在于声乐教育的各个细节中,可见,声乐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所在。
二、学前教学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学前教育中涉猎的声乐教育,并非是想要培养出一位位优秀的声乐演唱者,而是将主旨放在如何培养这些幼儿教师学会科学的演唱方法,正确理解歌词与歌曲旋律所要展现的情感以及美感,从而帮助孩子对演唱产生兴趣与爱好。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挖掘声乐中的美感,正确的对其进行鉴赏并尝试去创造美,这样才能使学龄前儿童更好的感受到教师传达的美。
(一)合理选择声乐教学内容
在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注意筛选,主要教授蕴含丰富哲理与思想的声乐作品,帮助学龄前儿童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一般来讲,可将优秀作品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反映严肃历史题材的;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时代感较强、源自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反复锤炼和加工的民族性较强的;富含丰富的情感性的抒情类等等。人们的聪明智慧以及辛勤的汗水均凝聚在这些作品中,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注重要和儿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通过教师的多次教授,使儿童可以在较小的年纪就能够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及优秀的文化产生相应的了解,奠定其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拜,使儿童的情绪更加积极、乐观,从而简单地了解声乐内容中提及的人物、事件以及情感,在此过程中获取美育的渗透。
(二)掌握良好的声乐技巧
在声乐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声音,是歌唱者通过自身发声器官对音乐作品予以演绎的一种成果。声音的审美是在审美主体与声音客体之间的对应关联上建立起来的,对于任何人而言,其能否具备美的特质,需要对其声音固有的特质进行一系列相关检验。不同人的声音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人声音委婉低沉,还有人声音豪迈粗犷,那么两者对应的声乐训练以及适合的乐曲风格自然各不相同。只有选择合适的节奏与旋律,才能使之良好的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最佳的效果。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就是演唱儿童歌曲,因此,幼儿教师想要在学前教学声乐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对美育的渗透,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音准与节奏。所谓正确的演唱方法指的就是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以及咬字方法等。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在正确掌握了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儿童掌握这些方法,从而正确地学到歌唱的技能。正确的音准与节奏表现在教师不仅能够将歌曲正确的传授给儿童,也能对儿童演唱过程中的节奏与音准加以识别。即便是儿童,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也能够从歌曲的演绎上审视出歌喉的美丽与否,所以作为幼儿教师,音准与节奏的正确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三、以往声乐教学中的不足
(一)声乐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一般的教师进行的是示范讲解和自身单纯经验的教授。实际开展歌唱活动时,很多学校缺少相关的音乐器材与设备,使得学龄前儿童在声乐方面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当前一些幼儿教师在歌唱活动中很少会使用到丰富的音乐器材,导致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也难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这种方法的教学上,教师因为缺乏器材的辅助,只能单纯的从语言的角度上指导幼儿进行学习,教学效果不够明显。这样的声乐学习方式,不能使孩子活泼的天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育教育的渗透。
(二)声乐教学目的不明朗
现今,艺术院校的不断扩增,使得家长增加了选择上的困扰。之所以家长如此重视声乐教育,就是因为其认识到了声乐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声乐技能,才能更好地获得音乐技能,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许多艺术院校或机构创办者在音乐设备的硬件上引进较为先进和全面的国外器材,在师资力量上也以声乐教师的既有学历作为聘用和收费的衡量标准,这也致使家长对高学历的教学成果信赖有加。但是这种表现恰恰反映出了声乐教学目的的偏差,同时仍需引起注意的就是一些家长在社会传媒的严重影响下,单方面的推崇声乐学习,不惜在孩子的声乐学习上投入较大的资本,以此希望孩子可以发展成优秀的歌唱家,这种思想无论是在荣誉方面还是经济方面均展现出了功利性。相关调查表明,很多孩子最开始都不是主动要求参加声乐学习的,而是家长们强制性要求与督促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孩子自身都未能对声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引起重视,声乐教育中美育的渗透也因此难以开展。
(三)与幼儿之间感情的贯通较为缺乏
在现代教学中,包括声乐教学在内的各个学科都存在三个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该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感情的发育。可以说,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离开特定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水准,音乐作品的演唱和表演都将成为空谈。专业技巧是敲门砖,只有通过娴熟的业务技能和精湛的声音技巧才能使作品的艺术演绎趋于完美。虽然歌唱技巧十分重要,但是想要使艺术得到成功的表现并不是说仅仅具备成熟的歌唱技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单纯的对歌唱技巧进行不断的训练是不足以将艺术成功的展现出来的,只有歌唱者同作品本身实现情感上的交融与共鸣才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但是一些幼儿教师在声乐教学上单方面的对声乐技能进行传授,却忽视了对情感的指引,导致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效果可见一斑。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包括声音力度与语言讲解能力在内的音乐技能与独特艺术手段,还需要通过感情与儿童在声乐教学上形成情感的共鸣。
四、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与教授歌曲的内容与内涵
一些幼儿教师在演唱歌曲的技巧上虽然不会存在问题,但是若仔细聆听其对儿童歌曲的演绎就会发现其缺乏感情、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这种情况表明教师在演唱时没有歌曲的歌词与旋律进行仔细的斟酌,单纯的为了演唱而演唱。若仔细思考,则可以发现,很多儿歌都能勾勒出美好的童真画面,演绎上也存在明显的强弱对比与欢快的节奏,若能在演唱时对这些特点与细节引起注意,便能够使歌曲拥有鲜活的生命。只有在演唱的过程中应把歌曲表现得丰满有活力,才能吸引孩子,并且每个孩子在聆听歌曲的同时会有不一样的想象,这即是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二)善于引导儿童自由发挥想象
幼儿教师应当根据歌曲节奏的不同种类对儿童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与想象自由的发挥出来,可以让儿童在聆听教师演唱的同时自由的做出肢体上的律动,这样儿童就会在欣赏美的同时不由自主的对美进行创造。众所周知,“音乐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语言”,歌声本就是美的体现,是音乐最具体而通俗的体现,而对美的认知要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幼儿教师在进行声乐教育时,应当认识到歌声中的美是时刻存在的,歌声不仅是美的一种载体也是美的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师更好地在声乐教学中将美育渗透给孩子。
(三)按照儿童的喜好甄选歌曲
想要使儿童对声乐教育感兴趣,就需要寻找到容易吸引其注意力的关键点,以此引导其感受与体会歌曲中存在的美感。此外,由于儿歌在旋律上存在不同的形式,有上行的、下行的,还不乏波浪形的,每一种旋律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的帮助儿童鉴别每种旋律所表现的情绪,从而对音乐表现出的语音加以认识。教师也可以用朗读歌词的形式,让儿童自由想象歌曲表达情景,从而产生美的感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简要叙述了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从合理选择声乐教学内容、掌握良好的声乐技巧两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学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认为以往声乐教学中的不足表现在声乐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声乐教学目的不明朗、与幼儿之间感情的贯通较为缺乏三个方面;最后从正确理解与教授歌曲的内容与内涵、善于引导儿童自由发挥想象、按照儿童的喜好甄选歌曲三个方面提出了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的建议。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汪伟林.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策略[J].音乐时空,2012(04):103-104.
[2]李磊.谈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法[J].音乐时空,2015(13):129-130.
[3]刘敏.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得到启示提出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283-284.
作者:张琪 单位:昆山市张浦镇周巷幼儿园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