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化时代下的高职教育也受到强烈的冲击。由于高职院校生源专业基础较差、生源所在地经济落后、就业压力较大,故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声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并结合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探讨了在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如何进行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
高职声乐教学必须突出“职业性”特色,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凸显这一特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利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媒体因素,如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声乐教学的冲击。如今的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学生都在用手机上网,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深入细致学习演唱方法,学生可在网上搜寻许多名家的教学视频,像著名歌唱家戴玉强,声乐教育家周小燕的教学视频等,看后茅塞顿开,对于提高演唱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我院11级学前专业学生杜明在演唱歌曲《两地曲》时,怎么也找不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我让他在网上找到王红星老师在青歌赛上的视频,反复观看,很快他的演唱有了极大的提高,那种“韵味”也体现出来了。当今计算机软件发展非常迅速,各类声乐作品的演唱以及伴奏都能在网上搜寻出来,还有许多软件设计的非常好,学生直接可以随着伴奏音乐用手机录音,然后回听自己的演唱,这样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做为教师就不能固步自封,要随着时代的脚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拿着老一套的方法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总认为自己在大学时学到的演唱方法永远是正确的。声乐是一门科学,科学在不断地发展,教师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利用信息化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等,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职院校“职业化”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随市场需求而改变,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就业特点,更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有许多都是滞后的,如过于强求声乐技术体系而导致学生盲目陷入纯“技术”性,放弃艺术情感等。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主要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就业方向以幼儿园、小学、社区等为主,为此,声乐教学必须要有多元化的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拘于形式,这样学生演唱水平提高才能很快,才能适应毕业即能工作的需要,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内容主要强调美声、民族唱法的学习,即所谓的科学练声法,学生的演唱一旦稍有通俗的成分老师即可否定,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带有原生态的演唱,一般老师会用他的方法尽力改变学生的唱法,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原有的甜美音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头腔共鸣,声音因靠后而失去了光泽。要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只要是好的声音都可以存在。现代媒体发展很快,日常生活中电视、网络的信息无孔不入。曾有学生问我,在湖南电视台《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怎么很少见我们所学的美声、民族的演唱,我觉得这就是要改革的原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中出现的声音,高亢优美,情绪自然,如阿宝、王二妮等靠自己自然而通俗的演唱,震惊全场,敲响了专业院校“学院派”的警钟。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内容要凸显多样性,即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唱法共存,还有许多衍生出来的唱法,如美民唱法、美通唱法、民美唱法、民通唱法等都是在教学中所允许的。如12级学生徐一波,开始用民族唱法的方法教学,他的声音中声区音色亮而细,高音时变得刺耳,“挤”嗓子很厉害,后来经过教学改革,对他进行一学期“通俗化”的声音训练,演唱如《鸿雁》《带我去草原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歌曲时,行腔自如,音色明亮圆润,气息通畅,有很强的表现力。再如11级学前学生格桑卓玛,是藏族学生,天生一副好嗓子,开始我用科学的方法练声,她反而不会唱歌了,声音不能竖起来,气息也飘起来了,因而失去了学习声乐的信心。后来通过积极沟通,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教学,恢复其原有的演唱状态,只在气息运用、咬字吐字、情绪等方面进行教学,渐渐她的声音又有了光泽,演唱如《天路》《青藏高原》等歌曲时,有如天籁之音。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我院有许多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藏族学生,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一定要因人而定。让学生适应老师的统一方法,这绝对是不可取的。如10级学生崔凯秦腔唱的很好,我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再结合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选择《甘肃老家》《老爸老妈》等歌曲进行教学,歌曲风格把握到位,极具表现力。13级学生马英是一名回族学生,音色鲜明有特点,演唱花儿时形象生动,即兴创作水平极高,如果用民族唱法的方法去改变她,结果可想而知,我保留她原有的演唱状态,只在气息运用、歌曲内容及情绪变化等方面进行指导,她的演唱水平提高很快,演唱如《下四川》《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时,行腔自如,游刃有余。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声乐课教学主要采用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等方式。在现代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要逐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许多新的教改因素。
1.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许多中外歌唱家的演唱视频,声乐教育家的教学视频等,这样学生可获得非常直观的教学方法。如为了区别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感觉中的不同,我让学生观看了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和戴玉强演唱的同一首歌曲《把一切献给党》,戴玉强老师的声音在小舌竖起来的位置形成一个“管子”一直通到头顶,再形成“面罩”,声音通透明亮,立体感特别强。王宏伟老师声音在上颚沿鼻梁一直延伸到“面罩”,声音明亮干净,线条清晰。两位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曲,形成不同的演唱效果,学生听后一下子明白了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区别,教学效果显著。为了让学生明白“民通”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化),我让学生观看著名歌唱家谭晶演唱歌曲《妻子》,歌曲一开始,演唱要亲切,多带气息,感情细腻,“说”的成分要多,咬字轻,“通俗”唱法的感觉非常明显,到歌曲的高潮部分时,头腔部分明显增多,咬字稍重,气息下沉,“民族”唱法的感觉体现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及老师的讲解,很快就明白这种唱法。同样为了让学生明白“美通”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化),我让学生观看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歌曲《天边》以及杨洪基老师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在中、低音区,美声唱法(尤其是男低音或者男中音)所讲的胸腔共鸣非常接近通俗唱法,声音舒展、徐缓,娓娓道来,“通俗”的成分一目了然,在高声区逐渐形成“管子”状的高位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实践教学。带学生到舞台授课,学生在上课时有演出时的感觉,演唱积极性很高。还可带学生到野外去教学。如为了唱好《大森林的早晨》《我爱你,中国》等歌曲,我带领10级学前教育学生到五泉山、兴隆山等风景区游览并进行现场指导,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学生切身感受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突然间领悟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专家讲座,高校学生毕业演唱音乐会及歌唱家的专场音乐会等。这样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考核机制的改革。声乐课程为实训课,考试主要以技能技巧的考试为主,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沿袭传统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应改革新的课程考核体系。
1.将自己的演唱作品(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录音棚里合成)网传到班级或者校园群里,全体同学都可参加评分并在群里公布成绩,教师综合学生的评分,给出最终成绩。这样的考核调动了学生参加考试的积极性,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也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学前专业学生常欢欢网传自己的考试作品《黄河渔娘》后,被南方一所中学看中,毕业后直接去就业。
2.自己联系小学或者幼儿园去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大二或者大三学生)并录像(没有条件可用手机录像)片段,教师针对录像评分,或者组织全班同学观看并评分都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的考核体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职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琳.声乐教学泛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4]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代有俊 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系